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教科兴校之路扬教学品牌之帆

2017-12-02 13:13潘林锋
关键词:组织管理教科研教学质量

潘林锋

摘要:本文介绍了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教科研工作的组织管理形式,并阐述了该校教研、科研结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组织管理;教科研;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21-080-1

一、学校教科研工作管理组织的构建

我校教科室承担学校多种事务,因此教科工作必须抓住核心,在重要的事情上发力,即聚焦学校主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进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我们以教科树来形容我校的教科组织与管理:

1.教科树的主干:学校的主课题研究。负责人:校长、分管校长、教科室主任。从组织形式上,校长为课题主持人,分管校长、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管理、协调与研究,全校教师的研究方向紧密围绕主课题,形成合力。我校的主课题是苏州市“十二五”规划课题《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行动研究——基于活力教育视角》(现已结题)以及省“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基于学科特质的初中活力课堂构建策略的研究》(准备申请结题),省课题是对苏州市课题的细化和深入研究。

2.教科树的树枝:学校主课题的子课题研究。负责人:子课题承担人,即教研组长或教科骨干。我校苏州市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全部为教研组长,江苏省课题子课题负责人为青年骨干教师,由于两个课题内容相辅相承,因此省课题子课题负责人兼任教研组长助理,在子课题活动主题策划、活动开展、成果总结等方面与教研组长协同合作。围绕主课题,各子课题负责人带领教研组教师进行研究。教科室作出阶段研究计划,并进行考核。

3.教科树的树叶:围绕主课题开展的各类教科活动。常规活动有两项:第一,课题研讨周活动。分教研组进行,每月集中一周时间进行主课题研究,全员参与。第二,课题俱乐部活动。俱乐部成员主要是对教科有兴趣的老师,目前有27人。俱乐部活动包括在线教学研讨、校刊编制、参与各项论文评比等。俱乐部成员中有8人立项苏州市2014和2017年度个人课题,1人立项省“十二五”规划课题。

4.教科树的树根:教学实践,教师个人围绕主课题,以课堂、教师、学生为研究核心,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实在、实惠的微研究。

二、教研、科研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将科研与教研有机融合是促进学生愿学、乐学的基础,是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打通了教科与教研的通道,做了以下探索:

1.校长室亲自督查,让教研活动由散漫走向正规。

要提高教研质量,时间是最基本的保证。针对部分学科教研活动有所松懈的现象,我校从本学期开始,建立校长室每日督查制度,对所有学科教研活动进行督导,具体内容包括教研活动是否准时开展、活动时间监控、缺席教师名单等。我们期望在这项措施的助推下,我校教研活动的品质会得到优化。

2.培训教研组长,让教研活动由肤浅走向深入。

教研组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组织,教研组长的科研素质直接影响教研活动的水平和层次,所以我们比较重视对教研组长的业务培训。我们主要通过课题驱动,发挥教研组长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外部力量和自我学习,提高教研组长的研究水平。我校的教研组长必须承担学校主课题研究,他们通常为子课题负责人或核心参与者,这样迫使他们不断学习科研知识,在组织教研活动时,以科研的视角和要求来设计活动方案。比如,在研讨课之前鼓励他们制定课堂观察表,组织研讨活动时做到话题不分散,集中精力围绕主题研讨。

为促进教研组长的自我学习,我们借鉴公开课的形式,将教研组活动公开化。通过教研活动公开化的形式,让全体教研组长参与进来,这样做的优点是,一来督促被观摩教研组研讨有主题、活动重过程,二来给参与的教研组长以启发,达到相互学习和培训的目的。比如,我校物理组开展了“课题论文开题汇报”的公开教研活动,学校全体教研组长全程参与。活动中既有骨干教师的真诚建议,又有青年教师的踊跃发言,整个教研活动在民主、热烈的氛围中进行,充分体现了骨干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年轻教师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3.突出主题教研,使教研活动由分散走向聚焦。

教研活动是教学研究的主阵地,但由于没有科研的知识和方法作后盾,教研内容往往无法深入,甚至变为家常里短,流于形式。为落实教研活动“研”的特点,对于常规教研,我校提倡教研组对教研活动的内容要提前公开,并且提出教研活动发布要突出“五要素”,即教研时间、地点、主题、内容和教研说明。教研主题是核心,教研活动所有内容需围绕主题展开,主题的设计体现相关性、深入性和实效性。学校对教研组的考核也突出了对主题教研的要求。在每学期初,各教研組选择学校主课题的二级子课题,作为本学期的研究主题。在具体的教研活动中,再对子课题的研究内容科学地分解。这需要教研组长具有较强的教科能力,是一种挑战,所以能真正做好主题教研的教研组其实不多。

4.倡导微教研,让教科研由“高大上”走向常态化。

教师普遍认为随时随地的交流比常规的教研活动更灵活,也能解决很多问题,所以我们在全校营造微教研的氛围,作为常规教研活动的延伸和补充。微教研具有草根性,更加接地气,形式多样,发现问题就能及时讨论,避免拉家常,谈山海经。不积累问题,不拖延疑难问题的解决时间,实现“短平快”的教研方式。因为不是正规的教研,所以微教研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足够的灵活性和自由度。

当然,对于教科研服务教学质量,我们也只是在摸索,有许多难题摆在我们面前,比如绩效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师教科积极性、怎样进行主题教研、如何让教科真正促进教学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重点要解决的问题。endprint

猜你喜欢
组织管理教科研教学质量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关于多维联动教科研共同体的行动策略研究
School life课堂实录
周口市人工影响天气组织与管理机制建设现状与经验
高校学生群体活动的基本特征和组织管理研究
分组合作教学在数控铣床实训中的应用
浅析高校英语专业考试组织管理
如何抓好园本教科研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