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坚定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

2017-11-27 15:10张明霞
人民论坛 2017年32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

张明霞

【摘要】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指导,明确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基本逻辑,依靠理论创新带动文化创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包含深沉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刻骨铭心的革命文化以及具有中国特色、蕴含党和人民群众共同智慧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自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导向,使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自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自信的根本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的深层次归依是文化自信。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传承孕育了使中华子孙无尽自豪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在自强不息、和而不同、仁者爱人、民贵君轻的理念滋养下,传统文化的根脉与基因一步步指引着党和人民群众选择了求生存、求发展的正确指导思想和道路,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如今强起来的夙愿。党和人民用深沉的文化情怀将马克思主义与我国的革命、建设与发展实践相结合,满怀信心地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文化自信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自信的根本,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改革创新的建设文化的结合,是党和人民历经艰辛探索、矢志不移坚定文化自信的结果。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华民族文化信仰的力量将失去发挥的土壤,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选择和创造性的发展,才使中华民族曾被埋藏的深沉自信得到挖掘,形成文化信仰的无穷力量,成就了科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与思想。文化自信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共同追求,饱含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革命文化的财富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结晶,是发展21世纪中国自信的动力之源。

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基本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文化自信拥有了更加强大的精神基础,这种广泛而深厚的自信赋予了中华民族面向世界的从容姿态。

由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向文化自信的凝聚具有时代必然性。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能量的释放形成了伟大的成果,使生成文化自信成为了一种必然。从改革开放伊始,党和全国人民群众在探索和尝试中走出了具有自我特色的发展之路,中国道路宽广通畅、理论不断创新发展、制度日趋完善,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的深层次挖掘和展现创造了积极的条件。

文化自信是党和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自信根脉与基因的深层次理解,是生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条件。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吸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成果,内化到了党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与中华民族亘古不变的文化基因相融,创造了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正是在這种自信的鞭策和目标导向之下,我国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各项建设拥有了明确的发展航向,那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将是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巨大精神动力,无论在过去或是在新的时代中,都应该长期坚持下去。

在新时代,我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面向世界寻求发展与合作。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累累硕果充分表明了我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态度和决心,但在全球化浪潮下,外来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进入也将更加强劲,“西方模式”时刻地在对中国的发展施加压力。这需要我们在新时代中持续释放和平友好、共同发展的文化信号,利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输送力量。中华民族基于文化自信的智慧伟力在新时代中也将借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路途,在世界领域释放,为破解人类共同发展的难题提供有效的答案,使兼收并蓄、培育特色、不忘根本、合作共赢成为世界共识。

在新时代矢志不渝地自觉坚定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

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是新时代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用开放的态度、不变的初心,构筑中国精神、创造中国价值、彰显中国力量的重要条件。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唯有依靠和坚定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才能着力破解发展难题,摆正世界发展中我国的时代坐标。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厦离不开文化支柱,文化支柱越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越稳健。大量实践表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当前我国社会基本矛盾已经转化的关键节点上,必须要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使命意识,持续不断地依靠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对社会文化发展的指导地位,着力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精神“补钙”。固本思源、凝聚动力,在强烈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使命的推动下,凝聚新历史起点上的中国自信。

开阔文化思维视野,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面向世界。自信来自于实践,伟大的实践成果孕育伟大的自信。如今,世界人民深切地意识到了和平与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益处。在信息化与全球化的推动下,我国力求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终将成为现实,我们需要为这一刻的到来不断积蓄力量,培育大国心态、开放心态与贡献心态。在如此伟大的任务指引下,必须要开阔文化思维,使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发展立足广阔的世界视角,在复杂的文化思潮激荡中保持文化清醒与文化定力。

深挖中国文化的深度,为发展好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输送资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发展的重要体现,党和全体人民群众在不断地历练和探索中,在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先进文化的提炼中,形成了最适合指导当今时代发展的科学思想,这一成果的形成离不开一直以来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转化。这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要持续挖掘文化资源,为文化与思想的创新建设文化资源宝库。要自觉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自觉保持革命文化的优良传统,自觉加快先进文化的创新发展。

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以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厚积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为新的伟大实践提供指导。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在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各项进程中,不断推进理论与文化的时代创新,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这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在新时代中坚定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必须要提高理论水平,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始终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优秀理论品格与文化品位。要站在世界视野下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努力形成前瞻性、系统性、创新性、务实性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使理论、制度与实践在新时代中共同作用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自信的发展,为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提供精神指引。

(作者为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开幕》,《人民日报》,2017年10月19日。

②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