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发展对散打运动普及与推广的借鉴研究

2017-11-27 12:43逄昊王耀东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跆拳道武术竞赛

逄昊 王耀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

跆拳道发展对散打运动普及与推广的借鉴研究

逄昊 王耀东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北京 100083)

散打运动作为中华武术的精华经过多年在民间流传发展,技术体系逐渐成熟,拥有大批爱好者和专业散打运动员。近年来散打运动取得的进步是有目共睹的,同时也面临着比赛规则、竞赛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该文运用了文献综述法分析了与散打运动同属于传统技击项目的跆拳道的推广历程,借鉴韩国跆拳道发展模式和优秀经验,针对散打运动的现状和我国的国情,探索出了一系列有利于散打运动推广普及的措施。

跆拳道 散打运动 竞赛机制 推广普及

跆拳道(Taekwondo)是起源于古代朝鲜的民间武术技艺。跆拳道历史悠久,曾被称为跆跟、花郎道[1],经过多次改革发展出现两个流派,即传统跆拳道和现代跆拳道。传统跆拳道注重的是格斗项目的实战性而后者技术动作相对简单,老幼皆宜,其教育和激励作用更加突出跆拳道实际上由跆、拳、道三部分组成,跆(TAE)是表示用脚踢,跆拳道是以脚法为主的功夫,其脚法占70%甚至更多[2];拳(KWON)是以拳头击打,跆拳道比赛允许使用拳法,但是每次只能出一只拳;道(DO)是精神层面的要求,主张培养练习者的个人修养和提高道德水平。

传统跆拳道注重的是格斗项目的实战性而现代跆拳道技术动作相对简单易学,其教育和激励作用更加突出。现代跆拳道的前身是朝鲜的自卫术,1945年朝鲜独立后,归来的朝鲜军人也带来了各地不同的武术,不同的动作技巧和规范与传统跆拳道融合,创造性的发展成现代跆拳道体系,并于10年之后正式更名为跆拳道;1966年跆拳道成立了第一个国际性组织,即国际跆拳道联盟;到70年代近10年,跆拳道迅速发展,1973年5月,跆拳道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组织即世界跆拳道联合会成立。1988年的24届奥运会上,跆拳道作为表演项目,走上世界的舞台,由此连续三届奥运会都有跆拳道的身影。 随着跆拳道不断发展,在国际上影响力越来越大,到1994年,国际奥委会决议将跆拳道项目列入2000悉尼奥运会,跆拳道迎来新的辉煌。

1 散打运动前期与研究概述

武术,这一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传统体育项目,是扎根在华夏大地上那丰闲博深的文化沃土之中,伴随着中华五千年的文明逐渐孕育和成长起来的。从远古时代人们渔猎采果的自然生存之道,经过战国以至秦汉唐宋的军事争战之术和民间拳抵舞剑之技,到明清民国时期逐渐形成内外南北的各门各派之武学体系。经过几千年吸纳五湖百川的润育生长而终于发展成为独具东方文明特色的中华武术,在我们炎黄民族历史上曾起到非常之作用。然而,通过近现代的发展,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军事武艺在战争中逐步为火器所取代。随着当代中国体育的快速崛起,现代武术的发展中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也成为武坛上武术理论争鸣的焦点。

2 散打运动发展历程与现状

散打,兴起于中国民间,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此时有“散手、相搏、白打”等俗称,而散打得到广泛发展则是在宋元时期[3]。明、清时期是武术散打运动的大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代宗师黄飞鸿,以及清末爱国武术家霍元甲,从相关的文学影视作品中我们可知,此时拳术流派多,风格各异;民国时期,武术的兴盛程度可以从现今众多影视作品中得以体现,最广为流传的就是精武英雄陈真,这里的“精武”就是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精武体育会”。近代把中国功夫推向世界的是世界功夫巨星李小龙,他的传奇一生可谓家喻户晓,享誉中外。

近代以来散打运动的发展相对平缓,其中武术散打走向现代体育阶段的标志是1988年首届国际武术邀请赛的举办。此次比赛吸引了众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专业运动员的参与,同时也出现了散打运动的两种不同称谓混用,即“散打”与“散手”被很多外国友人相混用的现象,直到今天这种现象仍然存在,为散打的推广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次年,武术散打正式成为国家正式竞赛项目,并在国家体委会的支持下第一届全国武术散打擂台赛,至此武术散打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的关注和支持。

武术散打的科学化、正规化发展得益于1990年《武术散手(散打)竞赛规则》的颁布,在比赛评分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改变以往裁判全权掌握的状况,选择更为科学的电子计分系统。之后散打运动逐步成为各级各类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如1993年,成为全国运动会正式比赛项目;1998年打入第12届亚洲运动会等等。 2000年,中国武术散打进入新的科学的阶段,即专业赛制时期的开始,第一届中国武术散打王争霸赛顺利举行。

武术散打运动虽然是我国传统体育精华,但是社会对武术及散打的关注和宣传确实不到位。我们每天都可以在电视报纸上看到各种的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的电视节目,但是关于武术散打的比赛频道和报道是少之又少。美国橄榄球虽然不是奥运项目,但在国家的普及程度很广,橄榄球明星的地位和知名度也是相当高。现代武术还是没有找到合适散打的运动推广模式。

3 普及和推广散打运动的途径

3.1 制定完善的竞赛机制和竞赛规则

(1)建立一个严格的等级制度。可以有选择地学习跆拳道的段位制,去粗取精,建立一个适合散打运动现状的等级制度,为练以习者提供提升能力的动力和目标,激励他们通过不断练习,提高技术获得晋升。借此也可以吸引更多参与者。

(2)改革旧的赛制,适时推出更具科学性和吸引力的新赛制,例如可以借鉴球类比赛的主客场联赛制,使得比赛双方充分了解和交流,吸引更多外国武者的参与,起到推广和宣传的作用,有利于散打运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3)与国际接轨改变比赛局数。例如锦标赛的比赛局数由3局改为5局,通过增加局数促进竞赛的公平性,借助规则的完善使得比赛科学合理。

3.2 注重提高礼仪规范,加强武德文化教育

(1)散打服装应统一并且设计出中国元素,设置具有中国特色的武术礼仪。泰拳比赛前,选手必须要行拜师礼,以此表达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而目前散打运动比赛前只有一个抱拳礼,显示对对手的尊重,相对简单,并没有体现我国的传统礼仪和武德精神,建议创编一套适合中国民族特色的礼仪规范,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在吸引外国友人的同时增加散打运动的文化内涵。

(2)加强武德教育。应该从练习者开始训练的第一天,就传授给他们尊师重教,以德为重,修身养性等武德教育,在提高技术水平的同时提升习武者的自我修养,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道德修养的魅力。

3.3 培养高素质师资力量

(1)散打运动的普及与推广离不开具备专业素质的技术能力的散打教练,散打运动的发展归根结底是散打运动员和爱好者的培养,因此教师和教练员的培养是十分关键的一环。

(2)注重培养散打运动科研型人才,从而不断深入研究散打运动竞赛体制,方法要领,推广发展等,促进散打运动的可持续性发展。

4 结语

散打运动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其发展受到政府和专业人士的普遍关注。散打产业在发展与推广中与跆拳道产业相比相对落后,该文借鉴跆拳道推广模式和优秀经验的同时,分析了我国散打运动推广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改革技术要求、竞赛规则、礼仪规范等方面,使散打运动获得发展活力。但毕竟个人能力有限,所提出的观点也许有失偏颇,因此散打运动蓬勃发展还需要更多专业人才的不断钻研,继承创新。

[1]彭贵洲.对我国散打运动现状的若干思考[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0(2):2-3.

[2]唐力,梁宏健.跆拳道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湖北经济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11-12.

[3]丁勇,江惺俊.对普通高校散打运动可持续性发展的思考与建议[J].萍乡学院学报,2009,26(5):89-90.

G80

A

2095-2813(2017)08(a)-0244-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22.244

猜你喜欢
跆拳道武术竞赛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跆拳道奶奶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嘻哈跆拳道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