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搭乘科技快车
——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科技运维工作侧记

2017-11-30 05:42姬文慧
河南电力 2017年4期
关键词:指导书运维胶囊

文/图_本刊记者 付 琳 姬文慧

安全搭乘科技快车
——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科技运维工作侧记

文/图_本刊记者 付 琳 姬文慧

2016年12月30日,省政府印发规定,明确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是发挥特殊作用的重要生产单位,是电网运维检修方面的“王牌部队”,对全省主干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基础的、决定性作用。

安全生产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先进的科学技术又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支撑。检修公司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加大安全生产线及技术装备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快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融合,推进电网运行、设备运维、检修施工等领域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以技术手段提升电网本质安全水平。

技术标准保樟本质安全

现场标准化作业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有效保障。针对现场作业标准化发展不平衡,以及现场应用较为繁琐等突出问题,2014年,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检修公司全面开展技术标准实施工作,以事前预防、过程控制进而实现安全与质量综合控制为目标,以继电保护、高压试验、一次检修三大专业为主体,完成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工作,实现了技术标准对各个专业的全覆盖。

“2012年,我刚刚参加工作,班组下达检修任务全靠开会时的口头传达,现场作业不清楚的也只得向老师傅请教和私下自己查找相关标准。由于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作业标准,加之新员工经验不足、眼界窄,常会导致检修时效率低下、漏项等问题,员工成长进步也很缓慢。”回忆起标准化作业指导书施行前的工作状态,检修公司变电检修中心安全专责王校丹深有感触。

智能巡检机器人巡视变电站

2014年12月,检修公司完成现场标准化指导书的编制工作,把各项标准规范一一详细列出,并根据每年实际情况进行更新,做到对设备安全、质量的全面把控。“技术手段的标准化、规范化既保障了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也提高了设备的质量和运行可靠性。”变电检修中心主任曲欣说道。

采访中,记者看到桌上放着几本厚厚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便好奇地翻开其中一本,这是500千伏线路继电保护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足足有500页,里面详细汇编各项作业指导卡及每项作业标准执行规程。据曲欣介绍,像这种作业指导书,根据大小专业分类有数十本,这些覆盖全面的技术标准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创新研发注入不竭动力

科技是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检修公司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目的,鼓励广大员工立足工作岗位开展技术创新,不断强化科技项目研发,注重科技成果培育和转化,提升电网本质安全水平。

为防止变压器绝缘油老化,油枕式胶囊在变压器中得到广泛应用。油枕式胶囊在油枕内安装,密封,能承受较高压力。运行中,胶囊浮在油面上,随着油面上升或下降进行吸气或排气,以此自动平衡胶囊内外两侧压力,保证变压器本体内一直充满绝缘油。

但胶囊易老化、龟裂,安装时容易损害、破损,使空气中的水和雨水进入油中。为检测胶囊是否破裂,一直以来的手段是对胶囊进行充气,之后观察2~4小时看压力表有无变化。如果变压器中进入空气,则会发生喷油现象。但使用这种检测手段检测一台变压器需4个人2小时,不仅耗费人力、时间,同时具有安全隐患。

针对这种状况,检修公司工作人员研制出“便携式胶囊破裂检测装置”,将光纤探头放置胶囊内部,如检测到空气便会报警。由此一来,检测一台变压器只需2人半小时,实现了检测的简便和安全。

3月14日,在省公司第30届QC竞赛发布会上,“便携式胶囊检测装置”在45个项目中夺魁。据了解,此项发明已应用在特高压南阳站、中州站两站检修中,大大提升了检修效率及安全水平。

在浓厚的全员创新氛围下,检修公司科技成果源源不断涌现。2016年,检修公司在中国水电质协、国家电网公司、省质协、省公司等各层面的QC成果评比中获得10个一等奖,获得1项省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新增各类授权专利58项。喜人的成绩背后,是检修公司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为目的、树立全员安全理念和创新意识的工作要求。

科技手段强化运维水平

沿着设定好的巡检路线图自动前进,走到仪表前自动停止,转动顶部摄像头,对准仪表进行拍照,完毕后再前往下一个巡视点……3月22日,在500千伏博爱变电站内,一台白色的机器人就这样完成了站内多个设备的巡检工作。

智能巡检机器人是服务于电力系统生产的特种机器人,具有一种或多种拟人功能,可代替或辅助人工进行设备巡检、带电抢修和维护作业等。2014年年底,检修公司正式投运第一批智能巡检机器人,极大地推动了设备运维领域的智能化水平。

机器人通体白色,有着拟人化的外形,头部有眼睛、耳朵,躯体靠“脖子”云台与之连接,脚部为两组大小不同的轮子。仔细观察发现,它的两只眼睛分别为白色和黑色。“白色的眼睛为可见光摄像机,黑色的眼睛为红外测温仪。”运维检修部运行专责王世旭介绍,“通过可见光摄像机,它会把设备巡检情况全部拍摄下来,并实时传到后台电脑上,每一个小细节都逃不过它的‘眼睛’。黑色眼睛负责检测隐患,里面的红外测温仪可精确测量设备的温度,判断设备是否健康。若存在问题,机器人会通过系统向管理员发出警报。”

据了解,以往为了保证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运维人员每月至少需到变电站现场巡视两次,并且要带上巡视卡、望远镜、红外测温仪等工具,走到每一个设备前用肉眼观察设备、抄录数据,并利用红外测温仪对每一个设备进行测温,巡视一座变电站需要一至两周时间。机器人正式“上岗”后,不仅可以代替运维人员开展相关巡视工作,而且不易受恶劣天气等外界因素影响,辅助人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巡视,2至3天即可巡视一座变电站,为电网供电设备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据悉,检修公司积极致力于智能运维管理,大力推进巡检机器人项目,如今已有11台智能机器人投入运行,2016年全年发现缺陷100余处,大大提高电网运行管理水平和智能化水平。

本质安全是内在的预防和抵御事故风险的能力。强化本质安全是深入做好安全工作的必然要求,是确保安全的治本之策。检修公司用领先的技术手段保障安全生产,以“零懈怠、零容忍”态度抓安全,进一步提升电网本质安全水平,守住了安全生产这条“生命线”。

猜你喜欢
指导书运维胶囊
起重机械作业指导书编制思路和实践
时光胶囊
时光胶囊
加强铁路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的研究与实施
运维技术研发决策中ITSS运维成熟度模型应用初探
风电运维困局
浅谈标准作业在企业中的应用和推行
杂乱无章的光伏运维 百亿市场如何成长
机动车安检机构作业指导书编写策略研究
基于ITIL的运维管理创新实践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