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导致小儿内科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017-12-01 18:36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4期
关键词:几率内科危险

陈 娟

(湖北省石首市人民医院 湖北 石首 434400)

浅析导致小儿内科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陈 娟

(湖北省石首市人民医院 湖北 石首 434400)

目的:探讨导致小儿内科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近期某院收治的160例内科疾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计算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例数。统计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类型、所属科室、年龄分布的情况。分析导致小儿内科患儿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结果:经分析发现,小儿内科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住院的时间>14 d、留置导管及滥用抗生素。脑瘫康复科患儿最易发生的医院感染类型为上呼吸道感染,新生儿科患儿最易发生的医院感染类型为下呼吸道感染,普通儿科患儿最易发生的医院感染类型为胃肠感染。年龄为6~10岁的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低于年龄≤1岁的患儿和年龄为1~5岁的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内科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较高,住院时间>14 d、留置导管、滥用抗生素是导致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应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儿采取有效的防治感染的措施。

小儿内科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身体的各个器官都未发育完善,极易受到病菌的侵袭,从而引发感染。内科疾病患儿在医院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容易被医院内的各种病菌感染,从而发生医院感染。为探讨导致小儿内科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某院对近期收治的160例内科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1日期间某院收治的160例内科疾病患儿。在这些患儿中,有男性患儿75例,女性患儿85例;其年龄为0~10岁,平均年龄为(6.23±1.40)岁;其中,有支气管哮喘患儿66例,有癫痫患儿31例,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9例,有脑炎患儿23例,有手足口病患儿11例,有腹泻患儿20例。所有患儿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这些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我国卫生部制定的关于小儿内科患儿医院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判定这些患儿是否发生了院内感染。计算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例数。统计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类型、所属科室、年龄分布的情况。分析住院的时间、留置导管、滥用抗生素等因素与这些患儿发生院内感染的关系。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导致小儿内科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在这些患儿中,共有52例患儿发生了医院感染,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32.50%。在发生医院感染的患儿中,住院时间超过14 d的患儿所占的比例高于住院时间<7 d的患儿所占的比例及住院时间为7~14 d的患儿所占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留置导管的患儿所占的比例高于未留置导管的患儿所占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滥用抗生素的患儿所占的比例高于未滥用抗生素患儿所占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将上述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分析发现,小儿内科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有住院的时间>14 d、留置导管及滥用抗生素。详细情况见表2。

表1 导致小儿内科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表2 对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

2.2 不同科室患儿发生感染的类型 脑瘫康复科患儿最易 发生的医院感染类型为上呼吸道 感染,新生儿科患儿最易发生的医院感染类型为下呼吸 道感染,普通儿科患儿最易发生的医院感染类型为胃肠感染。详细情况见表3。

表3 不同科室患儿发生感染的类型 [n(%)]

2.3 不同年龄段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 年龄为6~10岁的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低于年龄≤1岁的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及年龄为1~5岁的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4。

表4 不同年龄段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

3 讨论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其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及在医院内获得而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内聚集了患有各种疾病的患者,其身体上可能携带各种病菌。大量的患者集中在医院内,会使医院内的空气、设施等受到严重的污染。而在医院内接受治疗的患者因进行气管插管、泌尿道插管、手术、放射治疗、化疗等治疗,会发生免疫力低下的情况。患者长期在受污染的医院环境中活动,就容易发生医院感染。因此,医务人员应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严格地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及消毒隔离制度,阻止感染源的传播。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小儿内科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类型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其次是胃肠感染。这与王莎莎等[1]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就诊的患儿过多,小儿内科病房拥挤,卫生条件不达标,消毒措施不到位。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空气飞沫是导致小儿内科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的主要途径[2]。因此,医务人员应及时对小儿内科病房及治疗区进行消毒,定期开窗通风。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年龄为6~10岁的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低于年龄≤1岁及年龄为1~5岁的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这与王焕等人[3]及袁洪斌等人[4]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小儿内科患儿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较高,住院时间>14 d、留置导管、滥用抗生素是导致其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医护人员对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儿应采取有效的防治感染的措施。

[1] 王莎莎,陈会波,尚积玉,等.小儿内科患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0):5131-5133.

[2] 黄洋,杨磊,张琳,等.支原体肺炎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12):3070-3071,3074.

[3] 王焕,付艳,范迅捷,等.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医院感染控制方案与可行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2):444-445,461.

[4] 袁洪斌,吕俊,易平枝,等.支气管哮喘患儿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防治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10):2346-2347,2353.

R725

B

2095-7629-(2017)4-0135-02

猜你喜欢
几率内科危险
睡眠不好可能会增加青光眼的发病几率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Finding the Extraterrestrial
喝水也会有危险
晒后修复SOS
晒后修复SOS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拥挤的危险(三)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