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人中受拟者的主体性研究

2017-11-29 16:05吴连春
大陆桥视野·下 2017年12期
关键词:拟人主体性

吴连春

【摘 要】拟人既是一种修辞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拟人的生成和其意义最终得以实现,涉及到两个主体:施拟者和受拟者。受拟者的主体性对拟人及其意义的解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受拟者的主体性结构包括:认知结构、意志结构和情感结构。通过分析受拟者的主体性差异,为最大化地解读拟人及其意义、实现拟人效果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拟人;受拟者;主体性

1.引言

擬人既是一种修辞格,又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一直受到国内学者们的关注,在传统的修辞学领域,大都将拟人作为一种独立的修辞格,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拟人的产生机制、实现方式、美学价值等方面。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Lakoff& 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中开创性地提出了概念隐喻,并指出,“也许最明显的本体隐喻是那些自然物体被拟人化的隐喻”[1]。随后,很多学者开始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拟人展开研究,并提出,“拟人不只是一种修辞现象,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 是人的源域向非人实体的目的域映射的结果。”[2]。拟人的生成和其意义最终得以实现,涉及到两个主体:施拟者和受拟者。目前,拟人的研究大都从施拟者的角度出发,研究拟人的生成机制、实现方式、修辞效果和美学价值等,而从受拟者的角度对拟人展开研究的并不多,本文通过分析受拟者的主体性结构,进而剖析受拟者对同一拟人做出不同解读的深层原因,为受拟者更好地解读施拟者的你人机器意义提供有益的参考。

2.受拟者的主体性

“主体性”一词来自西方哲学,主体是西方哲学的基本概念。主体性最根本的内容就是作为主体的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3]拟人作为一种本体隐喻,是从人的源域向非人的目的域映射的结果。受拟者在解读拟人时,需要凭借自己已有的世界知识、人生经验以及记忆等来阐释拟人中所包括的所有可能意义,竭力挖掘施拟者想要描述的客观世界和情感世界。由此,受拟者就成了认识的主体,而施拟者和其所使用的拟人就成了受拟者需要认识的客体。然而,由于受拟者不可能拥有和施拟者完全相同的生活体验,在对拟人进行解读和阐释时,必然会受到种种主观因素的制约,往往很难精准地解读施拟者的原始动机。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受拟者主体性的存在,拟人的解读会因受拟者的不同而不同,即使同一受拟者在不同情境中也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施拟者在使用拟人时着眼于拟人的本体,旨在阐释目标域,而受拟者则着眼于拟体,旨在阐释始源域。如果将前者看作是拟人的构建过程,则后者可以看作是拟人的重构过程。可以形式化为:

施拟者的建构过程:本体→拟人思维→拟体

受拟者的重建过程:拟体→拟人思维→本体

只有经过不断反复的自洽和冲洗,受拟者才能荡涤掉各种理解的杂质,使重构的拟人及其意义无限接近建构的拟人及其意义。

3.受拟者主体性结构的差异

受拟者的主体性即受拟者的主观能动性,指的是“有别人他者的个性特征,具有独特的自由意志、理性反思和审美价值判断,是个性的张扬和个体力量的释放”[4]。受拟者的主体性结构是指“物质本体(自然生理机制)与社会内容(社会关系总和)的混合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认知结构、意志结构和情感结构”[5]。我们拟以这三个组成部分为着眼点,探究造成受拟者个体性差异的原因。

3.1受拟者认知结构的差异

受拟者的认知结构指的是受拟者认识世界的能力。从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个要素:观察、记忆、思维。受拟者对拟人现象的观察实际上是接受拟人信息的过程。善于观察的受拟者总是善于抓住拟人最主要、最基本的因素。记忆是受拟者对过去所经历过的经验的反映,本质上是一种贮存信息的过程。人的记忆可以说是一个信息解码、输入、贮存、提取、编码和输出的过程。有了记忆,受拟者就可以根据已有经验去识别和解读新经验,即识别和解读施拟者建构于拟人之中的新经验。思维是信息的加工和再加工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与对比等若干环节,是受拟者借助语言所实现的对拟人的间接的概括性反映。恩格斯曾讲过:“每一个体都必须亲自去体验,这不再是必要的了;它的个体的经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由它的历代祖先的经验的结果来代替。”[6]这里的“历代祖先经验的结果”实际上指的就是文化,因为文化是“把‘社会遗传性、社会经验世代传递下去的唯一手段”。[7]由此可见,受拟者由于所处的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必然会导致其认知结构的差异,这也就必然会导致其对同一拟人现象产生不同的解读。

3.2受拟者意志结构的差异

肖君和指出,意志作为一个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即采取行动和执行决定,从形式上看,前者包括“动机的确立、目标的确定、选择可行的方法和制定计划”;后者包括“执行决定”“克服执行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对疲劳的克服”。[8]这些形式要素无法独立存在,它们只有与社会经验、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成为受拟者的意志结构。受拟者的意志行动在对动机、目的、方法做出选择时,往往以其头脑中所保留的社会经验为基础,并以文化教育的知识为借鉴。如果不同受拟者的头脑中所保留的社会历史经验存在差异,那么,那么他们确立解读拟人现象的动机、目的和方法就会存在差异,克服解读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就存在差异,战胜疲劳的信心和决心也就存在差异。

3.3受拟者情感结构的差异

因为情感是“人的各种现实的关系,亦即需要的主体与对他有意义的客体的关系在他的头脑中的反映”[9],所以,受拟者情感结构不能自然形成,必须依赖受拟者对各种现实的关系的体验。受拟者在生活过程中有种种不同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必然会与外界事物建立起各种关系,这使得受拟者可以通过体验这些关系,形成自己的社会经验,这些特殊的社会经验与物质本体相结合,便构成了受拟者的情感结构。不同受拟者有着各自不同的生活过程,其需求也就各异,这就必然会导致不同受拟者具有不同的情感结构。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了解到,不同受拟者在认知结构、意志结构和情感结构上的差异会导致其对同一拟人的产生不同的解读,但三者之间并非各自独立,互不相关,相反,它们之间紧密相连、互相渗透,共同构成了每个受拟者的主体性。一种拟人现象不可能只具有一种意义,往往是既具有认识意义,同时兼有道德意义和审美意义,其所描述的社会经验是以一个整体出现,不同受拟者对其解读的差异往往表现为整体性差异,三种原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4.结语

施拟者在生成拟人意义时,其经验、认知和想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理,拟人的意义效应要得以实现,需要受拟者对拟人意义进行正确解读。由于受拟者主体性的存在,在认知结构、意志结构、情感结构的差异,对拟人的解读产生差异不可避免,这就要求受拟者谨慎地进行自我核定和自我允准,从而实现对拟人意义及其效果的最大化解读。

参考文献:

[1]Lakoff&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2]张晓.拟人的认知阐释[J].外国语文,2010(6).

[3]仲伟合,周静.译者的极限与底线[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7).

[4]王文斌.隐喻的认知构建与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6][7][8][9]肖君和. 试论人的主体性结构[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86(2).endprint

猜你喜欢
拟人主体性
稼轩词里拟人多
拟人句
拟人句
拟人句
学会拟人句
独辟蹊径,语文课堂要凸显学生“主体性”
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究
简析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