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足球教师走班教学创新尝试的思考

2017-11-28 10:10郭振华周玉敏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30期
关键词:射门实验班足球

郭振华+周玉敏

摘 要 目的:研究足球教师走班教学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4个教学班共202名学生,其中2个教学班104名学生编为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足球教学模式,2个教学班98名学生编为实验班,采用足球教师走班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25米绕杆射门成绩。结果:实验班女生成绩比对照班女生成绩高出1.58s,高出10.39%;实验班男生成绩比对照班男生成绩高出1.28s,高出10.19%;P<0.05。在足球兴趣培养一项,根据统计量表结果,实验班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班;P<0.05。结论:足球教师走班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价值。

关键词 足球教师 走班教学 创新尝试 25米绕杆射门

中图分类号:G632.474 文献标识码:A

资料表明,国内外关于学生走班制教学的案例和研究很多。学生走班制教学是基于学生的兴趣及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而开进行的,大都是为了提高学生某方面的能力。经查阅文献,关于小学体育教师走班教学国内外研究案例极少,足球教师走班制教学是基于普及、推广、足球运动,培养足球活动兴趣而进行的。体育教师因为专业不同,在不同运动项目上也是各有所长,因此在技术教学方面也是各有所长,在指导学生运动技能学习时往往会有差异,然而这些差异在很大程度会上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与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程度。因此,体育教师走班教学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提高不同运动项目的技能教学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与本案研究的班级为4个教学班,其中对照一班52人,女生25人,男生27人,对照二班52人,女生26人,男生26人,实验一班51人,女生25人,男生26人,实验二班47人,女生20人,男生27人。所有学生在开展本案教学之前,均没有经历过系统的足球训练。以上数据经过SPSS分析,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价值且没有差异。

教学实验开始前,各班学生的足球25米绕杆射门成绩无统计学差异,SPSS分析中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1.2教学方法

将六年级的1-2班做为实验班,5-6班为对照班。对实验班开始走班制教学。足球专项教师走班制教学是在学校教学导处的备案下,足球专项教师采用单元教学的模式,即每个班每学期进行一个单元(9-12节课)的足球专项教学。A教师为足球走班制教师,本学期4-6周A教师走班到C教师六年级的1-4班进行足球教学,C教师到六年级的1-4班进行体操教学;10-12周A教师走班到E教师六年级的1-4班进行足球教学,E教师到六年级的1-4班进行田径教学。

1.3走班教学计划

我校四至六年级6名体育老师中,其专长分别为足球、田径(投掷)、体操、篮球、田径(100米)、武术。此6名体育老师的相关专长能够符合当前中考必考项目和选考项目的要求。表1重点表示了我校足球教学的走班教学情况。其中足球专项老师A在1-12周完成所有实验班的足球走班教学,而10-18周的对照班足球教学由B\D\F三名非足球专项老师承担。

1.4考核方法

采用25米绕杆射门考核项目对教学成绩进行考核。

通过问卷调查考察学生对足球课的认识和兴趣变化。

1.5统计方法

使用SPSS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考核数据的信度,當P<0.05时认为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实验结果

如表2,两个对照班的女生成绩分别为16.64s和16.91s,根据人数加权平均后,其平均成绩为16.78s。两个对照班男生的成绩分别为13.65s和14.04s,根据人数加权平均后,其平均成绩为13.84s。两个实验班的女生成绩分别为15.20s和15.52s,根据人数加权平均后,其平均成绩为15.34s。两个实验班男生的成绩分别为12.14s和12.98s,根据人数加权平均后,其平均成绩为12.56s。以上数据经过SPSS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班女生成绩比对照班女生成绩高出1.58s,高出10.39%;

实验班男生成绩比对照班男生成绩高出1.28s,高出10.19%;

经过SPSS分析,该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从量表统计层面来看(见表2),对照一班和对照二班的四项统计结果均没有显著提升,提升比例一般在3%以下。而喜欢足球运动一项,实验一班提升66.9%,实验二班提升66.6%;愿意参加校队一项,实验一班提升103.3%,实验二班提升132.2%;课余踢足球一项,实验一班提升99.6%,实验二班提升104.0%;喜欢看比赛一项,实验一班提升82.2%,实验二班提升81.1%。在足球兴趣培养一项,实验班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班。

3结论

首先,25米绕杆射门考核可以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足球技能和运动素质。

25米绕杆射门的考试设计为:起点至第1根竿距离为5米,以后每距离2米设竿1根,共设10根竿,用50cm高标志筒。从最后1竿继续延伸2米处定为终点,考生需要在终点处完成射门动作并确保足球进门,终点到球门距离为5米。计算考生从起点运球绕竿至终点的时间(人和球都越过终点停表)。25米绕杆射门考核的过程主要考核学生的侧向滑步能力、运球能力、协调能力、眼脚协同能力、射门能力等,是当前中考足球科目的必选考试科目。

25米绕杆射门特别适合对足球初学者的训练和考核,在实际的课程考试中,很多从没经过足球训练的学生,在一定的课内训练后,即可达到考核标准。但该科目因为动作较为复杂,其成绩提高较为困难。所以,使用25米绕杆射门作为考试项目,可以充分考察所有学生的入门成绩,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的成绩提高水平。

本文研究中,实验班学生比对照班学生的成绩普遍高出10个百分点,这充分证实走班教学对学生足球素质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效果。endprint

其次,走班教学可以充分开发教师的特长。

我校体育老师均来自体育教育相关专业的大学毕业生,部分老师为退役运动员,每个老师因为其所学专业和之前体育生活的原因都有一定的特长,但因为体育中考的考试科目较多,不可能每个老师在每个科目都发挥自己的特长,所以走班教学更能让老师在相应的科目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所学。

在基础教学阶段,由足球专长老师对所有实验班教学班的学生进行基础技能训练,在提高教学阶段,由其他老师对之前学生经过较为系统训练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后续的教学。这种教学安排让老师的个人能力得到了有效的发挥。

再次,在学生普遍对体育课有一定惧怕情绪的前提下,走班教学可以更大程度的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对六年级202名学生的调查中,有82名学生表示对足球有较高的兴趣。同时,该202名学生中,有106名学生表示会在课余时间进行足球游戏。这个统计比例表明近半数的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爱好并不明确。在这种状态下,特别是足球考试在中考中为足球方向的必考科目的前提下,教学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而走班教学的过程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足球学习的兴趣,特别是足球专长老师的足球教学会让学生了解到足球的意义。虽然小学生对足球的理解有限,但这种教学方式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

参考文献

[1] 郑芊.校园足球背景下小学足球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6.

[2] 李毅权.现代小学足球基础教学的探究分析[J/OL].当代体育科技,2016(04):94+96.

[3] 任学宝.新高考背景下如何实施选课走班教学——基于杭州师范大学附中的实践与探索[J/OL].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6(04):52-55.

[4] 朱世光,周丽婷,陈接新.“互联网+选课走班教学”的实践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20):51-53.

[5] 郭亚.校园足球背景下成都市小学足球教学现状与分析[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5.

[6] 岳海峰.小学体育课堂足球教学现状分析[J/OL].品牌(下半月),2015(05):238+240.

[7] 談梦琦.浙江大学附属中学英语学科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案例分析[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5.endprint

猜你喜欢
射门实验班足球
足球“射门”有技巧
山西农大乡村振兴“双创”实验班开班
行知实验班
单排轮滑球亚洲强队比赛中射门技术运用研究
少年快乐足球
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小样本考察(2014-2017)——以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13级实验班为样本
认识足球(一)
第19届世界杯足球赛射门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