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新解
——一部性别认同障碍者的乌托邦小说之评介

2017-12-01 03:38尹天涯
长江丛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障碍者全书贾宝玉

尹天涯

古代文学

《红楼梦》新解
——一部性别认同障碍者的乌托邦小说之评介

尹天涯

日本学者合山究新作将医学中性别认同障碍者(GID)的概念引用到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并且采访了一系列的性别认同障碍者,用其访谈来辅助证明贾宝玉的为一名GID患者。合山究认为《红楼梦》的创作目的是为了让读者认识GID患者。全书虽然分析偏激,也不乏创新观点,值得推介。

性别认同障碍者 红楼梦 评介

日本学者合山究的新作《红楼梦》新解—一部“性别认同障碍者”的乌托邦小说从现代医学中的性别认同障碍者角度重新分析了《红楼梦》中的灵魂人物贾宝玉。全书分为十个章节,举出了小说的许多细节与例子来印证其推断—曹雪芹是一个性别认同障碍者,并以自己为形象创造出贾宝玉这一复杂而又匪夷所思的人物形象。

全书先系统分析了自己的研究背景,并介绍了医学中的“性别认同障碍者(GID)”。之后作者根据此疾病的三大特征对贾宝玉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推测。第一,对与自己身体性别相反性别的人物的一种强烈,持久的喜感。第二,倾向于与自己身体性别相反性别的人做朋友。第三,对于自己的身体性别抱有持续的不安。第四,对于自己所需要履行的性别角色有具有不适应感。

全书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观点,而且也很好的解释了宝玉这一人物在小说中的种种特别行为。第一,书中提到创造贾宝玉这样一种多面人物,是主要提供给在当时男权社会的贾宝玉一个接近女性的机会,借助男主人公的眼看周围女性,这样可以为了描写各式女性提供一个条件。第二,对于贾宝玉几次发型的细致的描述,可以判断出其并非清代发型,可以隐去书中的朝代,这样和小说第一章的描述吻合,如空空大士“据我看来,无朝代年纪可考……(曹雪芹,р,2)”但是合山究在其书89页中指出宝玉所在清朝清朝,又与前面不符。第三,处女崇拜说。全书对于宝玉对女性的描述可见一斑。小说中宝玉常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但是见了老妈妈就觉得恶臭不堪。这体现了对于处女的爱慕之心。第四,小说中只有一处提及宝玉和袭人云雨之情。在全书众女儿国中再无宝玉性爱的直接或间接的描述。因为如果小说中提到性爱,那宝玉平时对女性的“吃人胭脂”等行为就成为“色”了。这将与小说第一章提到说为众女儿立传的描述相悖。

除了上述一些新颖的观点之外,合山究这本书里很多观点是其一种创作上的推测。合山究也把小说与曹雪芹自传混为一谈。最重要的是合山究在书中请了一些当代现实生活中的性别认同障碍者,对其进行访谈,并对《红楼梦》的创作种种评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持自己的论断,但是这些性别认同障碍者是否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其所述的可信度都值得推敲。另外,这些被参访者的所述都是基于自己的生活和感悟,能不能用日本的现代人的感悟来推测和判断一个和其不同国家,不同年代的,而且生活细节无法考证的小说人物,这些点都值得进一步的推测。

另外其他一些观点仍旧值得再次论证,第一,性别认同障碍者千百年来本质应该改不会变化。作为一本学术著作,引用“应该”这样的词语实在不太严谨。而且合山究作为一名文学研究者,对于这样医学知识下论断,不知有没有做过相关研究。

第二,合山究在其书中多次提及贾宝玉无性活动,贾宝玉讨厌性爱等。“在《红楼梦》第五回就有宝玉与袭人初试云雨。除了袭人外,宝玉和麝月等关系也让人生疑。”(林骅,方刚.р,199)在其全书来看,合山究对《红楼梦》掌握的很细致,不知这样的有意避开此不谈是否只是为了更好的证明自己的论断。其次,对于《红楼梦》的研究不应该离开小说的当时脉络,一本好的小说,解决的应该是当时的问题,而非未来人的思索。所以对宝玉的判断也不能离开当时的社会习俗。“对于当时的社会与大家族的礼教,宝玉是不能对小姐们为所欲为的。在传统社会性别角色的规范中,男孩子从小便被教育他们是不同于女孩子的,他们应该与女性保持距离。一个“成熟”的男人。如果整天和女性混在一起,会被认为“没出息”,沉湎于儿女情长。(林骅,方刚.р,127)宝玉作为一个“诗书之族”的贵公子,受其文化影响,也必定遵守当时社会规范。例如,宝黛共读《西厢》后,宝玉引用“你就是那多愁多病身”,引起黛玉大怒,这就证明宝黛作为贵族子弟,实际很遵守当时男女有别的礼教的。这与合山究在173页提及的宝黛反抗当时的男权社会也是相悖的。“贾宝玉的情感,应该说是在他与一大群少女的瓜葛或缠绵中渐趋成熟的。由于这种感情属于日常的居家生活中,少男少女之间由自然而然的相互融洽感生化出来的“温情”。(张云.р,217)对于宝玉是同性恋论断,这些都是很好的解释。“纵观《红楼梦》全书,对宝玉的描写,即使第十五回里那些暗示性极强的语句,似也仅具有暗示同性间性游戏的层分,而非真正的同性恋关系。(林骅,方刚.р,129)

第三,《红楼梦》创作意图是对性别认同障碍者提供读者一个了解。这样的对于曹雪芹的创作意图的推断都并非正确。离开时代脉络和对作者知识的空缺,这些都很难对此下结论。合山究在其书67页又指出曹雪芹的创作目的是为了刻画一个性别认同障碍者。这样的定论是毫无根据的。小说中的人物,实际在其创作之后,其发展已经不受作家控制了,小说人物受到小说情节和其性格的控制。这样的研究结论是对中国百科全书《红楼梦》主题的颠覆,值得再去思辨。

第四,合山究指出“红色”“海棠”到底是一种单一的女性喜欢的颜色。“爱美一向是女人的专利,男人爱美会被看作“女孩儿气”,受到轻蔑。但贾宝玉却喜欢戴精美的绣袋,穿漂亮的衣服。(林骅,方刚.р,127)在小说大闹学堂这章,宝玉也充分展现了“阳刚”之气。

合山究这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很新颖,在一定的角度上解释了困惑其多年的宝玉的“中性”的角色特征。而且综上,全书由许多很独特的论断。但是,合山究这种先入为主的研究方法,导致其研究的不准确性,为了证明而证明。另外,加入一些人的采访来解释《红楼梦》的一些谜团,这样的研究策略都值得进一步反思。

[1]曹雪芹.红楼梦[M].海南:南海出版社,2017:9.

[2]楚爱华.从父子关系看贾宝玉叛逆形象在现代文学中的流变[J].红楼梦学刊,2009(2).

[3]合山究.《红楼梦》新解一部性别认同障碍者的乌托邦小说[M].台湾:聊经出版社,2017.

[4]林骅,方刚.贾宝玉——阶级与性别的双重叛逆者[J].红楼梦学刊,2002(1):127~129,199.

[5]吕辛福.贾宝玉人格内涵的创作成因探析[J].红楼梦学刊,2016(3).

[6]涂雪菊.贾宝玉:两个世界里的尴尬人[J].红楼梦学刊,2011(5).

[7]王光文.哲学的悲剧——贾宝玉形象的哲学意义[J].明清小说研究,2004(1).

[8]张云.成长与死亡相伴——以贾宝玉的情感历程为视角[J].红楼梦学刊,2008(4):217.

(作者单位:西安思源学院)

尹天涯(1990-),男,陕西西安人,硕士,西安思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翻译理论。

猜你喜欢
障碍者全书贾宝玉
图片资料
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贾宝玉三次劫难及其佛教隐喻——“三毒”与情
《红楼梦》中谁得过“玉”的好?
食味知人:贾宝玉的三个饮食场景
贾宝玉:暖男的爱仅仅如此
从整体入手提高整本书阅读成效
基于通用设计的厨房产品及环境整合设计研究
《我的孤独,只剩爱你》
谁来帮助身心障碍者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