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价值

2017-12-01 18:36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4期
关键词:线法肛瘘括约肌

滕 勇

(江苏彭城监狱医院外科 江苏 彭城 221000)

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价值

滕 勇

(江苏彭城监狱医院外科 江苏 彭城 221000)

目的:分析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江苏彭城监狱医院于近期内接收的4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选法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常规组(20例)。使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法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肛门瘘管切除术对常规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住院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更短,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保留括约肌挂线法;复杂性肛瘘;临床价值;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复杂性肛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肛肠疾病。此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肛周脓肿、疼痛、流脓、瘙痒等[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肛门瘘管切除术对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治疗,但疗效一般[2]。相关的临床研究证实,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探讨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价值,笔者选取江苏彭城监狱医院于近期内接收的4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对象为江苏彭城监狱医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接收的4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采用盲选法将这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0例)和常规组(20例)。常规组患者的年龄在31岁至4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32±1.54)岁,其患病的时间在4个月至8个月之间,平均患病时间为(7.3±1.3)个月。本组患者中有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1例,有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9例。实验组患者的年龄在32岁至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73±1.69)岁,其患病的时间在3个月至9个月之间,平均患病时间为(7.6±1.2)个月。本组患者中有低位复杂性肛瘘患者13例,有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7例。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患病时间等方面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可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1.2.1 使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法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1)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并对其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处理。2)实施骶管麻醉。借助肛门镜、探针等器械对患者肛门瘘管内口的位置和肛门瘘管与肛门括约肌的关系进行探查。3)在患者肛门外侧边缘处做一个放射状肛瘘外口,并使用探针将其肛瘘外口与肛瘘内口探通。4)对患者肛瘘内感染坏死的组织进行刮除,并为其留置引流管。在刮除感染坏死的组织时,应注意不要损伤耻骨直肠肌和肛门外括约肌。5)以利于引流为原则,在患者的肛瘘支管上做数个放射状小切口,并对其肛瘘支管内感染坏死的组织进行刮除[3]。6)在患者相邻的肛瘘支管小切口间安设医用橡皮筋,以实现对口引流。7)使用甲硝唑溶液对患者肛瘘的管道和创口进行清洗。8)在患者的肛瘘内口接近愈合时,为其拔除引流管,并按时为其创口换药至痊愈。

1.2.2 使用肛门瘘管切除术对常规组患者进行治疗,具体的治疗方法是:1)协助患者取侧卧位,并对其进行骶管麻醉。2)使用肛门镜、探针等器械对患者肛门瘘管内口的位置进行探查。3)在患者肛门外侧边缘处做一个放射状肛瘘外口,并使用探针将其肛瘘外口与肛瘘内口探通。4)逐个切开患者的肛门瘘管,并在其相邻的肛瘘支管小切口间安设医用橡皮筋,以实现对口引流。5)使用甲硝唑溶液对患者肛瘘的管道和创口进行清洗。6)在患者的肛瘘内口接近愈合时,为其拔除引流管,并按时为其创口换药至痊愈。

1.3 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住院的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4 疗效评定标准[4]1)显效:患者的肛周脓肿、疼痛、流脓、瘙痒等症状完全消失。2)有效:患者的肛周脓肿、疼痛、流脓、瘙痒等症状明显改善。3)无效:患者的肛周脓肿、疼痛、流脓、瘙痒等症状未改善,甚至在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将本文中的数据纳入到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和处理,患者住院的时间用(±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的总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12例(占60.00%),为有效的患者有7例(占35.00%),为无效的患者有1例(占5.00%)。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19/20)。常规组患者中治疗效果为显效的患者有7例(占35.00%),为有效的患者有8例(占40.00%),为无效的患者有5例(占25.00%)。常规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0%(15/20)。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平均为(13.21±2.01)d,常规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平均为(18.64±1.75)d。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9.1118)。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手术结束后,实验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00%(3/20)。常规组患者中有8例患者发生了并发症,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00%(8/20)。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²=15.6740)。

3 讨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常规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住院的时间更短,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上述研究结果与周忆[5]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1] 谷云飞,陈红锦,史仁杰,等.保留括约肌挂线法治疗复杂性肛 瘘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3(1):20-23.

[2] 孙建文.肛瘘切除皮瓣转移术在复杂性肛瘘治疗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31):60,61.

[3] 蔡而玮,方红燕,吴燕燕,等.主管切挂术及支管对口引流法配合分期换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经验体会[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3):285-286.

[4] 宋小莉.瘘管并内口剔除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研究[D].陕西咸阳,陕西中医药大学,2015.

[5] 周忆.切缝挂线手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10):2070-2071.

R574.8

B

2095-7629-(2017)4-0039-02

滕勇,现为江苏彭城监狱医院外科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线法肛瘘括约肌
基于特征线法的含气输水管道水锤特性分析
高频超声评估女性肛门括约肌完整性的临床研究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便秘?
排便的奥秘
一阶偏微分方程的特征线法及其应用
直肠腔内超声和MRI在复杂性肛瘘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外括约肌皮下部离断术治疗肛裂50例临床疗效观察
广西玉柴喂线蠕化处理试验生产情况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