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美术院校生源质量提高与选拔模式研究

2017-12-01 00:11周园何洪臣程甘霖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45期

周园+何洪臣+程甘霖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特别是在当前科技、教育、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高等美术院校为适应社会发展对美术人才的需求,应加强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且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美术人才,而人才培养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源质量高低。基于此,本文从高等美术院校生源质量的现状入手,深入阐述高等美术院校生源质量提高与选拔的有效策略,希望本文能对高等美术院校生源选拔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等美术院校 生源质量 选拔模式

【基金项目】2016年度西安美术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6XK032)

【中图分类号】G649.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5-019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高等美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培养模式亟需变革,反映在美术人才培养方面,要加大对艺术基础雄厚、文化素质高、学习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艺术人才的培养力度,这就要求高等美术院校从生源质量的提高与选拔入手,为人才培养奠定可靠基础。

一、高等美术院校生源质量现状

“生源危机”这一概念并不新鲜,以往通常认为生源减少是造成生源危机的重要原因。但是也有调查报告指出,2014年我國的高考报考人数比上一年增加27万,是自2009年高考报名人数连续5年下降后的首次回升。生源回升了,但是报告显示高校的生存危机并未缓解,反而进一步加深了。生源危机与生源数量有一定关系——生源减少学校的招生会更加困难,但从本质说,我国高校遭遇的生源危机是教育质量危机,高校在报考人数远超录取计划的背景下,招不满,甚至遭遇零投档,就反映出这些高校在招生录取时已被抛弃,即便生源数再增加,这些学校的招生也不可能回暖。

就美术类院校而言,近几年来,我国高等美术院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艺术专业招生具有特殊性,造成美术专业的生源水平很不稳定,不同学生在美术专业素养方面具有较大差距。根据相关调查结果及教学经验,高等美术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不但要求教师“教得好”,而且要求学生同样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对美术专业的爱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长久的艺术生命。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大部分的美术专业生源常常是专业热情有余,而美术专业审美素养较低,给教学造成了很大困扰。因此,提升高等美术院校生源质量,优化生源选拔策略,对于全面提升高等美术院校美术教学质量和专业性美术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高等美术院校生源质量提高与选拔策略

1.建立生源基地实验学校

美术人才培养既有其专业特殊性,同时又具有人文素质培养的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建立生源基地实验学校,构建稳定、长期的人才输送体系,对于优秀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适合作为生源基地的学校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方面,要求该学校在开展美术教学方面有一定的影响和规模,并已取得有目共睹的美术教学成绩,能够稳定地为高等美术专业院校,或者已经连续向高等专业美术学校输送过大量的美术专业优秀生源;另一方面,要求该学校在坚持综合教学的同时,突出特色专业教学,能够长期稳定地为国家重点高等院校培养输送文理科优秀生源。与此同时,为确保生源基地学校的生源质量和教学水平,应加强对生源基地的定期考核,建议实行四年一个周期的测评考核挂牌机制,确保生源输送质量,积极构建全国范围内的稳定、长期的人才输送体系。

2.提高生源基地教学水平

关注生源基地教学质量问题,强化与大学专业教学的密切联系和沟通,实现生源基地与高等美术院校在专业教学、人才培养理念、招生政策宣传等方面的协调统一,确立为国家培养优秀艺术人才的教育目标,实施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为培养国家大师级艺术人才而不断努力。为此,高等美术院校要经常性地与生源基地学校开展招生、教学方面的研讨工作,通过开办“美术院校校长论坛”和“美术专业教师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积极进行沟通研讨,使生源基地教师对美术教学现状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另外,通过这种方式还增加了各学校间相互交流的机会,有助于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极大地促进美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3.改革招生考试方法

为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并学会运用绘画能力表现生活,建议增大高等美术院校速写考试科目的分值比例,现行的考试模式中速写科目分值比重较低,考试内容单一,考生不重视,死记硬背现象较为普遍。如将速写考试分值由20分增加至100分,与色彩、速写科目同比值,以提高对学生黙画能力和写实功底的重视程度。同时,为提升生源质量,在美术专业的招生考试中,应侧重于考察学生的日常审美、观察、应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将考试内容与中学所学美术课内容相结合,有效淡化专业界线,杜绝考试内容过于专业化、程式化,以便通过考试充分展示个人的专业基础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实现优秀艺术人才的择优选拔。

根据高等美术院校原来的录取方式,只要文化课考试成绩过了院校最低招生分数线,就可以根据专业课考试成绩,按照从高至低的顺序录取。今后,为更好地衡量和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强化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强调考生文化素质的提升,建议将高等美术院校的录取原则调整为“把专业考试成绩入围的考生的文化课成绩与专业课成绩加在一起,根据总成绩的多少,按照自高至低的顺序进行择优录取”,这样更有利于选出综合素质强的学生,促进高等美术院校生源质量的提升。

另外,高等美术院校在全面考核学生综合素质同时,还要重点选拔“专业”或“文化”方面的拔尖人才。其中,在“文化拔尖”的生源选拔上,高等院校可以组织生源基地学校或全国重点中学开展“文化艺术夏令营”等活动,并将其作为一种特殊的招生形式,组织学生进行美术专业测试,从中选拔出具有一定美术基础,且文化课成绩在省市重点院校录取分数线以上的考生。在“专业拔尖”的生源选拔上,可适当放宽文化课录取分数线,有效避免一部分专业课优秀的考生由于考试总分较低而无缘美术专业学习的弊端,帮助那些专业课成绩突出的考生继续进行美术专业深造,在专业领域学习中更好地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这种不但选拔“文化拔尖”,而且选择“专业拔尖”生源的做法,对提高高等美术院校的教学质量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endprint

4.通过大力宣传吸引优秀生源

一是借助互联网网络进行招生宣传。可以利用学校官方网页,大力宣传学院的科研成果、办学历史、雄厚师资、学科优势等情况,以吸取更多优秀生源;也可以通过“全国招生信息网”,發布学院的招生专业目录,以利于全国各地考生了解院校招生情况。二是印刷并广泛发放招生简章。简章上应详细记录导师信息、招生专业、咨询电话等信息。三是召开院校招生咨询会或网络直播咨询。通过召开高等院校招生咨询会的方式,现场讲解院校招生相关事宜,介绍院校招生简章,解答考生的现场咨询问题,以此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升院校影响力,进而吸引到更多优秀生源。四是加强招生宣传队伍建设。招生宣传人员直接面对考生和家长,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和立场。招生宣传人员必须全面了解本校专业设置,学科特色,师资队伍,学习生活条件、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去向等方面。不仅要了解往年的招生录取情况,也要预测本年度的招生录取情况,回答考生的询问时要正确,不能含糊,要将招生政策准确通俗地传达给各位考生及家长。五是革新宣传方式,目前,很多高校都在制作招生宣传片,例如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制作的“文学院美女带你走遍黑大”选产品近几年走红网络,照片中的女生在黑龙江大学的各个标志性建筑物前留下了美丽的身影,同时在照片中还配有相应背景建筑物的详细介绍,这种精美的宣传片极大地扩大了学习的影响力,吸引到更多的报考者,从而也增加了高校的选择余地,进而能够招收到质量更高的优秀生源。同时,在宣传中也应注意,不要讲招生宣传工作过于娱乐化,艺术类高校是追求艺术的殿堂,而非花瓶走秀的娱乐场,要重视突出高校的艺术底蕴与内涵。

5.加强自身学科建设

近年来,我国高考考生数量开始逐年减少,这导致高校的招生更为困难,但一个值得注意现象是,从招录情况看,每年还有25%左右,至少200万的学生考不上大学,按理,学校招生不至于陷入困境,之所以陷入困境,是因为考生觉得读这些高校没有什么价值。可以说,很多问题并不是靠增加生源数量就能解决的。对此,高校加强自身学科建设,增强自身科研、学术、教育水平,是吸引优质考生报考的重要前提。

为更好地吸引优秀生源,高等美术院校应重视院校自身学科建设,不断提升院校教学质量。为此,高等美术院校要结合目前我国美术教育发展的要求和现状,同时充分考虑院校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特点等情况,加大博士点申请力度,促进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大力推进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不断增加专业学位授权点。在培养硕士研究生方面,要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加强对研究生培养各环节的管理。其次,院校还应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研究生生活待遇与生活条件。再次,应注意切忌跟风举办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学校回报给学生的是一纸没有多大含金量的文凭,这种学历导向的办学模式,在学历供給还不充足时,可以浑水摸鱼,而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提高,学历不再值钱时,受教育者就会关注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特色,那些办学没有特色的高校,就可能走向破产关门。总而言之,就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以吸引更多的学生报考。

结语

对于高等美术院校来说,生源优劣直接关系到学院教学质量的好坏,因此,应当高度重视生源质量问题,吸引更多优秀艺术人才加入到高等美术院校中来。高等美术院校可以通过建立生源基地教育学校、提高生源基地教学水平、改革招生考试方法、加大院校宣传力度、加强院校自身学科建设等各种途径,不断提高高等美术院校生源选拔水平,逐步提高美术院校的教学质量,积极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加优秀的美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昕欣.2016年美术类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以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J].亚太教育,2016(14).

[2]秦一贝.美术高考培训班对高校美术专业教学带来的影响[J].美术教育研究,2015(19).

[3]田汀洲.对我国高等美术教育中招生与培养模式问题的几点思考[J].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7(1).

[4]熊庆林.我校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授予生源基地称号[J].重庆陶研文史,2016(1).

[5]嵇凤云.学术型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结构调整方案探析——以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修订为例[J].文教资料,2014(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