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带两区” 绘出高原农牧业富民图

2017-12-02 01:49胡静
中国西部 2017年11期
关键词:马尔康江村中蜂

文/本刊记者 胡静

“两带两区” 绘出高原农牧业富民图

文/本刊记者 胡静

金秋,微冷,车子驶出成都,上高速,逆岷江上行,直奔马尔康而去。马尔康对我来说并不陌生,路过好几次,但每次都没有时间多作停留,只是路过而已。这一次我们是专为马尔康而来,为马尔康的脱贫攻坚而来。出发之前,有朋友问我:“马尔康是阿坝州的州府,那可是阿坝州的政治、文化、金融中心啊,也贫困?”我回答不了朋友的问题,只跟他说了一句:“等我回来告诉你。”

马尔康为什么会贫困?今年能顺利摘掉贫困帽吗?一路上,这两个问题一直盘旋在我脑中。

五个多小时后,车子抵达马尔康,正午灿烂的阳光,不,是炽烈的阳光,热情地欢迎我们。这里的脱贫攻坚战也如这阳光般炽烈吧?

水电路三通 偏远山村一跃跨进致富道

听说色江村是马尔康最偏远的村子,我们决定去看看。第二天早上九点,车子出发,开启了这趟注定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行程。

◆ 县道标准的省道

马尔康到色江村所在的日部乡128公里,听说路不太好走,估计要花费两个半到三个小时。记者一行提前做了心理准备,但后来发现,这个“不太好走”的程度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车子驶出马尔康市区就进入了省道220。开车的小胡告诉我们,这条路说是省道,其实只是以前的县道标准,因为水电站建设封库,这条路一直无法施工建设,再加上经常有大货车通过,路面被碾压得坑坑洼洼的,很不好走。小胡边说边小心地选着路走,避开坑洼地带,到后来,坑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路越来越难走,最后,车子终于用自己的方式提出了抗议——爆胎了。小胡在泥泞中艰难换胎后,我们继续在这条坑坑洼洼的路上前行,终于,抵达日部乡了。看看时间,已是下午两点。

后来,记者在采访马尔康市委书记张培云时提到了这条路,他告诉记者,近十来年,国家和省上一些大型水电站在马尔康建设,需要封库,封库后库区就不能搞建设,由于封库时间太长,给马尔康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记者一行走的这条省道220大部分都在库区,所以一直没办法施工建设。

“这条路确实很恼火,日部乡的老百姓到一趟马尔康不容易,明年我们一定要争取动工修这条路,至少先把库区外的部分修起来!”张培云掷地有声。

◆“从天不亮走到天黑”与“半小时”

在日部乡吃过午饭,记者一行继续往色江村进发。从乡上到村上,还以为有更烂的路等着我们。结果,这次给了我们一个惊喜,这条村道居然比我们刚走过的省道220好得多,很平坦,途中还经过了两个隧道。村道修隧道?那这条道得花多少钱啊?

半个多小时后,车子抵达色江村。很巧,记者一行在色江村文化活动中心碰到日部乡党委书记罗尔特。罗尔特告诉记者,他是色江村驻村帮扶组的负责人,经常要到村里看看。

“你们刚才走的那条路,今年才修通,是巴拉电站还建的道路,18公里花了1.5亿元。”罗尔特向记者介绍,色江村有42户272人,平均海拔3400米,以前没有通村路,交通一直是制约村民致富的瓶颈。2014年进行贫困户精准识别时,村里有贫困户21户,贫困人口198人,贫困发生率为72.8%,是个深度贫困村。村里以前也没有自来水,村民们每天要去村里唯一的水塘背水回家。全村就靠一个28千瓦的小水电站供电,夏天还能勉强供应,一到冬天枯水季节就没电了。村民家里就算买了洗衣机也没法用,妇女们只能用手洗衣服。今年色江村村道修通了;还争取到省上的农网改造资金600多万元,完成了农网改造,架起了电线杆,为村民们持续送电;另外,还完成了全村的安全饮水工程,为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路、电、水三通,村里变化非常大。今年预计有11户52人能脱贫,加上前几年脱贫的9户,截至今年年底,预计贫困户还剩一户4人,贫困发生率降为1.48%。

三年,从72.8%到1.48%!正当我们惊讶于色江村脱贫的速度时,可巧,在农家书屋碰到了色江村的老村长,今年73岁的嘎松木衮。老村长会说一些汉语,但说话间夹杂着一半的藏语。他告诉记者,从上个世纪60年代初,他就当上了色江村的村长兼二队的队长,那时候他才十七八岁,这一干就是36年。

“那个时候,村里都种青稞、麦子、土豆、胡豆,(经济)比较落后,大家经常吃不饱肚子。”老村长回忆着村里当年的情形,村里没有电,连蜡烛都少见,晚上,村民们通常会在空地上点起火堆,大家围坐一圈,这火堆便是当时照明的工具。出行就更麻烦了。因为不通路,村里人一般很少出去。迫不得已要去日部乡办事,要从早上天不亮就出发,背着吃的喝的或者还有些要到乡里去卖的农产品,翻越3000多米的高山,走着仿佛无尽头的崎岖山路,一直要走到天黑,才能走到乡上。

“现在好了,水、电、路都通了,交通便利了,从村里出发半个小时就可以到乡里,当天就可以到马尔康了。”老村长笑着说。

“从天不亮走到天黑”与“半小时”!这又是一组让我们惊叹的对比。

罗尔特告诉我们,因为色江村以前太封闭,村民们很少与外界往来,全村只有两个初中生,大多数人不会说汉语,村里出去打工的年轻人也很少。我想起了我们刚到村口时看到的两个五六岁的小孩,好奇而羞涩地望着我们,也不说话。

扶贫必扶智,治贫先重教。教育是阻断代际贫困的关键,教育要从孩子抓起。“今年村里办起了幼儿园,让孩子们都免费入园。”罗尔特说,至于大人,村民们在农闲的时候可以到农家书屋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书来看,一楼还有文化室,有电脑有WIFI,有文化管家,还会不定期地邀请一些老师来讲课,讲农业技术、党课等等。

“印度有厕所革命,我们这里有凳子革命!”罗尔特指着文化室墙边一排小木凳说,以前因为太穷了,村民们都没有凳子,大家也都习惯蹲着,这个习惯导致很多人患上风湿病、大骨节病,所以,村里就给每户发了6个小凳和两张藏式坐床,引导大家改掉不健康的习惯。

◆ 现代股份制村集体经济助民脱贫增收

要脱贫致富,最重要的是发展产业。为了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马尔康市根据105个行政村各自选定的项目情况,给予各村50万元至100万元不等的产业资金扶持,发展种养殖业和乡村旅游业。并在29个贫困村建立了30万元规模的产业发展基金,对贫困户发展产业和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给予资金支持。色江村拿到130万元。这么一个偏远的贫困村,怎样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呢?怎样用好这笔钱呢?

色江村两委经过认真考虑后,决定成立色江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当地优势资源,进行菌类加工和中药材种植。专合社实行股份制,采取“村支部配股,村集体持股,群众参股”的方式,由村集体经济出资,为全村42户村民入股,每户1股,除此之外,村民还可自愿参股,按照每股1000元缴付对价,目前村里参股股数为20股。专合社分红按照532的比例来分:50%留作村集体经济扩大再生产用;30%由全体村民按股份分红;剩下20%分给村里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产业发展。

30万元贫困村产业发展基金中,有20万元借给专合社作产业发展,5万元借给村里的5户贫困户(每户1万元)发展种养殖业,还剩5万元留作村集体备用发展资金。100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则作如下用途:72亩中药材种植26万元,按每亩每年500元流转村民的土地,支付流转费,增加村民的收入来源;野生菌加工15万元,包装设计费7万元,专合社收购村民捡拾的野菌,进行加工、包装,统一拉到马尔康市场上去卖,节约运费,提高了效率;7亩大棚蔬菜种植30万元,主要种青椒、西红柿等价值较高的蔬菜,预备销售给巴拉电站的员工;种植羌和15万元;剩下的7万元退回市里。

专合社还与马尔康圣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签订了4年合同,圣福专合社为色江村提供了30多亩羌和种苗和70多亩白芍种苗,中药材收成后负责收购。

罗尔特告诉记者,其实早在去年色江村村集体经济就开始启动了。“去年,巴拉电站在色江村征占土地赔偿了60万元,村里用其中的26万元种植了中药材铁棒槌,今年卖给圣福专合社,纯收入34200元,马上准备给村民们分红。”

圣福专合社负责人王斌告诉记者,他是马尔康人,到成都做了几年木材生意后,返乡创业。2015年,王斌成立了圣福专合社,流转了400亩土地,种植中药材,销往四川江油和安徽、甘肃等地。后来圣福专合社又与马尔康其他专合社合作,其中就包括色江村种养殖专合社,辐射了1000多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带动了100多户贫困户种植中药材,并为其中的30户免费发放种苗。王斌说,农户们还可以到中药材基地打工,最忙的时候每天需要一两百人。去年,圣福专合社支付了39万元的劳务工资,带动了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

老村长从农村书屋出来,要带记者一行去他家看看。我们沿着上坡的水泥路很快就到了老村长家。这是一幢很有气势的三层藏式楼房。老村长告诉记者,这房子是2012年修建的,当时,因为家里有3个大骨节病人,享受了3万元大骨节病补贴,他们就用这笔钱买了建房的材料,自己动手砌石墙、做木工,很快,一家10口人就住上了新房子,四世同堂。

老村长说,他家有20多亩地,以前就种些传统农作物,现在有6亩地种上了铁棒槌,比传统农作物的收益要好。另外,家里还养了6头奶牛,2头犏牛,村里还给每家发了5头牦牛,种养殖双管齐下。另外,每年还可以到山上捡羊肚菌、松茸等野生菌,以前要拉到乡上去卖,又花时间又费精力,现在可以直接卖给专合社,省事很多。去年,全家有三四万元收入。

村民罗尔伍斯基一家4口因为是新分户,土地少,缺少发展资金。2014年,她家人均收入2000多元,被识别为贫困户。罗尔伍斯基的丈夫泽郎罗尔依告诉记者,他家里有6亩土地,以前种些青稞、胡豆等传统农作物,只够糊口,赚不了什么钱。2016年他家拿到了1.4万元的贫困户产业发展基金。考虑到村子山环水绕,自然条件很好,适合放养牛,他家又从村上借了1万元资金,买了80头牛,发展养殖业,一举成为村里的养牛大户。今年在村两委的引导下,泽郎罗尔依家开始试种中药材,已种铁棒槌和赤芍各一亩,马上还要建大棚种蔬菜,还预备种些羌和,发展多种产业,增加收入来源。

谈话间,有两个孩子跑到泽郎罗尔依身边,他笑着对记者说,这是他三岁的女儿和五岁的儿子,现在他们都免费进了村里的幼儿园。看着一双可爱的稚子,泽郎罗尔依的眼神很温柔。我在心里按下了快门,定格这一刻的幸福时光。

“专合社+职业经理人+基地” 阿坝中蜂养出新花样

说起职业经理人,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西装革履的成功人士形象,他们在一线城市的高档办公楼里拥有豪华办公室,做到顶级的,就像“打工皇帝”唐骏那般。

听说马尔康的纳足村也有职业经理人,我着实吃了一惊,一时脑补不出这是怎样的职业经理人。一定要去看看!

◆ 因地制宜,贫困村发展中蜂养殖业

纳足村位于马尔康市卓克基镇,距市区12公里,平均海拔2800米。记者一行驱车顺梭磨河下行,二十分钟就到了纳足村兴绒种养殖合作社,中蜂养殖基地就在这里。但是不凑巧,职业经理人不在,我们只在基地情况介绍板上看到了他的照片,就是典型的当地农户的形象。

纳足村第一书记杨晓虎告诉记者,纳足村有77户312人,是2016年的省定贫困村,有贫困户9户27人,村贫困发生率为8.65%。

对王家会站1992—2016年低枯水期实测流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水位流量相关性比较散乱。单值化处理后相关性改善也不明显。对于低枯水部分,影响流量变化的控制因素更不如中高水时稳定,反映在水位流量相关性上较为散乱。低枯水期的水位流量关系根据断面控制条件的变化,分时段建立水位流量关系进行推算流量。

马尔康阿坝中蜂保种场被确定为国家级保种场,马尔康市全境被列为省级遗传资源保护区,阿坝蜂蜜已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阿坝中蜂养殖是马尔康的特色产业。为了合理开发利用纳足村独特的蜜蜂养殖资源,培育壮大农村集体经济。2016年,纳足村用崇州援建款25万元建起了中蜂养殖基地,基地占地5亩,总规模为120群。村两委会与成合农业公司签订协议,承包经营期限为5年。8月开始运营,当年就产生了效益。按照集体经济收入分配规定,一部分作为留存资金,用于再投入和滚动发展基金;一部分作为分红资金,用于村民分红及困难户慰问。

2016年,纳足村集体经济总收入为9.6万元,其中5万元作为留存资金;4.6万元,用于全村村民分红,其中划出1.17%即540元作为9户贫困户的额外补助。这样算下来,2016年底,全村村民每户分红590元(人均142元),贫困户每户分红650元(人均162元)。

◆ 农业供应制,崇州援建带来新思维

该项目最初按照“村两委+公司+基地”的模式运作。后来,崇州援藏干部将崇州的农业供应制模式运用于阿坝中蜂养殖上,2017年纳足村成立集体经济合作社——纳足村兴绒种养殖合作社,通过“专合社+职业经理人+基地”的模式运作,村两委出场地和购买设备,职业经理人出技术和进行管理,达到双方共赢的效果。职业经理人须在合同期内每年向村上交纳保底效益金。

“原来村里就有些村民在养中蜂,用的是传统养殖模式,特点是家庭化,老龄化,没有包装,没有品牌。马尔康养蜂人大多年龄在50-70岁。”马尔康市委办副主任、农工办副主任、崇州援藏干部胡佑群告诉记者,崇州援建把职业经理人的理念引进来,职业经理人与专合社是聘请关系。通过培养,马尔康出现了一批新型职业经理人,纳足村聘请的职业经理人夏佳就是其中一员,夏佳33岁,负责专业化养蜂。

胡佑群说,以前很多村的集体资产管理都比较务虚,喜欢简单的租赁方式,不参加生产上的环节,不进行生产成本管理。所以,纳足村兴绒种养殖专合社下设了监事会和理事会,监事会监督财物,监督生产;理事会进行生产经营决策和财务收支管理。职业经理人向理事会提交生产计划并执行。另一方面,马尔康阿坝中蜂国家级保种场为职业经理人提供服务保障,政府相关部门也会为职业经理人提供相关的综合性服务,包括科技服务、社会化服务、品牌服务、金融服务等等。

成合农业公司法人尼玛罗尔伍告诉记者,职业经理人不仅要养蜂技术过硬,还需要缴纳保底金,成合公司可以为职业经理人的保底费作担保,解除其后顾之忧,让职业经理人专心养蜂。此外,公司负责为基地打开销售市场,收购基地的蜂蜜进行罐装销售,销往阿坝州的各大旅游景区和成都市场。还开启了电商销售,拓宽销售渠道。

“很多专合社对接市场的能力很薄弱,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建设基地,公司来唱戏,实现阿坝中蜂产业的组织化、专职化、规模化、品牌化,实现三方共赢:村民稳定增收,职业经理人创业增收,政府实现阿坝中蜂遗传资源保护。”胡佑群说,2017年,除4.6万元保底收入同去年一样分给全村村民和贫困户以外,二次分红比例调整为村集体经济30%(4.09万元)、理监事会5%(0.91万元)、职业经理人65%(7.5万元)。

◆ 创业增收,职业经理人“操盘”乡村养殖业

养蜂基地的职业经理人到底是怎么“操盘”的?我拨通了夏佳的手机,与这位马尔康中蜂养殖职业经理人第一人对话。夏佳告诉记者,他家里几代人都是养蜂的,他从小跟着家人学会了养蜂技术,2016年6月,他应聘成为纳足村养蜂基地的职业经理人。

“刚开始那种模式运作得不太好,就是把蜂群放在那里,我去管理。第一年,交付了保底金后,我只赚了一万多元。”夏佳说,“后来崇州援藏干部带来了农业供应制模式,成立了专合社,这个模式好,把职业经理人的分红比例提高了,村集体经济的留存资金也拿出一部分投入专合社,更新设备,扩大生产,效益越来越好,我也更有信心了。”

夏佳告诉记者,现在的模式规定职业经理人需保证基地有120箱蜂群,多余的可归职业经理人自行销售。

“养蜂人在每年4月分蜂,冬天再合群。凭我现在的技术,在正常年景下一箱可以分3~5箱,冬天再将两箱合成一箱。”夏佳自信地说,现在村里有不少年轻人也想学养蜂,我正在为他们做培训。每年六七月份是取蜜期,我忙不过来,就要聘请当地村民帮忙,每人每天150元,今年支付了两三千元的劳务费。

◆ 村集体带动,脱贫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

杨晓虎告诉记者,纳足村中蜂养殖基地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脱贫增收。2016年纳足村脱贫8户25人,退出贫困村,今年最后一户贫困户也将脱贫。

去年脱贫的纳足村村民格木基头一家有四口人,妻子三郎斯基患病多年,两个女儿都在上学,家里是因病因学致贫。

三郎斯基告诉记者,她家有7亩地,种植胡豆、麦子等农作物,另外还在山上去挖些野生菌,她丈夫有时候在外打点短工,再加上退耕还林、粮食直补、草原奖补等政策性收入,全家一年有两三万元收入,本来也还过得去。但四五年前,三郎斯基患上了抑郁症,刚开始时每个月药费高达一两千元,一下子就把这个家拖到了贫困线下。2015年,大女儿考上了大学,每年学费5000元,此外,每个月还要给生活费。这更是令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脱贫路上不能让一个人掉队!2016年6月,三郎斯基家拿到了马尔康市财政产业扶持资金,购买了猪崽,发展养殖业;村里帮助她家建起了小卖部发展零售业;帮助她家改造出三间客房,发展旅游业。这样,三郎斯基在家就能经营多种产业。此外,村里还帮格木基头找到了季节性务工的岗位,每个月4000元。2016年年底,中蜂养殖基地给三郎斯基家分红650元。

对于三郎斯基家来说,每个月的药费是个沉重的负担。政府医疗基金兜底解决了这个问题。三郎斯基告诉记者,去年,她的医药费报销了90%。另外,有爱心人士帮大女儿交了学费,大女儿还拿到了2000元助学金。因病因学贫困的“病根”得以去除。

2016年,三郎斯基家年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成功脱贫。虽然脱了贫,但政策不脱钩,政策性帮扶措施持续有效。2016年年底,三郎斯基家又拿到1.4万元产业发展资金,用于零售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今年,村里还为她家争取了一个护林员的公益岗位,增加了收入来源。相信在这些暖心政策的帮扶下,通过三郎斯基一家的勤奋努力,通过逐渐发展壮大的村集体经济的带动,她家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农业供应制的模式在纳足村试验成功后,今年又在8个村进行了复制。”胡佑群说,现在马尔康有700多户养蜂户,1.2万箱蜂群,其实,马尔康的蜂群饱和量是2.5万箱,现在还不到一半,未来的养蜂前景很广阔。2017年9月末实现销售收入356万元,惠及贫困户193户,占全市贫困户的19.2%,贫困户通过中蜂产业实现人均增收260元以上。

马尔康市委书记张培云告诉记者:“‘专合社+职业经理人+基地’这种新型模式将是马尔康村集体经济未来主要的发展模式。”

高原农牧业扛起助农脱贫奔康大旗

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马尔康市农村产业发展可选择的余地较小。近年来,为克服“品种多、样样有、都不多,缺乏规模效应,经济效益不高”的问题,引导、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马尔康市按照“两带两区”布局农村产业:以梭磨河流域河谷为主,发展蔬菜种植经济带;以白湾、党坝、木尔宗、脚木足等乡镇为主,发展中藏药、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经济带;以大藏、龙尔甲、沙尔宗为东北部片区,以草登、康山、日部为西北部片区,以“两个片区”为主,发展高原畜牧业。

通过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和示范,马尔康培育发展了主导产业。2016年以来,通过引进,在卓克基建设了202亩的川红花和唐古特大黄种植示范基地,引导群众新增中藏药种植面积3232亩,全市中藏药种植面积已达8000余亩;在脚木足乡建设青脆李基地400亩,带动周边群众种植青脆李236亩;在党坝乡建设羊肚菌种植基地1个6亩,在日部等乡镇发展油菜种植1805亩,在松岗镇发展设施农业21亩,在梭磨乡发展蔬菜种植3000亩。此外,马尔康投资950万元新建了1400头养殖规模的牦牛标准化养殖基地,投资320万元扩建了国家级阿坝中蜂保种场,提高了扩繁能力,通过示范,引导群众发展产业,促进增收。

这些主导产业扛起了助农脱贫奔康的大旗,马尔康,绘出了一副高原农牧业富民图!(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李薇)

猜你喜欢
马尔康江村中蜂
魅力南江村
马尔康市
越江村
在马尔康,我看见了一些树(外一首)
中蜂保护与发展
江村《吴镇 秋岭归云》
中华蜜蜂
遂昌县中蜂产业发展对策
中蜂箱养场地选择为首要
静子的马尔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