女排运动中的崇高美

2017-11-27 12:43卓尔炜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崇高中国女排女排

卓尔炜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

女排运动中的崇高美

卓尔炜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1)

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通过文献资料、影视研究、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女排运动中的目标崇高、过程崇高和结果崇高的分析,对女排精神进行更深刻的研究与发扬。从女排运动中所提炼出的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对当代人的现实意义。结果显示,“女排精神”是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重提“女排精神”,可以让国人重新认识到女排精神的重要性,不仅仅针对于运动员们有深刻的教育意义,更是针对我们千千万万的中华子民对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

女排运动 精神 崇高美

“女排精神”是中国体育史上的宝贵财富,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取得辉煌“五连冠”的经验总结。通过经验总结女排精神大致包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体育竞技精神[1]。随着时代的推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排精神”已经悄然地发生了改变,现如今的“女排精神”又融入了许许多多丰富的内容。曾经有人说过刘翔代表中国速度,姚明代表中国高度,而女排则是代表中国强度。“女排精神”是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中被大家广为宣传和发扬。它象征着与时俱进、不断进取、求真务实、勇于创新、戒骄戒躁、博大包容的精神也被融入其中。中国女排取得辉煌“五连冠”成绩,“中国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诠释了国人的骨气和力量,中国人民从“女排精神”中不断寻找到新的力量源泉。基于上述认识,该文拟就中国女排运动中的目标崇高、过程崇高与结果崇高谈一些初浅认识。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中国女排从1981—1986年的逐渐形成的球队文化和球队的技战术及其球队的精神面貌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有关于“女排精神”的相关文献,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为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 观察法

通过观看中国女排比赛实况录像分析女排队伍技战术的特点,以及队伍整理精神面貌,从而分析得出“女排精神”在比赛中表现出的目标崇高、过程崇高与结果崇高。

1.2.3 逻辑分析法

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对“女排精神”的内涵进行理论和逻辑分析,以了解“女排精神”的崇高美。

2 结果与分析

2.1 女排运动的目标崇高

2.1.1 热爱祖国,为国争光

排球项目水平最高的三大赛事分别是奥运会的排球赛,世界排球锦标赛与排球世界杯。中国女排队员通过自身积极刻苦训练和备战终于在1979年底等到了一个机遇,即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奥运会的席位。而在之后一个月里,中国女子排球队就勇夺亚锦赛冠军,是中国在三大球项目中第一个冲出亚洲的项目。

女排夺得三连冠之后,国内媒体也增加了对中国女排的宣传力度。许多国人通过中国女排所取得的成绩,以女排为榜样,学习女排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真正体会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自豪感,在我国掀起了一阵学习“女排精神”的狂潮。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闭关锁国的局面被打破,终于走出来看到了我们与当今社会有着巨大的差距,而变得有些不知所措。通过中国女排在世界范围内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便有了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信心与动力。看着女排运动员们每一次在赛场上去飞身救球,看着她们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抛弃不放弃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的这种自强不息勇于拼搏的精神这正是女排精神最崇高的体现。

2.1.2 热爱体育,追求奥运目标

在女排运动的发展史上,袁伟民同志居功至伟、无私奉献,对我国女排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从1981—1984年,他带领中国女排取得从世界杯到世锦赛最后到奥运会的三个重量级的冠军,完成了国际重大赛事三连冠的丰功伟业。

通过袁伟民同志的创新使得中国女排有实力和世界强队角逐奥运会冠军,通过不同的指导理念让身体素质不是非常优越的中国女排有了追求优秀成绩的机会。他给中国女排带来了生机,给中国女排带来了奥运会夺冠的希望!终于在袁伟民的带领下,中国女排连续在1981—1986年的5年内连续获了五项世界级冠军。分别是1981年的世界杯冠军,1982年的世界锦标赛冠军,1984年的奥运会冠军,1985年的世界杯冠军,1986年的世界锦标赛冠军。中国女排创造了世界排球历史上的第一个“五连冠”,开启了我国排球运动的新篇章[2]。

奥利匹克的目标是更高、更快、更强,呼吁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在竞技比赛中竭尽全力,尽自己所能,争取不断刷新人类的极限。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袁伟民教练依旧坚持着“三从一大”的基本训练原则[3]。在给队员们训练时认真严格地监督运动员每天的训练争取完成当日的训练目标,尽量每天都能取得进步,通过量的积累才能达到最终的质变。正是这样残酷且严格地训练风格使得运动员们不断地超越自我,在比赛艰难的时候能咬牙挺过难关从而才能触及到胜利的果实。在严格训练的同时,他还注意以严施爱,他觉得“对教练员来说,爱护是一种美德”,不能轻易放弃,最后选择咬牙坚持继续战斗!袁伟民教练认为在平时日常的训练中不能把运动员看作为一种“纯生物的人”,在关心他们的训练状况的同时也要注重运动员精神品质的提升,只有科学的训练才能起到身心共同的效果。

2.1.3 勇于拼搏,无私奉献

1981年中国女排终于以亚洲第一的身份站在了日本举办的第三届排球世界杯的赛场上。第一次顶着亚洲冠军的巨大压力参加此次女排世界杯,由于赛程紧密,对女排队员们的体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女排队员们通过相互激励,互帮互助挺过难关。随着赛程紧锣密鼓的开展,队员们逐渐的适应了比赛的强度,通过教练员缜密的排兵布阵,女排队员们在场上不怕苦不怕累抗住对手一次一次的扣杀,争取护起每一个致命球。最终经过了七轮群雄逐鹿,中国女排队员们以全胜的成绩首次夺得了世界冠军。女排队员们这种不怕苦不怕累、艰苦奋斗的精神就是一种崇高的体现,勇于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981—1986年中国女排经历了辉煌的六年时光,在这六年里让我们国人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不再是东亚病夫而是充满阳光的、有激情的、有目标的一支队伍,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更优异的成绩,让当时的中国人民有一种崇拜的榜样,也激励着我们学习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团结协作、自强不息的精神[4]。运动员在赛场上所表现出来那种旺盛的斗志,认真对待比赛的这种态度,尊重对手,向大家展示了一个民族所具有的精神面貌[5]。

2.2 女排运动的过程崇高

2.2.1 需要克服皮肉之苦

老女排队员每天训练都是从教练的训话声中开始的,然而每天的体能训练则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不断的体能训练来提高体能储备。然而每天的体能训练对于我们的女排队员是特别的严苛,跑步、热身训练然后是力量训练。大负荷的运动量使得女排队员人人疲惫,但为了创造更加优秀的成绩她们咬着牙继续坚持,为了为国增光她们不断地挑战着自己的体能极限,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训练,只为了能披着中国队的战袍为国增光[6]。

郎平曾经在女排日常训练时生病,但她依然没有退缩依旧咬着牙坚持指导训练,这体现了勇于挑战排球竞技高峰的献身精神,在训练中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不怕苦不怕累,不畏流血流汗,争分夺秒敢打敢拼[7]。为了完成目标不断地坚持奋斗,她们克服皮肉之苦坚定不移的在自己的岗位上把守坚持着,直到他们走向成功。这就铸就了一支“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队伍。

2.2.2 包含思维、思考之苦

每当中国女排面临大赛的考验时,赛前都会做好充足的准备,分析各队伍主力队员的技术特点,然后针对性的制定独特的战术打法。中国女排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功,与他们在场下默默付出是密不可分的。

2.2.3 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之苦

真正能取得成功的人往往是属于那些不断超越自我的人,女排姑娘们面对艰辛的训练不怕苦不怕累,咬牙坚持。机会终究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只有懂得把握机遇并且要会抓住机遇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郎平说“每周和每月都要有相应的运动训练计划,包括身体素质和有球技术”。

2.3 女排运动的结果崇高

2.3.1 失败的崇高

尽管女排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取得了冠军,但随之而来的新老交替让中国女排再一次陷入了低谷,女排成绩一落千丈。战胜一些弱队都很艰难,被同一水平线上的队伍如日本、古巴等甩开了一段距离,随之而来的伤病更是让年轻的中国女排遇到更沉重的打击。但是她们并没有退缩,硬着头皮打好每一场战役。虽然输多赢少,但通过一些大赛的历练女排队员们仍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技战术水平也得到提高。这也是一种崇高,坦然面对失败,不因失败而气馁,真正做到胜不骄败不馁。

失败并不可怕,失败乃成功之母,可怕的是失败之后不能战胜失败,不能从失败的阴影里慢慢走出来。人生中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失败,但是我们要沉着应对每一次失败,从失败中反思原因,今后应当如何避免再次失败。我们应当向女排队员们学习这种不怕苦不怕累的“女排精神”,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慌张并且沉着应对并思考应对的办法。这也是一种崇高美的体现,遇到失败不放弃不气馁。

2.3.2 胜利的崇高

从1981—1986年,女排队员们创造了中国排球史上第一个“五连冠”,开启了我国排球运动的新篇章。与此同时,女排队员在赛场上所表现出的那种“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百折不挠,团结拼搏,反败为胜,为国争光”的女排精神,是女排队员们“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这种胜不骄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在我们取得胜利的同时不盲目炫耀,而应该在胜利的基础上继续提高自己。

不被胜利的喜悦冲昏头脑,不因失败而迷失自己。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女排队员在夺冠之后依然没有停止,在夺得了第一个世界级冠军之后依然继续奋斗,这才有了之后的“五连冠”佳绩。我们应当学习女排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德,在当今文化软实力相对贫乏的时代,我们应该多学习女排精神的优良品德。

3 结语

(1)“女排精神”是中国体育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所取得的辉煌五连冠的经验总结。通过经验总结女排精神大致可分为“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体育竞技精神。

(2)女排运动目标是崇高的。她们热爱祖国、为国争光,热爱体育、追求奥运目标,勇于拼搏、无私奉献。

(3)女排运动过程是崇高的。她们需要克服皮肉之苦,包含思维、思考之苦,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之苦。

(4)女排运动结果是崇高的。她们胜不骄、败不馁,积极进取、顽强拼搏,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1]杨捷.当代“女排精神”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

[2]梁超.女排“五连冠”报道与国家/民族认可构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

[3]袁芳.中国女排优秀运动员的成长与培养[D].北京体育大学,2011.

[4]董先锋.“女排精神”在现代社会中的积极意义[J].经营管理者,2013(6):3-12.

[5]汪全先.文化学视角下的中国女排精神 [J].大众文艺,2009(12):22-26.

[6]高木子.从完美到真实的蜕变-中国女排媒介形象探析[D].复旦大学,2013.

[7]张景云.郎平的硬骨头是如何炼成的?[J].2016,3(3):6-9.

G832

A

2095-2813(2017)08(a)-0181-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181

猜你喜欢
崇高中国女排女排
中国女排《夺冠》之路
中国女排:唯有拼搏,方能致远
女排精神,历久弥新
女排世界杯夺冠电视观后作(外四首)
中国女排:争夺奖牌往上冲
永远拼搏的女排精神
事件
壮哉,女排精神!
Yangjiabu : 500 Years of Pride, Paintings and Kites
The 11 Well-known Kite Families in Weif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