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最新洲际导弹什么来头

2017-11-30 06:19张亦驰王伟郭媛丹李若菡
环球时报 2017-11-30
关键词:洲际导弹弹头射程

本报特约记者 张亦驰 王伟 本报记者 郭媛丹 李若菡

朝鲜29日宣布成功试射“火星-15”型洲际弹道导弹,完成“国家核武力建设”。由于朝鲜并未在第一时间公布“火星-15”导弹的发射视频或照片,引发外界对这种“可携带超大重量级弹头”的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的广泛猜测。多数分析认为,该导弹是基于“火星-14”升级而来,但基于“火星-14”的技术能否携带超重型弹头存疑。

史上射高最大洲际导弹试验

朝中社发布的政府声明称,“火星-15”型武器系统是可打击美国本土、可搭载超大重量级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与今年7月发射的“火星-14”型导弹相比,当天发射的导弹在技术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声明介绍称,此次试射飞行最高高度为4475公里,飞行距离约为950公里,导弹飞行约53分钟,发射以高角度方式进行。

这可能是各国进行洲际弹道导弹试射活动达到的最大高度。一般情况下,洲际弹道导弹的顶点高度在1300公里上下。朝鲜由于自身国土面积限制,弹道导弹进行全程试验比较难,所以远程导弹以进行高弹道试射为主。

中国军事专家、火箭军原教官宋忠平29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作为高弹道试验,朝鲜这次“火星-15”试射主要做几件事:一是继续验证新型多级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成熟度;二是继续验证导航控制系统和姿态控制系统等各分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可持续性;三是验证导弹弹头再入的抗大气层烧蚀能力,这也是高弹道试验的核心课目;四是很有可能验证了“两弹结合”的“冷实验”。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忧思科学家联盟在一份声明中称,专家分析,这次试射的导弹如果以正常角度发射,最大射程可超过1.3万公里。韩国《文化日报》29日报道称,韩国预备役陆军中将辛元植表示,从此次高角度试射飞行高度约为4500公里推算,最大正常角度发射射程可达1.3万公里。辛元植同时指出,朝鲜洲际导弹的射程可信度较高,但迄今为止还无法证明已经掌握弹头重返大气层技术,如果朝鲜能从弹落海域回收弹头,或者在地上实验室展示化学销蚀过程,那么外界的质疑声音将消失。

中国导弹技术专家、量子防务首席科学家杨承军29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公布的导弹飞行数据分析,“火星-15”与“火星-14”相比只是射程增加,并无其他更有分量的进步。杨承军进一步解释说,“导弹飞行约53分钟”表明,该型导弹技术落后。因为按照发达国家和我国导弹发展情况来看,射程在1万多公里的洲际导弹用时40余分钟,而朝鲜该型导弹用时50多分钟。在空停留时间长会带来一系列问题,被发现、被拦截、被摧毁的概率就大大提高,导弹突防能力受到极大影响。杨承军认为,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导弹本身性能、推进动力等方面存在问题。另一位专家表示,朝鲜导弹之所以飞行时间长,一个原因是发动机技术相对落后,加速较慢,另外也与高弹道发射有关。

升级版“火星-14”?

韩联社29日报道称,虽然朝鲜宣称当天发射的是新型洲际导弹,但该导弹的具体性能引发不同解读。专家认为,所谓“火星-15”很有可能是7月4日和7月28日发射的“火星-14”导弹的升级版。即朝鲜将“火星-14”导弹的引擎部分改造,增大推力,使“火星-15”导弹具备搭载重型弹头的能力。韩国航空大学教授张英根认为,“火星-15”一级火箭使用的是与“火星-14”一样的“白头山”引擎,但二级火箭很可能使用了新研发的引擎。还有韩国专家甚至认为,此次试射的导弹就是“火星-14”。

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的匿名中国军事专家表示,从发展弹道导弹的一般规律来看,这次发射的“火星-15”洲际弹道导弹可能是在“火星-14”基础上研制的,“火星-14”实际上是在“火星-12”基础上,增加了一级实现的。朝鲜先发射成功“火星-12”,再成功试射“火星-14”,并且不断提高射程。今年7月4日的“火星-14”试射,飞行高度达到2802公里,射程933公里,飞行时间39分钟,而7月28日进行的第二次试射显示出更高性能,射高达3724公里,射程998公里,飞行约47分钟。根据本次高弹道试验分析,如果以正常弹道发射,最大射程应该可以超过1万公里,能够打到美国西海岸。从近几次发射来看,该导弹基础设计是成功而稳定的。那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二级推力,或者增加一个第三级,是可以进一步增加射程的。这种研制途径也是顺理成章的。专家表示,如果不利用上述技术成果,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另起炉灶,试射另外一种全新洲际弹道导弹的难度较大。但如果“火星-15”能携带1吨以上的超重型弹头,那很可能要采用更大弹体的新型火箭。毕竟“火星-12”1.8米左右直径的一级火箭潜力已被挖掘殆尽。

宋忠平认为,尽管朝鲜将这次发射的导弹命名为新的型号“火星-15”,但实质就是“火星-14”导弹的改进型,也可以称为“火星-14A”,但考虑到“火星-14”导弹作为中远程导弹,可能就是一个过渡型号,因此重新命名也是可以理解的。

距实战还有多远?

朝鲜声明中关于新型导弹采用超大重量级弹头的表述也引发关注。目前中美俄主流洲际弹道导弹的最大载荷重量普遍在1吨以上。而外界普遍认为,之前朝鲜弹道导弹携带的均为小型弹头,重量在500公斤上下。因此,朝鲜导弹能否携带重型弹头也遭外界质疑。韩媒称,不少军事专家认为,目前推测“火星-15”的弹头载重为500-600公斤,能否搭载重量超过1000公斤的核弹头,还需要进一步确切技术验证。

韩媒称,从今年朝鲜进行的数次引擎实验都是液体引擎实验来看,此次“火星-15”的二级火箭引擎很有可能是液体燃料引擎。有军事专家指出,朝鲜“火星”系列火箭引擎,基本都使用的是液体燃料。朝鲜“火星-15”的弹头舱可能大于“火星-14”,长度也有所增加,据推测,“火星-14”长为18-20米。有军事专家指出,朝鲜通过此次“火星-15”导弹发射实现了洲际导弹技术的新发展,未来不排除使用该火箭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可能。

宋忠平表示,就算“火星-14”“火星-15”导弹定型了,也存在几个问题:一是究竟这类可储液体推进剂的导弹的待机时间是多少,是否要临射前加注,是否具备快速发射能力;二是对发射阵地的依赖性有多强,是否具备无依托发射的能力;三是可靠性和安全性有多高;四是生产能力多强,是否具备批量生产部署能力;五是导弹的突防手段究竟是什么,打击精确度有多高;六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是否具备真正的“两弹结合”能力。而为了验证第六点,朝鲜有可能会铤而走险在太平洋试验氢弹来验证“两弹结合”。

杨承军表示,朝鲜洲际导弹的技术水平今年提升较快,但距离实战化仍有很大距离。朝鲜目前有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比如导弹动力、材料等问题。▲

猜你喜欢
洲际导弹弹头射程
洲际导弹固体火箭发动机难在何处
空前齐射
朝鲜提出洲际导弹标准:射程6400公里
增大火炮射程的技术策略探究
朝鲜新火炮覆盖大半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