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为什么要军训

2017-11-28 08:01
新传奇 2017年41期
关键词:军事训练军训军事

大学生为什么要军训

在我国,作为学校新生必修课的军训,看起来是一种象征性的举措。实际上,军训的真实目的在于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观念。历史的经验告诫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军训是谁规定的?

大学生必修的军训活动并非现代原创,这种半军事化的组织模式可以追溯到很久远的历史上。

追溯至夏商时期的奴隶社会,以后各朝代都有过对学生实施军训的记载。据记载,在商代,由于诸侯间战争增多,统治者对军事训练日益重视,除了对正规军队进行训练外,还通过学校对各级贵族进行军事教育。

西周时期的“大学”以“六艺”为标准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中的射、御,即为古代的军训,教师一般直接由军官担任。这是我国最早对学生军训的记载。

东周时期,诸侯并起,各国都在努力壮大自己的兵力,希望能有朝一日一统天下。这时候全民军事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各国都在定时定点地举行全民军训。

直到汉武帝时期,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在中原迅速传播开来。学校军训开始走下坡路,军训的职能弱化为一种礼仪程式。

宋朝时,“重文轻武”思想进一步加重,武将地位已不及文臣,军训当然也就变成了等而下之的活动形式,逐渐式微了。

清王朝以武功开国而得天下,开国之初举办教育是文武并重。针对八旗子弟的学校的课程多数是文武兼备,都开设骑射课。文科考试先试骑射击,八旗子弟武功不及格者不得考文场。

这个规定极大地促进了学校军训的开展。风气所及,民间也竞相效仿。但历史进程难以改变,此时已进入热兵器时代,传统的“军训”已难以适应时代大潮。

西周时期的“大学”以“六艺”为标准课程,“礼、乐、射、御、书、数”成为学生需要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其中的射、御,即为古代的军训,教师一般直接由军官担任,这是我国最早对学生军训的记载,图为“六艺”之御

1894年,由于甲午海战的惨败,中国人意识到了举行“新军训”的重要性。

1902年,蔡锷在《新民丛报》发表《军国民篇》,倡导实行“军国民主义”,对国民进行军事训练。

1906年,清政府正式颁布《教育要旨》,把尚武教育列入教育宗旨,正式颁布学校军训的办法。

直到1929年,日本对中国的虎视眈眈让民国政府重启了暂停十年之久的《军训法》:“凡大学、高级中学及专门学校、大学预科并其它高等以上学校,除女生外均应以军事教育为必修科目。”

抗战开始,军训再次中断。1955年我国颁布第一部《兵役法》,第一次从法律上作出了在大学生、高级中学学生中进行军事训练的规定。同年冬季起,陆续有学校开始进行军训,目前已扩展到了全国所有的高校及大部分高级中学。

外国也要军训吗

对于军方而言,大学生军训的要求不到位、没有战备学习等缺点,也让军训的价值大打折扣……这时候很多同学或家长们就想到了“对比”,拿外国的军训和中国的军训进行比较。

当今世界,无论是和平环境相对稳定还是战火不断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国防教育和军事训练。

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国。

美国的学生军训,主要是由后备军官训练团(简称后训团)负责。美国在地方大专院校中设有各类后训团其目的是使青年学生在完成规定学业的同时,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少尉军官的任职要求。

据统计,在美国现役部队中,有30%的将军和40%的校、尉级军官来自后训团毕业的大学生。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还在许多中、小学开设了“核战常识”课程,邀请核专家、物理教授和国际问题专家主持“核战争”讲座。各州举办夏令营时,还组织儿童过军事生活,学习航海、航空航天知识,使青少年一代系统全面地了解现代军事科学技术知识。

美国的军训体制可见已经相当完善,为了鼓励军训甚至不惜斥巨资,可见美国对军事预备队的重视程度。

接着来看看英国。

英国对学生军训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尤其是王室更是几乎所有男子都要在军队服役。英国国防部预备役局在英国11所大学设立陆军军官训练团、海军训练中心和空军飞行中队,对自愿参加的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其中部分参训学生已与国防部签订参军合同。根据合同,学生学习期间由国防部支付学费,并发给生活费,毕业后参军。如违约,学生将如数退还所有学费和生活费。

不难看出,英国对军事的重视。

大学生为什么要军训

历史的经验告诫我们“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故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十分必要。

如今,大多数高校将军训作为新生入学的一项必修课程来完成。教师和领导只是以完成任务为任务,以学生积极参练为目标;部分教官在训练过程中,由于受训对象是学生就有意降低训练的要求和标准,以完成训练任务为目的;部分学生在训练时以获得学分为目的,并且存在频繁请假现象,对军训的目的认识不足。实际上,军训的真实目的在于通过军事训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国防观念,增强学生的纪律性和组织性。

为改善大学军训质量,减轻军训误区带来的负面影响,首先应该正确定位大学军训的目标和理论。军训中应该减少单纯的任务型训练,以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要向学生积极灌输先进科学的军事理论,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军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育界·下旬》2017年08期等)

猜你喜欢
军事训练军训军事
军训这件事
特殊的军训
军训
春日里的军训体验课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
“军事训练要走在现代化战争的前面”——叶剑英军事训练思想概述
战国时期的军事训练及其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