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自己的“幸福程序”

2017-12-01 06:21苏听风
哲思 2017年3期
关键词:小推车满足感怪兽

◎苏听风

还原自己的“幸福程序”

◎苏听风

我的小外甥女萌萌尽管只有4岁,但她有一个能让自己持续开心快乐的特殊能力—不断地给自己设置期待和奖赏。

她的期待和奖赏分别是以年月周日来划分。比如每年有两个大的期待,一个是过年,另一个是过生日。过年可以好吃好喝拿红包,过生日可以吃大蛋糕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月的期待就是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玩一次;周的期待就是周末可以玩两天了;日的期待就是每天放学后可以看两集佩佩猪的动画片。

除了这些固定的周期期待之外,她还不定期产生其他小期待和小目标。比如说,她最近最期待的一件事就是得到一个小推车。所以,这两天她在学校表现得特别积极,回家老师布置的作业也都积极完成。做这些事情的目的,就是让妈妈给她买一个小推车。在她的努力之下,这个愿望终于达成。妈妈在网上下单了,据说送货的时间是大后天。于是,“大后天”成了她当下最大的一个期待。她昨天晚上很认真地问我,大后天是哪一天?我跟她说,大后天就是明天再过两天。她似懂非懂地点头。

萌萌的幸福感的提升,完全是建立在这样一套自我设置期待、树立目标、得到奖赏的系统之下。在她小小的身体里,这一套系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让她总是生活在希望之中,总会有一种愿望终可实现的愉悦的状态。一部分的奖赏总会到来,比如说过年、过生日,这是不用做什么就会得到的快乐。还有一种潜意识里生长的观念,就是得做点什么来换取这样的奖赏,比如说想要一个Hello Kitty,就需要自己做点什么才可以得到。

而更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她在某个“大后天”来到之前的时间里,会很甘愿地“忍受”当下要做的事,比如说要早起上学、认真吃饭、按时睡觉等。在这一系列的过程中不但是甘愿的,而且是专注的。因为有一个奖赏正在等着她。

你是不是会说,对呀,小朋友的快乐和幸福感就是这么的简单。可是,亲爱的大人,你有没有想过,你的幸福感其实也可以这么获得呢?

还记得那个著名的段子吗,幸福是什么?幸福是奥特曼打小怪兽啊。尽管每天都得打,但是总会有打赢的时候。赢的那一刻,就是期待对自己的奖赏。正因为有后面这一部分,才会在打怪兽的时候专注又用心。

我相信,在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身上都有像萌萌这样的这套“幸福”的程序。只是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因为贪心、懒惰或是其他的借口,我们不自主地改写了这个程序的大量代码。比如,希望一夜暴富、一夜成名,渴望快速地、短时间内成为像谁谁一样的人物,试图以走捷径的方式到达某个位置。以为达到这些标准,就是一个幸福的顶点状态,甚至以为幸福就是人生的终极目的。

在M·斯科特·派克先生写的《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里,提到一个理论,叫推迟满足感。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推迟满足感也意味着不把一夜暴富、一夜成名当成达到幸福的目的。

在萌萌的这套“幸福程序”当中,就有推迟满足感的部分存在。她并不期待天天过年,周周过生日,她不期待以哭闹、胡搅蛮缠的方式马上得到一个娃娃,而是设下目标,然后等待,或是做点什么一次次换得奖赏。并且,在等待自己“大后天”到来的时间里,也依然会跟幼儿园的小朋友打架、依然会因为不会做作业而急哭,依然会因为早上不想起床上学被妈妈教训。

我们的成长过程也同样如此,并不能指望达到了某个状态就幸福了,你得学会在当前 一个个需要忍受痛苦、面对挣扎的生活面前,保持耐心和专注。认清你的“大后天”何时到来。在这个“大后天”到来之前,拼命地打你的小怪兽、升级你的操作系统。

不要梦想幸福的终极时刻一下子到来,而是多制造一些类似幸福的奖赏。再次还原你的“幸福程序”。

猜你喜欢
小推车满足感怪兽
一种运送蓝宝石方砖小推车的设计及使用
有一个怪兽
教师,独特的满足感
新中国同龄人
失眠这个小怪兽
你腿脚好
浅论RFID在连锁超市的应用
浅论RFID在连锁超市的应用
推迟的满足感
棉花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