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课堂文化教育的缺失与重塑举措①

2017-11-27 23:23俸小辉
当代体育科技 2017年12期
关键词:武术传统体育

俸小辉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条件保障部) 江西南昌 330013)

武术课堂文化教育的缺失与重塑举措①

俸小辉

(江西理工大学南昌校区(条件保障部) 江西南昌 330013)

武术作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之一,以其民族性、文化性与传承性承担着教育价值和文化建设价值。但是从当前我国高校武术课堂文化教育的现状来看,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和不足。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高校武术教育的文化性和传承的系统性,需要加大对武术课堂文化教育缺失与重塑的研究。

高校 武术教学 武术文化 缺失 重塑

武术可以说是我国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重塑个人的精神及灵魂。但在武术的传承的过程中,人们渐渐的只是以强身健体为武术的根本,在传授武术的时候也是单纯的强调人的运动技术,以求将武术的技能最大化的发挥出来。但是却忽略了武术的精神内涵,忽略了对习武者的价值熏陶的作用。在现代的武术教学过程中,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这种武术教学的弊端,并开始寻找可以使受教育体现人生价值和精神状态的文化教育,让武术的教学回归本性,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当下我国高校武术课堂文化教育的现状

在体育课中武术是一门必修课,因为武术可以起到很好的健身作用,增强学生的体魄,这与体育课的开课目的是相符合的。但是由于我国自建国以来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在武术课程的安排上也受到了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西方的体育文化主要是注重体育的竞技性,健身性等。然而我国的武术不仅仅是用来强身健体的,更多的是可以体现我国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我国的武术也不是为了竞技而产生的,我国的武术精神博大精深,包含了很深的人生哲理。但由于武术逐渐的西方化,导致了一些学生虽然对武术非常感兴趣,但是实际上武术课的教学内容却不能够吸引学生。这主要是由于武术中的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了武术文化不能很好的传承,与传统的武术也渐行渐远。

2 高校武术课堂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

2.1 西方体育思想的侵袭使武术教学过程中文化被“弱化”

在西方其体育主要是为了竞技而存在,所以西方的体育思想也是停留在竞技的水平上,强调体育运动过程中的个人运动技能的提升,强调武术的攻击性,而武术中的文化内涵却被忽视了。由于我国经历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受尽屈辱,导致我国建国后的体育教育开始接受西方的体育思想,越来越多的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开始注重体育的竞技性,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我国武术的文化教育却被有意无意的弱化了。这也造成了一些习武者比较野蛮,喜欢炫耀自己的武术,也给人们造成了野蛮的印象。使得我国富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武术变成了一种单纯的运动。离开了武术的精髓,武术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魅力,而沦为了机械性的格斗运动,也使得我国的武术丧失了原有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2.2 教学理念的改变使武术教学过程中文化被“异化”

在我国的武术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运用西方的体育理念,体育技巧等专业的知识来讲授,但是由于我国武术是植根于我国独有的五千年的文化之上的,这就造成了知识与武术实践的脱离。西方的体育知识能够很好的解释西方体育运动的各种动作,机体的协调关系,但是我国武术并不符合西方解剖学的理解,其讲究的是气和神,这就很难用相关的西方体育知识来讲解清楚我国的武术精髓。但是由于我国自身文化的缺失,导致学生只能理解西方的体育知识系统,而很难理解我国的武术内涵。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了西方的武术,而抛弃了本土的武术。

3 高校武术课堂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

3.1 以传承传统文化为教学理念

要想使我国的武术重新振作起来,重新被发扬光大,我国的武术教育就要着眼于我国的武术文化的讲授。在开始讲授武术动作之前,要先让学生能够接受和理解我国武术的武德,甚至是一些武术中的仪式的内涵,都可以作为文化课的内容来给学生讲解。以便可以帮助学生对我国的武术有个总体上的认识。只有在文化上打好了基础,学生才能在习武的过程中逐渐接受我国武术的理念,才能真正体会到各个动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我国武术的原本的效力。在我国的武术教学中,其实一直是以树人为主,而以竞技为辅的。我国古代的习武之人更加讲究宽容和忍让。但是由于我国武术文化的缺失,使得我国习武的学生越来越背离了传统的武德,对我国武术的礼仪就是更加迷茫了。

3.2 以传统武术为主要教学内容

武术作为我们国家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我国文化的一种生动的体现,也是属于我国独有的文化遗产的。在我国的武术教学过程中,应该按照传统的武术拳种来划分武术的教学内容。这样划分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某一个拳种有更好更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如果只是简单的按照相关性划分,就会使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更加不应该将西方的拳法加入进来,而误导了我国武术的系统性。所以为了发扬我国武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将传统的武术形式放在首位,以供学生选择,这样才能光复我国的武术文化。

3.3 以重视身体体悟为教学途径

在我国的传统的武术中,讲究是形神合一,是身体与灵魂的一种相互感知和交流的过程。但是现代的武术教学只是单纯的强调了运动的技术,使得我国的武术越来越野蛮化,越来越枯燥,也使得我国学习武术的学生越来越少。所以在武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自身对于身体的一种感悟,要能做到自己与自己的身体进行沟通和交流。所以采用身体体悟的方式进行武术教学可以让学生更能感受到武术的招式的奥妙。如果体悟教学非常到位的话,还可以达到提升学生内功的作用。而内功才是我国武术修炼的大成,从而达到内外兼修的习武的效果,才能体会到我国武术的博大精深。

3.4 以营造武术大教育环境为条件保障

我国的武术是植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的,而我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多年的积累其涉及面是非常广泛的,包括了文学,历史,哲学等这多的方面。而且每一个方面都是非常的深奥的,所以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非常强的文化体系。要掌握我国的传统文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我国的武术就是在这样一种丰富的文化环境下起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现在要想重振我国武术之风,就必须给我国武术营造一种武术教育的大环境。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武术教育应该是远远的超越了学习体育课的教学范围的,为了发扬和传承我国的武术文化,我们应该将武术文化作为一种国粹来保护和讲解,因为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是我国文化的一种生动的体现,也是属于我国独有的文化遗产的。重视武术中文化的教育实际上也是重视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的过程,也是重新塑造我国学生的习武理念和人生价值的过程。对于我国武术教育过程中文化的缺失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弥补和修正,使我国武术能够重新被世界所接受和认可,重新焕发出生机。

[1]何敏学,宋强,姜勇.文化同质化背景下我国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承[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541-544.

[2]申国卿.“文化强省”视域下的中原高校武术教育发展战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1(11):78-82.

[3]金红梅.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高校武术教育的“文化渗透”[J].搏击:武术科学,2011(10):26-28.

[4]刘军,邱丕相.我国武术文化教育现状及其教育功能的传承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1):126-128.

G807.02

A

2095-2813(2017)04(c)-019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2.198

俸小辉(1980,7—),男,汉,四川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武术传统体育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我们的“体育梦”
清明节的传统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