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性文本对话阅读重在“三问”

2017-11-27 08:29范康熙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三问晏子例句

范康熙

儿童阅读,“读什么”和“怎样读”哪个更重要?从儿童阅读心理的角度看,应该是前者;而从阅读的效果来考量,“怎样读”更值得关注。然而,许多教师在指导儿童阅读时,“怎样读”却是忽视的,有人甚至提出儿童阅读就应该“不求甚解”。当前,儿童阅读的低效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平面阅读、浅层阅读、碎片阅读让人忧虑,于是,人们不得不重新关注“怎样读”的问题。阅读的方法很多,但有一种经验是被普遍认可的,那就是对话阅读:与文本的对话、与自己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而阅读中最能引发这种对话机制的,便是“三问”:向文本发问,向自己发问,向作者发问。现在以引导第三学段学生阅读叙事性作品为例,具体说明“三问”阅读方法的使用及其在引领学生深层思悟方面的作用。

一、向文本发问——问人物

叙事类作品多是通过各种描写表现人物,或者是借助人物的活动展现故事情节。这类作品的主体,便是人物。所以,学会向文本发问,主要是学会向文本中的人物发问。

怎样发问?有四条途径:抓住人物的语言发问——为什么这样说?抓住人物的动作发问——为什么这样做?抓住人物的衣着、表情、神态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衣着、这样的表情或神态?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发问——为什么这样想或会有这样的感受?

1.为什么这样说

人物的语言,比如说话的内容、说话的方式、说话的语气都表达着人物特定的心理状态与情感状态,所以阅读时要让学生格外关注,并要教他们学会思考:为什么这样说?

例句1:老师拍拍男孩的头,微笑着说:“不要紧,我小时候也弄湿过裤子……” (《打翻的鱼缸》)

考场上,一个孩子尿裤子了。为了不让孩子难堪,老师故意打翻鱼缸弄湿了孩子的裤子。这是考试结束后,孩子一脸窘迫地向老师表示感谢时,老师跟孩子说的一番话。

表面看去,老师说的话似乎很好理解,没有任何障碍,所以许多孩子并不会多想。但是,当引导他们这样发问之后,思维一下子就深刻起来了,下面是学生思考的结果:

生1:老师说自己小时候尿裤子的事,是为了安慰这个孩子。

生2:老师是唯一知情的人,老师怕孩子难为情才这样说的。

生3:我觉得老师是故意这样安慰孩子的,可能老师小时候根本就没有弄湿过裤子。

……

小小的一问,理解就深了,一直深入到老师的内心世界。一位善良、智慧的老师,就展现在学生眼前了。

2.为什么这样做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情感支配的,所以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行为并发问,为什么这样做?思维的触角便又可以深入到人物的思想与情感层面。

例句2:于是,老师不动声色地来到窗边,端着窗台上的金鱼缸走过来,经过小男孩身边时,他“一不小心”打翻了鱼缸,小男孩身上溅满了水。(《打翻的鱼缸》)

这句话中,没有语言,只有老师一连串的动作。如果不加深思,学生的理解只会停留在“故意打翻鱼缸”的层次上。但是,运用了向人物的行为发问,学生便会产生一连串的思考:老师为什么“不动声色”?为什么要端着鱼缸走过来?为什么在经过小男孩身边时“一不小心”打翻鱼缸?下面,就是思考的过程:

老师不动声色,是不想惊动同学,端着鱼缸走过来,难道与尿湿裤子的小男孩有关?“一不小心”加了引号,还溅在了小男孩身上,原来老师是故意这样做的……

这样边问边读,边读边思,在提问与思考的“闪念之间”,并不起眼的文字立马生动起来,老师的形象也一下子鲜活了起来。

3.为什么是这个表情(或神态)

人物的表情与神态,是人物心理与情绪的直接表露,抓住这些描写进行设问,思维便可以触及人物的内心世界。

例句3:“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我红着脸问。(《“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学生读这个句子,往往会忽视“我”的表情,于是只读懂了快点让爸爸看到自己的作品的想法。但如能敏感地捕捉到“红着脸”并且发问:“我”为什么“红着脸问”呢?一个既很想得到爸爸的表扬,又有点不好意思的“我”的复杂心态就显示出来了。这样的理解虽然无关全文主旨,但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思考和感悟,才让阅读变得魅力无穷。

4.为什么这样想

作者描写人物,有时会直接写到人物的心理活动。在读到这些内容的时候,要告诉学生不要一带而过,而应停一停、问一问、想一想:他为什么要这样想?为什么是这样一种心情?

例句4:武松想:“转身回酒店吧?一定会叫店家耻笑,算不得好汉,不能回去。”(《景阳冈》)

这是武松知道景阳冈上真有虎之后的心理活动。很多学生觉得武松只是因為自己的面子,才明知危险也不回去的。但是,有同学围绕着“他为什么这样想?”进行思考,居然想出了另一番见解:

武松,的确是把面子看得很重。但是,毕竟是一只老虎啊!难道脸面比生命还重要?所以,自恃武功高强,再加上酒壮英雄胆,他才有了这番决心。

这样,既分析了武松的性格,又分析了“不寻常”的举动背后复杂的心理状态,还有事理的分析与判断。

二、问自己——向自己发问

阅读,其实就是一种“以己之心度人之腹”的换位思考。这种换位在阅读中让人觉察不到,但又无处不在,否则,阅读就无法进行。正因如此,阅读才有了剖析自我、辨析是非、增长智慧、完善自身的价值功能。

有些时候,读者必须善于把“别人”当成自己,如同演员读剧本一样设身处地,理解才会深刻,感受才会刻骨铭心。

1.矛盾处换位发问

叙事类作品,特别是小说体裁的作品,往往须要在矛盾冲突中表现或塑造人物。而这些冲突之处,是学生最感兴趣,也是最需要用心琢磨的地方。

例句5:晏子来到楚国,楚王叫人把城门关了,让晏子从这个洞进去。(《晏子使楚》)endprint

这是楚王给晏子的第一次侮辱。阅读中,许多学生对于晏子智慧的理解只是概念上的,很难达到感同身受。但是,如能在此处停一停,设身处地地问一问:假如自己就是晏子,面对这样的“下马威”,该怎么应对呢?

此时,随着一个一个的设想被否定,学生会陷入一种焦灼与深思中。他们会真切地体会到问题的艰难,无计可施。在“思而不得”之时,再读下文,感觉就大不相同了,晏子的智慧一下子便烙在学生心里了。矛盾处的换位发问,会让自己设身处地想人物所想,急人物所急,与人物一起经历困难,一起走出困境。

2.情感处“联想发问”

阅读中,对作品所传达的思想、观念与情感要给予特别关注。遇到与自己相似的经历或想法,须要有意识地去“唤醒”曾经的记忆,这样,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格外深切。但更多的时候,学生会遇到一些特别的、相对陌生的想法、观点、感受,这就更需要读者去努力地揣摩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把自己置于文本所描述的“特定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地问一问:假如是自己,也会产生这样的感受和想法吗?

(1)唤醒同感,理解语言

例句6: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刷子李》)

这段文字非常传神,但文中的“轰然倒去”与“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学生的理解难以深切,但生活中他们是有类似经历的,若能“唤醒”这些经历,理解就深刻得多了。如这样问:“你们有过对一个人的印象‘轰然倒下的感受和‘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看的经历吗?”看看学生的回答:

生1:有一回看到路上出了车祸,有人躺在地上。我不敢看,可又忍不住瞟了几眼……

生2:我最崇拜的老师居然将一个字写错了,那时,我对老师就有了一种“轰然倒去”的感觉。

……

这样,曹小三的复杂心态就生动起来了,而且这几句传神的描写,也一定会随着他们的想象内化在心里。

(2)品味情感,获得启示

下面,是学生在阅读中遇到的相对陌生感受:

例句7:我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珍珠鸟》)

课文中,作者的这个感慨写得顺理成章,但许多学生并不太理解,因为他们很少在意这样的情境,从来没有从这样的高度去思考过这样的情境。要理解这样一个“全新”的思想,唯一的途径,还是要调动自己的知识与经历,动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自己曾看到过这样美好的境界?曾有这样的感受?问题一出,思维便随之活跃:

生1:爸爸躺在沙发上看电视,小狗狗会趴在他身上睡大觉。妈妈还照了一张相呢。

生2:我们家也养鸟。它会抓着我的手指扑翅膀,可从不会飞走,因为它相信我们不会伤害它。

……

三、问作者——向作者发问

阅读,就是跟着作者“打破现在的界限而游心于千载”(朱光潜),而学生的阅读,还担负着另一重任,就是学习语言。向作家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努力地走进作者的内心。照理说,阅读过程中与作者的交流应该是无处不在的。但是,按照儿童阅读文本的一般过程,有必要引导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和阅读结束后,在如下几个关键处发问。

1.读到题目或读完全文问一问

两次问,方式相同,但意义不同。读中发问,顺其自然,既是对命题的关注,又可以以此引发对文本内容的猜测。阅读结束后,结合全文内容再回顾这个问题,为的是思考作者命题的技巧与方法。长期关注并养成习惯,命题的方法与规律便会慢慢掌握了。

2.读到开头或结尾问一问

此问,目的是引发学生对开头或结尾方式的关注;结束后再问,目的是探究文章开头或结尾的方法与规律。

例句8: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山中访友》) 如果没有问题的引领,对于这个看似很一般的开头学生并不一定关注。而当学生细细思考,其巧妙之处就不难发现:这个开头,不仅交待了要“出门去”,而且生动、巧妙地交待了出门的时间与自己的美好心情,给全文定下了情感的基调,同时,还设了一个小小的“悬念”——开开心心出门去,干什么呢?引起读者对下文的关注。在这样的思考中,学生对于这个开头的特点和巧妙就会有所把握。如果全文读完了再想一想这个问题,更能体会到这个开头的巧妙之处。

3.读到特别的标点、词语或句子问一问

文章中许多精彩的词语和句子(包括标点),是作者刻意所为的,表达着某种特别的情感与想法。所以,要告诉学生,遇到感觉很精彩的或看起来有些特别的标点、词语或句子都要“顺便”问一问,以引发对作者使用标点、用词造句、语法修辞等方法的关注。

例句9:黎明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桥》)

这是一个样式很特别的句子。一句话可以写完的,为什么一定要变成三句话?有此一问,就要探究一番,在对比阅读和对比的想象中,学生便慢慢领悟了:写成一个句子,意思没变,但是,意境变了,感觉变了——“突然”的感觉,弱了;雨的声势,小了;灾难的预感,轻了……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这种独特的语言方式,学生想必也牢记于心了。运用这种方法,文本中多数使用了修辞方法和表达方式特别的句子,甚至某个特别的标点,都会受到学生的关注。“既得言又得意”的目标,便会在这样的阅读中逐渐变成现实。

4.讀到各类描写问一问

读中问,为的是对描写方式的关注;读后问,是对描写作用与技巧的探索。描写都是为表达服务的。比如景物的描写,一般有两个目的:表明时间,抒发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或是为抒发自己的感情,或是为了烘托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再如人物语言描写,或为推动情节,或为展现人物的思想情绪与性格等等。所以,在学生阅读中,让他们在这些地方停一停、问一问、想一想,对于理解语言的内涵、把握作者的意图、学习作者描写的技巧,具有重要的意义。

5.读完全文问一问

读完全文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继续问:

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是什么?(目的是探究文章主题)

作者运用了哪些写法?(目的是探究表情达意的方法,学习写作技巧)

作者为什么选用这些材料?(目的是探究围绕中心选材的方法)

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目的是突出主题的写作方法)

……

围绕“三问”而进行的对话式阅读,意义是巨大的:它指向语言文字的背后,让阅读理解不再“平面”,不再“碎片”;它能激发持久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见的东西,而在于认识深藏的奥秘”(苏霍姆林斯基);它能在增进语言理解的同时,增强语言感悟、语言积累和语言运用。

[责任编辑:陈国庆]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问晏子例句
晏子的车夫
小燕子
公文办理须“三问”
阅读教学不可绕过的三问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好词好句
指导阅读“三问”
语文备学应做好“三问”
晏子使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