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表达型交际”功能分析的新视角

2017-12-02 12:22宋成方
关键词:评价理论

〔摘要〕目前对“情感表达型交际”的研究多是描述性的,目的在于分析交际过程中表达情感的语言,但是语用和功能方面的分析还比较少见。文章首先对目前已有的研究进行综述,接着指出人际语用学和评价理论在分析人际关系和情感意义方面具有理论优势,能够为情感表达型交际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文章最后指出从人际语用学和评价理论相结合的理论视角出发,对情感表达型交际的研究要通过建立交际者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和情感表达型交际的概念模型,最终建立一个理论框架,以揭示交际者如何在情感表达型交际过程中建构各种关系。

〔关键词〕情感表达型交际;人际语用学;评价理论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7)05-0036-07

引 言

“情感像涌流一样环绕着言语交际,渗透到人类和动物的各种活动之中”(Stankiewicz[1]);Arndt & Janney[2]指出在这些渗透着情感的交际活动中,情感有时候是无意识的、自然的流露,有时候则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表达,并把前者称为“情感流露型交际”(emotional communication),把后者称为“情感表达型交际”(emotive communication)。文章首先梳理语言学界对情感表达型交际的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指出情感表达型交际目前存在的问题。继而,文章介绍可以用来分析情感表达型交际的两个视角——人际语用学和评价理论,并讨论在新的理论视角下如何对情感表达型交际进行功能分析。

一、 “情感表达型交际”的提出和相关研究依据交际在(无)意识程度(degrees of (un)consciousness)、(无)理性程度(degrees of (ir)rationality)和符号复杂程度(degrees of semiotic complexity)三个维度上的不同,Arndt & Janney[2]把交际分为三类,情感流露型交际和情感表达型交际是其中的两类,另外一类是认知型交际(cognitive communication)。在这三者之中,情感流露型交际的意识程度、理性程度和符号复杂程度最低,认知型交际的意识程度、理性程度和符号复杂程度最高,情感表达型交际在这三个维度上则居于两者之间。

语言学界对情感表达型交际的关注最早可以追溯到Bréal[3](249)在20世纪之初对语言中主观成分(subjective element)的论述,Bühler于1934年也指出“表达功能”(Ausdruck)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参考Stankiewicz[1](240, 266);Halliday[4](47-48))。但是语言学早期研究的重点是语言本体的结构、语言形式组合的规律以及语言与外部客觀世界之间的关系这些比较“客观”、可以实证的题目;由于涉及到交际者主观的内心体验,情感表达型交际一直得不到重视。不过随着西方文化中后结构主义的兴起以及在语言学研究方面,研究对象从句法向语篇的延伸,语料从自编的句子向真实语言的使用、从单个句子到大型语料库的改变和扩展,以及研究范式从“自主模式”向“非自主模式”的变革,这种现象逐渐成为了研究的重点(Arndt & Janney[5];Hunston & Thompson[6](75);宋成方、李祥云[7])。当然,这些研究很少使用“情感表达型交际”这一术语,并且情感与交际者的主观看法也往往被放在一起研究。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涉及到语音、音系、形态、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篇等各个语言层面,并且采取了结构主义语言学、语篇分析、语用学/会话分析、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等多个视角。宋成方、李祥云[7]对这些研究有过简单综述。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可以分为描写性分析以及语用和功能分析两大类。

(一) 情感表达型交际的描写性分析

情感表达型交际的描写性分析主要从结构主义语言学、语篇分析等视角分析交际过程中的情感在各个语言层面的表达,关注的是情感表达型交际过程中的语言。比如,Stankiewicz[1]对情感在语音层、音系层、形态层和词汇层的语言表达手段进行了总结;Kuno[8]分析了句子结构的“移情”(empathy)功能;Hunston & Sinclair[9]和Bednarek[10]基于语料库分析了评价性词汇的句法模式;Leech[11]从语义分析入手对言语交际中的情感进行了定义;Martin & White[12](45-52)以及其他从事话语/语篇分析的语言学家对情感进行了分类;Labov[13][362-395]和Hoey[14](81-82)探讨了情感在话语/语篇语义结构中的位置;Dressen[15]等人分析了特定话语类别中情感表达的特征;Biber & Finegan[16]则以情感的各种语言表达手段的分布为标准探讨了话语类别的划分。国内对情感表达型交际的研究与国外的研究状况类似,也是对情感表达的语言分析占主体地位。潘红[17]、马静[18]、柴同文[19]和苗兴伟[20]等人从语用学视角和评价理论分析了一些特定句式对情感意义的表达,黄河[21]分析了体态语的修辞表达。

(二) 情感表达型交际的语用和功能分析

从语用学/会话分析、功能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角度对情感表达型交际的语用和功能分析目前还比较缺乏。已有研究把情感表达型交际看作活动,重点分析交际过程的结构和语用特征以及影响交际的语境因素。情感表达型交际的结构和语用特征分析往往以会话为研究对象,在依据交际意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会话的话轮组织;Pomerantz[22]和Jefferson[23]对“评估”(assessment)和“抱怨”(complaint)的会话分析是其中的两个例子。

对影响交际的语境因素的分析涉及语境的各个方面,比如交际的时间、地点、交际参与者的社会身份特征(如性别、年龄、种族等)等,而关注最多的是交际参与者之间的关系(Hymes[24](60-61);Halliday[4])。这些分析可以分为两类。一类研究认为人际关系决定或者影响交际行为,Manes & Wolfson[25](116)从语用学视角对在美国文化中恭维双方之间的权势关系与“恭维”(compliment)言语行为之间关系的分析、Tannen[26]从社会语言学角度以Brown & Gilman[27]的人际关系二维模式为基础对一些情感的分析以及Balswick & Avertt[28]等人对性别对交际过程中情感表达影响的分析都属于这一类别。另一类研究则认为人际关系与交际过程是双向体现关系:交际过程中言语的选择体现言语交际参与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又动态地建构他们之间的关系。Martin & White[12]在系统功能语言学框架下提出的评价理论即属于这一类别。Martin[29][30]以该理论为指导,分析了情感与人际关系亲密维度之间的关系。宋成方、李祥云[7]认为这两种观点体现的是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的不同。国内目前对情感表达型交际的功能研究大多是在评价理论框架下进行的,王振华[31]、杨信彰[32]、李战子[33]、张德禄和刘世铸[34]等人对评价理论的框架及其应用进行了介绍和评述,刘世铸[35]、苗兴伟[20]、Chen[36]和Song[37]从句法、多模态分析和符号学角度发展了评价理论。国内虽然也有研究者,如李祥云[38],同样从评价理论视角探讨情感意义与人际关系之间的关系,但是此类对情感表达型交际的人际维度的分析还比较少见。endprint

二、 人际语用学理论和评价理论与

情感表达型交际的功能分析情感表达型交际的功能分析注意到情感表达型交际与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而人际语用学把分析语言与关系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重点,评价理论以情感意义及其功能作为研究的中心,二者必然能够为情感表达型交际的功能分析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一) 人际关系与人际语用学

社会学研究指出,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系统之中,维护“关系”(relationship)是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Linton[39](113))。“关系”的维护是在交际过程中完成的,Enfield[40]指出考虑到“关系”在社会组织中的重要地位,它应该成为语用学的关键点。人际语用学(Interpersonal Pragmatics)作为语用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应运而生,强调分析言语交际中的人际维度,探索交际者如何通过语言动态地塑造和建构关系(Locher & Graham[41];Haugh, Kádár & Mills[42];Locher[43];冉永平、刘平[44])。人际语用学的提出和发展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把人际关系看作语境因素的研究表明情感交际与人际关系之间确实存在着关系,這为从人际语用学视角分析情感表达型交际提供了依据。ODriscoll[45]指出人际语用学与传统语用学以及其他语言学研究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其他研究旨在理解语言的本质,而人际语用学的最终目的是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参照,目前语言学界对情感表达型交际的研究,无论是占主体地位的对情感表达型交际中情感表达的描写性分析,还是对情感表达型交际的语用和功能分析,其取向都是语言的,都是为了揭示语言的运作机制。我们不否认对情感表达型交际的语用和功能分析也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些研究有两方面的不足。第一,这些研究基本上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范式,即把人际关系看作是给定的语境因素,参照别人对人际关系的概念分析,或者去分析人际关系如何影响语言选择,或者去分析语言选择如何建构人际关系;而这样的做法只会造成对人际关系理解的简单化,既不利于对相关语言现象的分析,也不能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际关系提供帮助。第二,这些研究往往是对单个情感或者某个情感类别的分析。但是情感的描写性研究表明情感有多个类别,每个类别又有多个成员,因而这些研究还不够全面和系统。

但就第一点而言,人际语用学的一些研究已经就如何分析人际关系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如SpencerOatey[46],也因而可以为分析情感表达型的功能分析提供参照。至于第二点,虽然Haugh, Kádár & Mills[42],从人际语用学出发,已经明确指出交际过程中的情感因素是人际语用学的三个关注点之一,Langlotz & Locher[47]也对情感在关系管理中的角色进行了探讨,但是他们都只是提出一些纲领性的论述,并没有进行系统地分析。评价理论则在分析情感方面提出了系统的框架。

(二) 情感意义与评价理论

情感一般被认为是个体内部的主观体验,但是它其实也扮演着重要的社会角色(Frijda & Mesquita[48])。评价理论是Martin和他的同事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视角为分析语言的人际意义而提出并逐步完善的一个分析框架,前文已提到,国内有多篇文章对其进行了介绍,如王振华[31]、李战子[33]等。

评价理论认为语言的人际元功能在语篇语义层(discourse semantics)通过评价语篇语义系统(appraisal)体现,而评价系统由三个次系统构成:态度系统(attitude)、介入系统(engagement)和级差系统(graduation)。情感(affect)则是态度次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和评价(judgement)与鉴赏(appreciation)一起组成态度次系统。情感本身又可以分为意欲(desire)、高兴(happiness)、安全(security)和满意(satisfaction)(Martin & White[12](45-52))。一般而言,包括情感在内的评价意义非常复杂,很难进行细致描述和分类;评价理论提出的评价系统无疑为分析情感表达型交际中涉及到的情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工具。

Thompson & Hunston[49](6)指出评价有三个功能:表达说话者/作者的观点,在表达观点的同时反映说话者/作者以及他们所属团体的价值观念体系;构建和保持说话者/作者与听话者/读者之间的关系;组织语篇。情感作为评价的一部分,自然也同样具有这三个功能。评价理论不仅仅为分析情感本身提供了工具,还为分析情感构建和保持说话者/作者与听话者/读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理论阐释。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境有三个变量:语场(field)、语旨(tenor)和语式(mode),这三个变量分别与语言的概念元功能(ideational metafunction)、人际元功能(interpersonal metafunction)和语篇元功能(textual metafunction)一一对应(Halliday[4](114-120))。情感作为人际元功能的一部分,因而与语旨存在着一种双向的实现关系(realization)。前文提到,Martin[29]详细展示了交际双方如何通过包括情感在内的评价资源建构双方的关系。

由此可见,评价理论能够为系统分析情感表达型交际中涉及到的情感提供理论支持,也能够帮助研究者分析情感表达型交际与交际双方之间关系之间的关系,只不过评价理论对人际关系的分析不如人际语用学系统,因而需要与人际语用学相结合,以便为情感表达型交际的功能分析提供一个更加完善的框架。

三、新的理论视角下情感表达型

交际功能分析的主要内容宋成方、李祥云[7]指出,就言语交际而言,评价意义与人际关系密不可分,语言学研究应当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系统地探讨。情感表达型交际的功能分析无疑会推动这个领域相关研究的发展。结合人际语用学和评价理论的相关理论论述,本文认为情感表达型交际的功能分析需要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endprint

(一) 建立交际者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

传统语用学关注的是说话人(speakers),这预设着研究者认为言语交际涉及的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说话人要表达的东西是给定的,而听话人是被动地去解读说话人传递的意图。但是人际语用学关注的则是参与者(participants),认为参与者们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都有能动性(agency),语言是交际完成的工具(ODriscoll[45])。

这种研究目的和关注点的不同意味着对交际者之间关系需要重新进行审视。首先,就研究范围而言,交际者不仅仅包括言谈的双方,还应当包括交际活动的其他参与者。其次,就人际关系的性质而言,人际关系不应该再被看作一个累加性(summative)的概念,而应当被看作是一个非累加性质(nonsummative)的现象,因为参与者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是交际参与者之间相对的关系,动态的“建立关系”(relating)这一术语比静态的“关系”(relationship)一词(Arundale[50][51])应该更能把握人际关系的本质。再次,就人际关系建构所涉及的方面而言,它也不仅仅限于交际者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或者是什么这个问题,它至少包括下面6个方面:语境因素(contextual factors)、关系网络(relational networks)、關系氛围(relational atmosphere)、关系变化(relational dynamics)、建构关系的目标(goals for relating)和关系建构策略(relating strategies)(SpencerOatey[46])。情感表达型交际的功能分析首先需要建立一个交际者之间关系的分析框架,以揭示不同交际者之间关系建构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以及它们之间如何动态地相互作用。

(二) 建立情感表达型交际的概念模型

情感表达型交际不仅仅是交际者之间情感的交流,它本身是一个复杂且又有自身结构的现象。简而言之,它包括:情感的诱发事件、情感本身、情感后续引发的想法或者行为反应(White[52])。更具体一些分析,情感表达型交际实际上既包括完整的情感过程(emotion process),还包括情感主体的“关注点”(concerns)以及“管理过程”(regulation process);而情感过程(emotion process)本身又包括事件(event)、事件编码(event coding)、评价(appraisal)、行动预备(action readiness)、生理变化(physiological changes)和行为(behavior)等因素(Frijda & Mesquita[48])。

情感表达型交际的功能分析其次要建立一个情感表达型交际的概念模型,解释情感表达型交际的过程。该模型一方面要明确情感表达型交际涉及的各个因素和方面,另一方面还要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类型的情感表达型交际在所涉及的因素和这些因素的相互关系方面的规律性特征。

(三) 建立情感表达型交际中人际关系建构的理论模型

前文已经指出,在传统语用学和其他语言学的语言和语境的人际关系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中,针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存在着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之争(宋成方、李祥云[7])。但是这种所谓结构/建构之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可以消解的,因为采取结构主义和采取建构主义的研究往往并没有质的区别,只有抽象程度上的差异:比如那些认为社会结构决定社会角色,社会角色决定语言特征的研究往往关注的是语言变异,而Poynton[53]和Martin[29]采取建构主义的视角对称谓语的分析和对评价资源的修辞分析则是对具体的言语事件或者言语实践的讨论。人际关系本身应该是一个静态关系和动态关系的矛盾统一体。从更深的层次看,静态和动态是依附于时间概念的概念,也就是说,两者在时间单位转换时可以互相转化:一个时间单位内呈动态的东西在另一个时间单位内则可以是静态的。另外,把人际关系看作语境的一个变量还只是把人际关系看作交际的一个外生变量,没有充分意识到它的内生属性(Haugh, Kádár & Mills[42])。Bourdieu[54]的“习性”(habitus)概念和Halliday & Matthiessen[55](17-18)引入到语言学研究的种系发生(phylogenesis)、个体发生(ontogenesis)和言语发生(logogenesis)三个时间维度能够为消解结构和建构主义之争以及分析人际关系静态和动态的矛盾统一提供理论基础。

另外,交际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涉及的不仅仅是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还包括其他方面,而交际活动,特别是情感表达型交际,由于情感自身的复杂性,也不仅仅限于表达形式的选择,所以对交际者在情感表达型交际过程中如何建构人际关系的讨论实际上包含丰富的内容。关系建构本质上一种行为,Austin[56]对言语行为的区分以及他对不同行为的功能分析为讨论交际者在情感表达型交际过程中的关系建构提供了一个起点。

在前两项内容的研究基础上,情感表达型交际功能分析还需要借助Bourdieu[54]的“习性”概念、Halliday & Matthiessen[55]引入到语言学研究的种系发生、个体发生和言语发生三个时间维度以及Austin[56]对言语行为的区分,建立一个理论模型以揭示交际者如何在情感表达型交际过程中建构各种关系。

四、 结 语

从人际语用学与评价理论相结合的视角对无处不在的情感表达型交际进行分析,能够揭示人们很少注意到的情感的社会功能,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的组织过程。“成功的领导者知道关系是成功之引擎,他们会时刻关注关键关系的状态”(Murray[57](99));更具体地说,情感表达型交际的功能研究能够帮助管理者和我们所有人认识到情感和情感表达在人际关系建构方面的语用功能,从而更好地进行人际关系管理。另外,就学科发展而言,人际语用学是一个新的发展领域,国内的人际语用学研究也刚刚开始,冉永平、刘平[44]和李成团、冉永平[58]对其进行了介绍,但是具体研究还不太多,选取人际语用学作为情感表达型交际功能分析的理论来源之一,也能够推动人际语用学研究在国内的开展。endprint

〔参考文献〕

[1]Stankiewicz, E. Problems of emotive language [A]. In Sebeok, T. A., Hayes, A. S. & Bateson, M. C. (eds.). Approaches to Semiotics [C]. The Hague: Mouton & Co., 1964: 239-276.

[2]Arndt, H. & Janney, R. W. Verbal, prosodic, and kinesic emotive contrasts in speech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1991, (15): 521-549.

[3]Bréal, M. The Beginnings of Semantics: Essays, Lectures and Reviews [C].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George Wolf. London: Duckworth, 1991.

[4]Halliday, M. A. K.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78.

[5]Arndt, H. & Janney, R. W. InterGrammar: Towards an Integrative Model of Verbal, Prosodic and Kinesic Choices in Speech [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87.

[6]Hunston, S. & Thompson, G. Evaluation in Text: 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7]宋成方, 李祥云. 評价意义与人际关系研究综述[J]. 外语研究, 2014, (5): 25-29.

[8]Kuno, S.Functional Syntax: Anaphora, Discourse and Empathy [M]. Chicago, I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9]Hunston, S. & Sinclair, J. A local grammar of evaluation [A]. In Hunston, S. & Thompson, G. (eds.). Evaluation in Text: 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74-101.

[10]Bednarek, M. Emotion Talk across Corpora [M].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2008.

[11]Leech, G. Semantics [M]. Penguin Books, 1974.

[12]Martin, J. R. & White, P. R. R. 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 Appraisal in English [M]. Basingstoke: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13]Labov, W. Language in the Inner City: Studies in the Black English Vernacular [M].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2.

[14]Hoey, M.On the Surface of Discourse [M].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1983.

[15]Dressen, D. Geologists implicit persuasive strateg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valuative evidence [J]. Journal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2003, 2 (4): 273-290.

[16]Biber, D. & Finegan, E. Styles of stance in English: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marking of evidentiality and affect [J]. Text, 1989, 9 (1): 93-124.

[17]潘红. 从语用角度看Oxymoron [J]. 外国语, 1997, (1): 70-71.

[18]马静. 从语用修辞角度解读重言式[J]. 外语教学, 2000, (4): 39-43.

[19]柴同文. 英语存在型强势主位结构的评价功能[J]. 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6): 32-39.

[20]苗兴伟. 英语的评价型强势主位结构[J]. 山东外语教学, 2007, (2): 54- 57.

[21]黄河. 会话中体态语的修辞表达[J]. 修辞学习, 2004, (6): 74.endprint

[22]Pomerantz, A. Agreeing and disagreeing with assessments: some features of preferred/dispreferred turn shapes [A]. In Atkinson, J. M. & Heritage, J. (eds.). Structures of Social Action: Studies in Conversation Analysis [C].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57-101.

[23]Jefferson, G. On the sequential organization of troublestalk in ordinary conversation [J]. Social Problems, 1988: 35 (4): 418-441.

[24]Hymes, D. Models of the interaction of language and social life [A]. In Gumperz, J. J. & Hymes, D. (eds.). Directions in Sociolinguistics: 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C]. 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on, Inc., 1972: 35-71.

[25]Manes, J. & Wolfson, N. The compliment formula [A]. In Coulmas, F. (ed.). Conversational Routine: Explorations in Standardized Communication Situations and Prepatterned Speech [C]. The Hague: Mouton Publishers, 1981: 115-132.

[26]Tannen, D. You Just Dont Understand: Women and Men in Conversation [M]. New York, NY: Ballantine Book, 1990.

[27]Brown, R. & Gilman, A. The pronouns of power and solidarity [A]. In Sebeok, T. (ed.). Style in Language [C].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60: 253-276.

[28]Balswick, J. & Avertt, C. Differences in expressiveness: gender, interpersonal orientation, and perceived parental expressiveness as contributing factors [J].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1977, (39): 121-127.

[29]Martin, J. R. Beyond exchange: APPRAISAL Systems in English [A]. In Hunston, S. & Thompson, G. (eds.). Evaluation in Text: 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42-175.

[30]Martin, J. R. Sense and sensibility: texturing evaluation [A]. In Foley, J. (ed.). Language, Education and Discourse: Functional Approaches [C]. London: Continuum, 2004: 270-304.

[31]王振華. 评价系统及其运作—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进展[J]. 外国语, 2001, (6): 13-20.

[32]杨信彰. 语篇中的评价手段[J].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1): 11-14.

[33]李战子. 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和问题[J]. 外语研究, 2004,(5):1-6.

[34]张德禄, 刘世铸. 形式与意义的范畴化——兼评《评价语言——英语的评价系统》[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6): 423- 427.

[35]刘世铸. 态度的结构潜势[D]. 山东大学, 博士论文, 2006.

[36]Chen, Y. M. Interpersonal Meaning in Textbooks for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in China: A Multimodal Approach [D]. University of Sydney, Doctoral Dissertation, 2009.

[37]Song, C. F. Exploring Attitudinal Meaning: An Extended Semiotic Model [D]. University of Sydney, Doctoral Dissertation, 2010.

[38]李祥云. 离婚诉讼话语中权力和亲密关系的性别解读[M]. 山东: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9.endprint

[39]Linton, R. The Study of Man: An Introduction [M]. New York, NY: D. Appleton and Co., 1936.

[40]Enfield, N. J. Relationship thinking and human pragmatic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09, (41): 60-78.

[41]Locher, M. A. & Graham, S. L. Interpersonal Pragmatics [C]. Berlin: Mouton, 2010.

[42]Haugh, M., Kádár, D. Z. & Mills, S. Interpersonal pragmatics: issues and debate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3, (58): 1-11.

[43]Locker, M. A. Interpersonal pragmatics and its link to (im)politeness research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5, (86): 5-10.

[44]冉永平,刘平. 人际语用学视角下的关系研究[J]. 外语教学, 2015, 36 (4): 1-7.

[45]ODriscoll, J. The role of language in interpersonal pragmatics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3, (58): 170-181.

[46]SpencerOatey, H. Relating at work: facets, dialectics and face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3, (58): 121-137.

[47]Langlotz, A. & Locher, M. A. The role of emotions in relational work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3, (58): 87-107.

[48]Frijda, N. F. & Mesquita, B. The social roles and functions of emotions [A]. In Kitayama, S. & Markus, H. R. (eds.). Emotion and Culture [C]. New York, NY: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1994: 51-87.

[49]Thompson, G. & Hunston, S. Evaluation: an introduction [A]. In Hunston, S. & Thompson, G. (eds.). Evaluation in Text: Authorial Stance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Discourse [C].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27.

[50]Arundale, R. B. Constituting face in conversation: face, facework, and interactional achievement [J]. Journal of Pragmatics, 2010, (42): 2078-2105.

[51]Arundale, R. B. Relating [A]. In Locher, M. & Graham, S. L. (eds.). Interpersonal Pragmatics [C].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10: 137-165.

[52]White, G. M. Representing emotional meaning: category, metaphor, schema, discourse [A]. In Lewis, M. & HavilandJones, J. M. (eds.). Handbook of Emotions (2nd edn) [C]. New York, NY: The Guilford Press, 2000: 30-44.

[53]Poynton, C. Address and the Semiotic of Social Relations: A Systemicfunctional Account of Address Forms and Practices in Australian English [D]. University of Sydney, Doctoral Dissertation, 1990.

[54]Bourdieu, P.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M]. Translated by Nice, 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55]Halliday, M. A. K. & Matthiessen, C. M. I. M. 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 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 [M]. London: Continuum, 1999.

[56]Austin, J. L.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2.

[57]Murray, K. The Language of Leaders: How Top CEOs Communicate to Inspire, Influence and Achieve Results [M]. London: Kogan Page, 2012.

[58]李成團, 冉永平. 身份构建的人际语用学研究:现状、原则与议题[J]. 中国外语, 2015: 12 (2): 47-54.

(责任编辑:高生文)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价理论
从评价理论看《绝望主妇》中的人际意义
评价理论视角下《一九八四》中温斯顿的情感变化
He For She演讲中的态度资源分析
评价理论视角下《香水》中格雷诺耶的人物塑造
评价理论及其应用分析
从评价理论角度分析狄金森诗歌
评价理论下英语足球评论阅读教学研究
评价理论视角下《孟子—尽心下》介入和级差意义分析
媒体服饰话语态度资源的社会性别身份建构
《爸爸去哪儿》中的儿童话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