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17-12-01 18:36孙赛赛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4期
关键词:满意率呼吸机通气

孙赛赛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 江苏 启东 226200)

集束化护理在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孙赛赛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 江苏 启东 226200)

目的:探讨对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期内在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这76例患者分为参照组(n=38)和实验组(n=38)。在这两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更短,其VAP的发生率更低,其对护理的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其VAP的发生率,促进其病情的康复,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集束化护理;常规护理;VAP的发生率;对护理的满意度;临床效果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相关的临床研究证实,对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其VAP的发生率。为了进一步探讨对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笔者选取近期内在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了以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ICU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76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将这76例患者分为参照组(n=38)和实验组(n=38)。实验组患者中有男22例,女16例;其年龄的范围在18岁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0±3.5)岁;其中有呼吸衰竭患者15例,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2例,有胸外伤患者6例,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5例。参照组患者中有男20例,女18例;其年龄的范围在20岁至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0±2.8)岁;其中有呼吸衰竭患者13例,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14例,有胸外伤患者7例,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4例。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疾病类型等)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在这两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具体的护理方法是:1)每天定时对患者的呼吸机管路进行检查,一旦发现管路污染,应及时为其更换。2)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用药护理。3)对患者进行吸痰护理。

1.2.2 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实验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进行集束化护理的方法是:护理人员应切实执行“二前三后”洗手原则,即在接触患者前、进行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后、离开病房后必须用消毒液洗手。2)护理人员每天更换无菌隔离衣。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护理人员应戴一次性无菌手套。3)护理人员定期对呼吸机进行消毒,及时更换呼吸机内的冷凝水,并每隔24小时更换1次雾化器内的液体。4)除特殊情况外,护理人员应将患者的床头抬高30°~45°,以确保其呼吸道的通畅,促进其呼吸功能的恢复。5)由于气管插管后患者口腔内的分泌物无法下咽,其口腔内很容易滋生细菌[2]。因此,护理人员应定时采用洗必泰对患者的口腔进行冲洗(每天至少3次)。对于无法自行咳出痰液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时应用吸痰机对其进行吸痰。6)为防止病菌在湿化罐内存活,护理人员应将湿化罐内的温度设置为45℃~50℃[3]。7)对于进行声门下吸引的患者,护理人员应每隔4h清理1次其声门下球囊上的分泌物。患者呼吸机的管路若发生堵塞,护理人员应及时使用生理盐水对其呼吸机的管路进行冲洗。8)对于无法自行进食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为其静脉输注白蛋白、脂肪乳等营养物质,以防止其发生营养不良。9)对于已发生VAP的患者,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对其进行治疗。10)临床调查发现,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时间越长,其发生VAP的风险就越大。因此,在患者进行机械通气2~3天后,护理人员应尝试让其脱机,若不成功则继续对其进行机械通气2~3天,然后再次尝试让其脱机,直至其脱机成功。

1.3 观察指标 护理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住院的时间、VAP的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1.5对本文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患者住院的时间用(±s)表示,采用t检验,VAP的发生率和对护理的满意率用(%)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对比 实验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平均为(11±2.21)d,参照组患者住院的时间平均为(22±3.89)d。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2 两组患者VAP发生率的对比 在治疗期间,实验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发生了VAP,其VAP的发生率为5.2%(2/38)。参照组患者中有8例患者发生了VAP,其VAP的发生率为21.1%(8/38)。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VAP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的对比 护理结束后,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4.7%(36/38),参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78.9%(30/38)。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对比

3 结论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参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住院的时间更短,其 VAP的发生率更低,其对护理的满意率更高。上述研究结果与谢玉珍[4]、许青[5]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对进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地降低其VAP的发生率,促进其病情的康复,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

[1] 刘东岩, 孙铁英.集束化护理措施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中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47-149.

[2] 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诊断、预防和治疗指南(2013)[J].中华内科杂志,2013,52(6):524-543.

[3] 陈永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与呼吸机集束干预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0, 45(3):197-200.

[4] 谢玉珍.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4(19):218.

[5] 许青.集束化预防方案对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干预作用[J].当代临床医刊, 2016, 29(2):1954-1955.

R473

B

2095-7629-(2017)4-0175-02

猜你喜欢
满意率呼吸机通气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不通气的鼻孔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26例颅脑损伤患者中西医联合治疗的研究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