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改良助行器的研制

2017-11-30 22:03张建男朱庆捷
护理学报 2017年19期
关键词:支撑杆横杆横梁

张建男,朱庆捷

(苏北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1)

腹部手术后改良助行器的研制

张建男,朱庆捷

(苏北人民医院,江苏 扬州 225001)

为方便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早日下床活动锻炼,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笔者研制了1种腹部手术后改良助行器。该助行器包括有倒U型主横梁和4根支撑杆,主横梁前下方连接静脉推注泵放置托盘,主横梁左侧焊接套管插置输液架;4根支撑杆左侧连接横杆上连接5个引流管挂钩,右侧连接横杆上铰接坐垫。患者术后手扶主横梁,站在倒U型护栏内部,将静脉输液液体挂于输液架上,静脉推注泵放置于托盘上,腹腔多个引流管道妥善悬挂于挂钩上而后进行助行康复锻炼,助行过程中疲劳或体力不支时,可放下坐垫休息。改良后助行器结构简单、设计科学、高效实用,具有“助行、载输液袋、放置推注泵、固定引流袋、刹车制动、适时休息”等功能,能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腹部手术;改良助行器;革新推广

腹部手术患者病情稳定后,医护人员需借助各种康复器械协助患者及早下床活动进行功能锻炼,以预防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疾病愈合[1]。因此医用助行器成为必不可少康复器械。目前市场上常见医用助行器功能单一、底盘小不稳定,助行效果不省力,患者感觉不舒适,无法给予患者安全感。腹部手术患者体腔内会同时置入多根引流管,如:胃管、腹腔引流管、皮下引流管、尿管等;同时在术后早期会给予全量补液和推注泵特殊用药(≥2组输液通路),患者因担心下床活动时引流袋、输液管路固定不方便而不愿早期下床康复锻炼,这与快速康复理念极为矛盾[2]。因此,如何科学地妥善固定多根引流管和输液通路,确保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安全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技术问题。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2016年5月笔者研制了1种腹部手术后改良助行器,应用于临床,效果显著,介绍如下。

1 材料与制作方法

1.1 材料 不锈钢、木料、坐垫等。

1.2 制作方法 腹部手术后改良助行器包括有倒U型主横梁和4根支撑杆。(1)倒U型主横梁前后长度420 mm,左右长度550 mm。倒U型主横梁有上下2层,上层为木质主横梁,下层为不锈钢主横梁,两者通过螺钉连接,木质主横梁覆盖在不锈钢主横梁上方。在U型主横梁前下方通过直杆连接静脉推注泵放置托盘。静脉推注泵托盘包括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和底板;各侧板和底板相固定连接,前侧板与底板相铰接,前侧板高度低于后侧板高度。静脉推注泵托盘长350 mm,宽150 mm,后面高150 mm,前面开启式舱门高50 mm。通过以上设计,推注泵托盘设置,患者术后即使长期使用静脉推注泵,也可以借助改良助行器下床活动锻炼,促进患者早期康复。(2)4根支撑杆分别支撑在倒U型主横梁下方的前左、前右、后左、后右处,支撑杆包括一体设置的直行立杆和向外折弯段,向外折弯段设置在直行立杆下端。倒U型主横梁左侧焊接套管,套管内插置输液架并通过锁紧螺栓锁紧。位于左侧的2根支撑杆之间通过左侧连接横杆连接,在左侧连接横杆上连接5个引流管挂钩。位于右侧的2根支撑杆之间通过右侧连接横杆连接,在右侧连接横杆上铰接坐垫。位于前侧的2根支撑杆之间通过前侧连接横杆连接。左侧连接横杆与右侧连接横杆布置在同一高度,前侧连接横杆低于左侧连接横杆。前侧连接横杆长约为600 mm、垂直高度为150 mm,左侧连接横杆与右侧连接横杆长为250 mm、高为450 mm。在每根支撑杆下端均连接万向轮,在万向轮上设置制动器。通过以上设计,前侧立杆焊接有中空封底不锈钢圆柱形输液架插孔,一侧横行连接管中设置有引流管挂钩,患者术后即使在静脉输液,体腔内留置有多种管道,也可以下床助行锻炼。同时,4根支撑杆底端均匀设有4个万向轮和制动器,且直行立杆中下段设计为开口外展八字形斜杆,前角开口大于后角开口。腹部手术后改良助行器结构示意图见图1。

2 使用方法

患者术后借助腹部手术后改良助行器下床助行锻炼时,手扶主横梁,站在倒U型护栏内部,将静脉输液液体挂于输液架上,静脉推注泵放置于托盘上,腹腔引流管道妥善悬挂于挂钩上。手持U形把手推动前行,而后进行助行康复锻炼。患者下床活动感到疲劳或体力不支时,可以放下坐垫休息。

3 优点

腹部手术后改良助行器结构简单、合理、方便生产与使用,具有“助行、载输液袋、放置推注泵、固定引流袋、刹车制动、适时休息”等功能,确保了患者术后功能锻炼安全,节约了人力资源,能促进患者术后早期康复。助行器前侧立杆焊接有中空封底不锈钢圆柱形输液架插孔,患者下床助行锻炼时不影响静脉输液治疗;患者下床助行锻炼时可将静脉推注泵放在助行器主横梁前下方的不锈钢托盘,同时方便观察推注泵运转情况;还可将各种引流管固定在助行器一侧横行连接管中的引流管挂钩;患者下床活动感到疲劳或体力不支时,可以放下坐垫休息。4根支撑杆底端均匀设有4个万向轮和制动器,且直行立杆中下段设计为开口外展八字形斜杆,前角开口大于后角开口,患者在借助助行器下床步行锻炼时,不容易倾倒,活动空间更大,安全、简便、省力。助行器成为活动轮椅,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和优质护理。

图1 腹部手术后改良助行器结构示意图

[1]刘 林,许 勤,陈 丽.腹部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4):368-371.

[2]郑秀萍,邢小利,张淑霞.外科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7,23(2):282-286.

[本文编辑:江 霞]

R471

B

10.16460/j.issn1008-9969.2017.19.076

2017-04-26

[专 利 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ZL 201620864534.3)

张建男(1984-),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主管护师。

朱庆捷(1981-),女,江苏扬州人,本科学历,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支撑杆横杆横梁
那根杆......
软横跨改软索式硬横梁研究
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螺旋推进器支撑杆断裂的分析
立式车床高精度、高刚度进给式横梁设计
一种前风窗上横梁连接板
挂画魔架
垂直轴风轮阻力型支撑杆研究
背越式,令选手跳得更高
本性难移
浅谈框架式玻璃幕墙闭腔横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