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内皮脂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

2017-12-01 18:36姜凤华陈金波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4期
关键词:皮脂滨州硬化性

姜凤华 陈金波

(1 滨州医学院 山东 滨州 256600;2东营市人民医院 山东 东营 257010;3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 滨州 256600)

浅谈内皮脂酶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

姜凤华1,2陈金波3⋆

(1 滨州医学院 山东 滨州 256600;2东营市人民医院 山东 东营 257010;3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山东 滨州 256600)

目的:探讨内皮脂酶(Endothelial lipase,EL)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在某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ACI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同期在该院健康查体中心进行体检的8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血清检测,记录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血清内皮脂酶(E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指标,分析上述指标与ACI发病的关系。结果:对两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率及其hs-CRP与EL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检者在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及血脂相关指标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糖尿病、高血压、hs-CRP及EL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糖尿病、高血压、hs-CRP及EL都是A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EL与hs-CRP及HDL-C进行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EL与HDL-C呈负相关,与hs-CRP呈正相关。结论:EL与hs-CRP、HDL-C具有相关性。EL可通过影响hs-CRP、HDL-C来参与ACI形成的病理过程。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EL水平监测有利于防止其发生ACI。

内皮脂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危险因素;相关性

近年来,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CI)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1]。此病是由脑部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栓形成,导致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急性脑供血不足所引发的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脑梗死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吸烟,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存在肥胖及血脂异常等。内皮脂酶(EL)是一种甘油三酯脂肪酶,其与脂蛋白脂酶、肝脂酶具有同源性。研究显示,EL通过多种环节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2]。为了探讨EL与ACI发生的关系,以期为临床上治疗ACI提供科学的指导,本文对在某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ACI患者及同期在该院健康查体中心进行体检的80例志愿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某院神经内科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ACI患者,将其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健康查体中心进行体检的80例志愿者,将其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1)分别取两组受检者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采用拜耳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受检者TG、TC 、HDL-C、LDL-C的水平,并用公式计算其VLDL-C的水平。2)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两组受检者的血糖水平。3)留取两组受检者的血浆,并在-80℃的环境中冷冻保存。4)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受检者人内皮脂肪酶(EL/LIPG)的水平,所使用的试剂盒由伊莱瑞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5)采用超敏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受检者hs-CRP的水平,所使用的检测仪为拜耳2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1)统计描述: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s)差表示,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计数资料均以频数(频率)表示。2)组间比较:方差齐且正态分布者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不齐或非正态分布者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用χ²检验分析。3)相关性分析:正态分布用Pearson相关,非正态分布用Spearman相关。4)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受检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的发生率及其hs-CRP与EL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受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检者在年龄、性别、是否吸烟及血脂相关指标等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受检者一般资料对比

2.2 对糖尿病、高血压、hs-CRP及EL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糖尿病、高血压、hs-CRP及EL都是A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回归系数>0、OR>1,表示该因素为ACI的独立危险因素)。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对糖尿病、高血压、hs-CRP及EL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的结果

2.3 对EL与hs-CRP、HDL-C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EL与HDL-C呈负相关,与hs-CRP呈正相关。详细情况见下图1、图2:

图1 EL与hs-CRP的关系

图2 EL与HDL-C的关系

3 讨论

ACI是一种由多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脑血管疾病,其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3]。EL是一种由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表达的脂肪酶。正常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EL极少,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巨噬细胞可大量分泌、表达EL[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EL与HDL-C、hs-C R P具有密切的相关性,EL可能通过影响HDL-C、hs-C R P的水平参与ACI形成的过程。

最新的研究显示,EL是一种在HDL代谢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酶,其具有较强的磷脂酶活性与较弱的甘油三酯酶活性[5],且可将HDL中的磷脂水解,即将大颗粒的HDL变为小颗粒的HDL,使其失去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我们通过进行本次研究发现,EL是导致A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作用机制可能为:EL与脂质代谢相关,其与内皮损伤及炎症反应共同参与了ACI的发病。炎症因子可通过一系列反应使血管内皮细胞表达EL的量增加[6]。hs-C R P是一类提示炎性反应的蛋白。EL与hs-C R P呈正相关,即EL可通过炎症反应诱发ACI。

综上所述,EL是AC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hs-CRP呈正相关,与HDL-C呈负相关。EL可通过影响hs-CRP、HDL-C来参与ACI形成的病理过程。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EL水平监测对于防止其发生ACI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1] 胡仁平,汪南田,薛红霞,等.蛋白质Z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3,13(6):613-615.

[2] 萨仁高娃,朱清,吴明绘.内皮脂酶与高密度脂蛋白代谢[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20(1):80-84.

[3] 郭旭.炎性因子在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形成中的促进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 13(13):237-238.

[4] Azumi H,Hirata K,Ishida T,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loca lization of endothelial cell-derived lipase in atheroscl erotic human coronary arteries[J].Cardiovasc Res,2003,58(3):647-654.

[5] 李素萍,张海丽.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浆ET-1、hs-CRP水平变化的相关研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10):927-928.

[6] Ishida T,Choi SY,Kundu RK,et al.Endotheliallipase modulat essusceptibility toathero sclerosisina polipoprotein-Edeficientmice[J].J Biol Chem,2004,279(43):45085-45092.

R743.33

B

2095-7629-(2017)4-0009-02

*通讯作者:陈金波,为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滨州医学院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皮脂滨州硬化性
滨州东瑞机械有限公司
长倒刺是因为缺维生素吗
山东滨州沃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扫除草莓鼻三大攻略
飞阅滨州
滨州学院插画作品选登
秋季皮肤呵护 就从保护皮脂膜开始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非编码RNA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