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行口腔手术的儿童使用七氟烷进行全身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17-12-01 18:36金先华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4期
关键词:氟烷氯胺酮全麻

金先华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云南 昭通 650000)

对行口腔手术的儿童使用七氟烷进行全身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金先华

(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 云南 昭通 650000)

目的:探讨对行口腔手术的儿童使用七氟烷进行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在昭通市第一人民医进行口腔全麻手术的6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将这66例患儿分为氯胺酮组和七氟烷组,每组各有33例患儿。术中,对氯胺酮组患儿使用氯胺酮进行全身麻醉,对七氟烷组患儿使用七氟烷进行全身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儿术毕至清醒的时间、术后疼痛反应消失的时间、镇痛评分及其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七氟烷组患儿术毕至清醒的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患儿,其术后的镇痛评分明显高于氯胺酮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烷组患儿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氯胺酮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口腔手术的儿童使用七氟烷进行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缩短其术后清醒的时间,提高其麻醉的效果,且其不良反应较少,麻醉的安全性较高。

口腔手术;儿童;七氟烷;全身麻醉;效果;安全性

对儿童进行口腔手术一直是临床上的一个难点。由于儿童的心理、生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易对口腔手术产生较为严重的恐惧感,无法较好地配合手术治疗,因此会对手术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1]。近年来,随着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用七氟烷对行口腔手术的儿童实施吸入式全身麻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行口腔手术的儿童使用七氟烷进行全身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我们对在我院进行口腔全麻手术的6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口腔全麻手术的66例患儿。这些患儿的纳入标准是:1)具有进行口腔全麻手术的指征。2)对氯胺酮和七氟烷不存在禁忌症。3)其家长自愿参与此项研究。患儿的排除标准是:1)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癫痫、过敏性哮喘、肺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2)合并造血系统疾病及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疾病。3)过于肥胖或存在插管困难。4)临床资料缺失。随机将这66例患儿分为氯胺酮组和七氟烷组,每组各有33例患儿。在氯胺酮组中,有18例男性患儿,15例女性患儿,其最小年龄为2岁,最大年龄为10岁,平均年龄为(7.5±1.4)岁。在七氟烷组中,有17例男性患儿,16例女性患儿,其最小年龄为2岁,最大年龄为12岁,平均年龄为(7.2±1.5)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氯胺酮组患儿使用氯胺酮进行全身麻醉,具体的方法是:让患儿于术前8h内禁食,4h内禁饮,并使其保持口腔清洁。进入手术室后,为患儿静脉推注2~3mg/kg的氯胺酮进行全身麻醉,并持续为其吸氧。若患儿术中出现明显的体动,则为其追加0.5~1mg/kg的氯胺酮。2)对七氟烷组患儿使用七氟烷进行全身麻醉,具体的方法是:让患儿于术前8h内禁食,4h内禁饮,并使其保持口腔清洁。进入手术室后,使患儿的下巴保持持续松弛的状态,为其佩戴大小适宜的喉罩。用浓度为2.5%的七氟烷经喉罩对患儿进行吸入式全身麻醉,术中持续为其吸氧。

1.3 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术毕至清醒的时间及发生麻醉并发症的情况。2)用镇痛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儿术后的镇痛效果。此量表的分值为1~10分,患儿的得分为9~10分表示其术后无疼痛感,得分为6~8分表示其术后有隐痛感,得分为1~5分表示其术后疼痛强烈[3]。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两组患儿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用(%)表示,用χ²检验,其术毕至清醒的时间及镇痛评分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术毕至清醒的时间及镇痛评分的比较七氟烷组患儿术毕至清醒的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患儿,其术后的镇痛评分明显高于氯胺酮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术毕至清醒的时间及镇痛评分的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术毕至清醒的时间及镇痛评分的比较(±s)

?

2.2 两组患儿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七氟烷组中有1例患儿出现支气管痉挛,1例患儿出现苏醒躁动,其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06%(2/33);氯胺酮组中有4例患儿出现支气管痉挛,2例患儿出现苏醒躁动,1例患儿出现恶心呕吐,2例患儿出现头晕,其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27%(9/33)。七氟烷组患儿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氯胺酮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上在对儿童进行口腔手术时,麻醉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关乎手术的成败[4]。七氟烷是一种常见的麻醉药,具有麻醉诱导迅速且平稳、麻醉深度可调节、对气道的刺激性较小、术后苏醒快及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点。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对七氟烷组患儿使用七氟烷进行吸入式全身麻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与印国权[5]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对行口腔手术的儿童使用七氟烷进行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缩短其术后清醒的时间,提高其麻醉的效果,且其不良反应较少,麻醉的安全性较高。

[1] 贾丽永,刘小艾,王久国,等.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儿童口腔日间全麻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27(6):727-728.

[2] 陈夜茜.七氟烷吸入麻醉与氯胺酮静脉全麻在幼儿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农村卫生,2015(23):46.

[3] 福吉祥.分析七氟烷吸入麻醉在牙科恐惧症儿童口腔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4):72.

[4] 郭艳.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儿童口腔日间全麻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2(11):39-40.

[5] 印国权,吕良勤,王佳佳,等.七氟烷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儿童手术中的效果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5):100-101.

R788

B

2095-7629-(2017)4-0063-02

金先华,男,1979年6月出生,1999年至2004年就读于云南省昆明医学院麻醉专业,毕业后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工作。

猜你喜欢
氟烷氯胺酮全麻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七氟烷抑制宣威肺癌XWLC-05细胞生物学行为
地氟烷与七氟烷用于儿科麻醉的术后恢复效果分析
肥胖与全麻诱导期氧储备的相关性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氯胺酮及其异构体和代谢物抗抑郁研究进展☆
氟烷红外光谱的研究
护理干预在手术室全麻留置导尿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氯胺酮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小儿麻醉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