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职业教育企业型教师如何向教师专业化转型

2017-12-02 00:30黄坚强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专业化技能精神

黄坚强

在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今天,师资建设始终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主旋律。笔者从企业型教师践行者的角色出发围绕如何从企业型教师向教师专业化转型展开积极的探讨,为职业教育的强师策略添砖加瓦。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其中师资建设方面的成就尤为突出。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强师策略和措施,强师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为职业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由于历史、转型和职业技能需求等多种因素交织,使得职业院校的师资来源越来越多样化,具有技能特长的企业技术人员成为职业教育教师的现象也就应运而生。而来自企业的教师(下称企业型教师)如何向教师专业化转型将是企业型教师面临的一个挑战,转型的成功与否将对自己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教学质量起到关键的作用。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发展应包括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道德、专业精神、专业权威性等方面的发展。笔者认为,企业型教师的专业化转型是从经验化到专业化的发展过程。笔者作为来自企业的职业教育一线教师,经过多年的努力,成功实现了企业型教师向教师专业化的转型,成为学校的数模学科带头人, 2017年被评为县“最美教师”。下面,笔者以自己的专业化成长经历谈谈自己的做法和观点。

一、认清优势和劣势,正确定位自己

由企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学校工作环境,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明确劣势,把自己定位好。企业型教师在企业时的主要工作任务是生产实践,共事的是成年工人,而在学校时工作性质已发生变化,面对的主要任务是教学,管理的是接受教育的学生。既然任务和对象都发生了变化,那工作方式也要随之改变。在企业时企业型教师练就了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养成了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职业操守,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学校最需要的技能,也是企业型教师相比师范类职业教师的一大优势。师范类职业教师往往是理论知识水平强于实践能力,甚至有个别师范类教师变成了“纯理论型”教师,这是师范类教师的短板,而企业型教师恰好能弥补理论型教师的这种不足。同时,企业型教师也要明确自己的不足,就是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欠缺。从这个角度看,企业型教师和师范类教师将形成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相互补充体,两类教师应形成互助互补的专业化成长氛围,共同提高各自的教育教学水平,相得益彰,这对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二、转变观念,强化学习意识,提升职业素养

企业型教师转入学校教学是一次全新变革,要变革,首先要转变观念。企业型教师在企业通常专注于生产任务,且学习意识淡薄,理论学习相对较少,学历提升等方面也会滞后,但转入学校后,学习意识就需要强化了。虽然企业型教师学会的技术和掌握的技能无论是在自己操作方面还是和教学生方面都没太大问题,但现代职业教育推行的是“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需要能讲会做的“双师型”教师,单方面的做是不能满足现代职业教育需求的。有些企业型教师只重视实践教学,一听到要写要说就直摇头,呈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这是不可取的。因此,作为实践能力强于理论能力的企业型教师,必须下苦功弥补理论学习,用心钻研教材,加强专业理论培训,提升研究能力,促进理论知识的系统化和规范化,可通过编写校本教材、编写教学设计等方式来提升理论水平。为了适应当前中职学生综合素质严重下滑的境况,加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提升学习更是刻不容缓。否则,只做会传授技能的教师是难以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形势的,离教师专业化的目标也会越来越远。

三、学会走近学生,融入校园氛围

企业型教师从企业转入学校从教,面对的是学生,对象性质发生质的变化,再也不能只用企业的“制度管人”那一套了,而要学会制度、技巧和情感等多管齐下的管理方式。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且性格特异的职教生群。如果硬生生地采用管理企业工人的那一套,硬碰硬地进行管理,显然是行不通的。企业型教师要虚心向同行、专家、名师学习管理技巧,学会尊重学生,学会鼓励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技能特长来引领征服学生。只要学生发自内心地佩服你,管理就能寻找到突破口,这一技巧对付顽固生非常有效。在实习过程中,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能特长,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见证你的真本领,让学生从心底里佩服你,成为学生的学习榜样。在上课过程中,要多穿插自己在企业实践过的技术知识和安全知识,让学生多接触企业的真实案例,尽快与就业岗位接轨。在班主任管理过程中,要学会跟学生做朋友,点滴中都要体现出尊重和爱护学生。如在转化后进生时,学会用欣赏的目光,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并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来端正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面对顽固生,要践行滴水穿石的精神,即使面对学生的顶撞,也要学会忍耐,理性应对,坚信只要自己赋予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总会有一天能把学生转化好。老师与学生的感情就是在这点点滴滴中形成的,一旦与学生有了感情,很多班级管理的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四、弘扬工匠精神,在技能竞赛中发挥自己的闪光点

企业型教师通常在企业的严格要求甚至苛刻条件下磨砺出精益求精、注重细节、严谨专注、精致专一的工匠精神,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2016年3月5日,“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足以证明“工匠精神”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对于职业教育,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小鲁更是有“工匠精神应该成为学校职业教育的灵魂,成为每一个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所努力向往的一种境界”的论述,可见具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型教师,已经拥有天然的技能优势和精神工具。关键是如何发挥自己的技能优势,把企业技术转化为教学技术,把自己的经验搬到讲台上,把自己的工匠精神融入到实训教学中,这些都是要下苦功的。

企业型教师可以在实训(实验)教学中把自己严谨专注、精益求精的工作风格展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黙化中受到正面的精神教育。如在钳工实训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艰苦奋斗作风的好机会。还可把自己在企业的技术成果整理成教学资源库,待教到相关的科目时,就充分引用。教学资源库的真实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为真实的东西具有天然的磁性,况且企业是学生未来的就业场所,以上种种都会让他们充满期待,从而更加专注地听课。如在讲授《工程力学》的圆轴扭转强度应用时,化工行业的发酵罐搅拌轴改造中用空心管代替实心轴的实例就很有教学意义。在讲授《机械基础》的螺纹知识时用取出器(左旋螺纹)取出螺孔中的断螺钉(右旋螺纹),让学生充分理解左旋螺纹的原理和应用。在讲授《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时插入利用汽车废防震钢板制作錾子的实验,让学生充分体验利用余热进行热处理的原理。这些实例都是我们企业型教师在企业积累的实践案例,是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

在企业,安全永远排第一,学校的实习安全同样重要。企业型教师要不断把在企业形成的安全意识移植到学校的安全教育中,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融入安全教学实例或通过硬件改造来提高安全系數。笔者在《车工实习》教学中就大胆进行了车床安全控制系统的改造,用卡盘扳手来控制车床的运转,有效控制了车床加工过程中出现的卡盘扳手飞出伤人的危险现象,对学校的实习安全管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企业型教师能利用经验对学校的实习设备进行技改技革,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要充分发挥,凸显优势。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是对当前我国教育的形象写照。如今职业教育的技能竞赛环境的确为企业型教师提供了展示能力的平台,企业型教师应该把握机会,发挥自己的工匠精神和技能特长,积极参加或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在技能竞赛中继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为自己的专业化成长锦上添花。

五、创新思维,践行先进教学方法,提升教科研水平

很多企业型教师只满足于实践教学,认为掌握一技之长,满足实习教学即可,不求改进和创新,教学改革意识淡薄,缺乏危机感。在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今天,不求自身发展显然是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需求的。企业型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弥补自己的不足,通过向先进楷模学习来编织自己的职教梦,2016年全国最美中职教师禹诚就是我们企业型教师的学习楷模;通过参加各类信息化设计和说课大赛来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水平;通过参加各类强师工程培训学习和创建“三名”工作室,在名师的引领示范下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如分层教学法、基于项目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法、微视频、微课制作等,来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教研水平。这些教学法对于企业型教师有着天然优势,特别是项目教学法就是一种让学生过渡到企业岗位的教学法,企业型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企业资源优势,积极践行先进教学法,激活自己的闪光点。

企业型教师只有不断更新观念,紧跟职业教育发展形势,锐意改革创新,不断培养创新思维,发扬空杯精神和稻穗精神,才能离教师专业化转型目标越来越近。

见习编辑李曼莉责任编辑何丽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专业化技能精神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幼儿园保育员专业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区域教学视导: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推器
拿出精神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我国航天航空产业专业化水平测算与分析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