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便捷式急救护理的效果研究

2017-12-01 18:36杨蓉蓉高夏蓉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4期
关键词:满意率颅脑电话

杨蓉蓉 高夏蓉 毛 宁

(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 江苏 盐城 224700)

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便捷式急救护理的效果研究

杨蓉蓉 高夏蓉 毛 宁

(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 江苏 盐城 224700)

目的:探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便捷式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近期内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60例患者分为便捷式急救组(30例)和常规急救组(30例)。在接到急救电话后,该院对常规急救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对便捷式急救组患者进行便捷式急救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拨打求救电话至接受急救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急救的费用和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结果:与常规急救组患者相比,便捷式急救组患者拨打求救电话至接受急救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更短,其急救的费用更少,其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便捷式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地缩短其拨打求救电话至接受急救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减少其急救的费用,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重症颅脑损伤;常规急救护理;便捷式急救护理;临床效果;满意度

重症颅脑损伤是临床上急诊科的常见病。此病具有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致死率高等特点[1,2]。相关的临床研究发现,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便捷式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地缩短其拨打求救电话至接受急救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减少其急救的费用,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了进一步探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便捷式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笔者抽选近期内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建湖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60例患者分为便捷式急救组(30例)和常规急救组(30例)。便捷式急救组30例患者中有男17例,女13例;其年龄在8岁~8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1±6.5)岁;其中病因为发生车祸的患者有25例,为从高处坠落的患者有3例,为被砸伤的患者有2例;其中有重症脑挫裂伤患者26例,有开放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例。常规急救组30例患者中有男17例,女13例,其年龄在8岁~9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4±7.1)岁;其中病因为发生车祸的患者有24例,为从高处坠落的患者有2例,为被砸伤的患者有4例;其中有重症脑挫裂伤患者26例,有开放性重症颅脑损伤患者2例,有硬膜下血肿患者2例。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 1)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重症颅脑损伤的临床诊断标准。2)知情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患者。

1.3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 1)临床资料不全的患者。2)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1 .4 护理方法

1.4.1 对常规急救组患者进行常规急救护理。进行常规急救护理的方法是:1)在接收到出诊指令后,护理人员乘坐急救车前往急救现场。在到达急救现场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相应的急救护理。2)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呼吸道护理、输液护理和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1.4.2 对便捷式急救组患者进行便捷式急救护理。进行便捷式急救护理的方法是:1)建立便捷式急救绿色通道。由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B超室、CT室、检验科、神经外科、急诊科的工作人员共同构建出一条急救绿色通道。各科室工作人员需严格遵守急救绿色通道的相关规范,以确保急救绿色通道的工作效率[3,4]。2)在接收到出诊指令后,急救车需在1~3min内出车。在到达急救现场前,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家属进行电话沟通,并对患者的病史和颅脑损伤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然后为其制定出急救预案。在到达急救现场后,护理人员应在30s内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准确的评估,并对其进行吸氧。3)对于出现呼吸停止症状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遵医嘱使用心肺复苏机对其进行治疗。同时,护理人员应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对其进行补液。此外,护理人员应及时对患者的伤口进行包扎。在进行包扎的过程中,应妥善地保护好患者膨出的脑组织。4)在急救车到达医院前,急诊抢救室的医生和护理人员应准备好急救床位,并做好接车准备和急救器械的准备。5)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对其进行心电监护,并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同时,护理人员应定时对患者口鼻内的分泌物进行清除,以保持其呼吸道的通畅。6)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对其进行安慰和鼓励,以便使其主动地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

1.5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拨打求救电话至接受急救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急救的费用和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不满意、一般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患者拨打求救电话至接受急救的时间、住院的时间、急救的费用用(±s)表示,采用t检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拨打求救电话至接受急救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和急救费用的比较 便捷式急救组患者拨打求救电话至接受急救的时间平均为(20.7±4.5)min,其住院的时间平均为(18.6±4.7)d,其急救的费用平均为(270.5±62.5)元。常规急救组患者拨打求救电话至接受急救的时间平均为(46.5±6.7)min,其住院的时间平均为(23.8±6.6)d,其急救的费用平均为(385.6±73.4)元。与常规急救组患者相比,便捷式急救组患者拨打求救电话至接受急救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更短,其急救的费用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的比较 便捷式急救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96.7%(29/30)。常规急救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73.3%(22/30)。与常规急救组患者相比,便捷式急救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总满意率的比较

3 结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常规急救组患者相比,便捷式急救组患者拨打求救电话至接受急救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更短,其急救的费用更少,其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更高。这一研究结果与甘凤琴[6]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所述,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便捷式急救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地缩短其拨打求救电话至接受急救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减少其急救的费用,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 黄文伶,梁平华,彭爱明.急性重症颅脑损伤73例的急救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5):65-66.

[2] 金婷妍,应奇,殷亚婷,等.一例急性特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护理体会[J].海军医学杂志,2014,35(4):328-329.

[3] 张丽娟.急重症颅脑损伤一体化的急救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8):135-136.

[4] 钟鸿波,柳德元,张开权.院前急救早期气管插管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4,(11):1362-1364.

[5] 曹阿芳.急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3):246-247.

[6] 甘凤琴.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54):206.

R473

B

2095-7629-(2017)4-0159-02

猜你喜欢
满意率颅脑电话
张 晖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67例颅脑疾病神经介入的诊断及治疗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夜半电话
电话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小硬膜窗策略在重型颅脑创伤手术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