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闻海上起琼楼“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项目施工侧记

2017-12-04 00:42唐曦陈刚
就业与保障 2017年16期
关键词:文化论坛会址妈祖

唐曦 陈刚

忽闻海上起琼楼“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项目施工侧记

唐曦 陈刚

“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项目效果图

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弘扬和发展海洋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也指出,“妈祖文化包含着海洋精神”。随后,“发挥妈祖文化等民间文化的积极作用”被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

让我们一起把视线延伸到福州往南134多公里以外的那座风景秀丽的岛屿。尽管只有14.35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4.7万的人口,但它却是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3亿信众心中向往的圣地。这里,便是闻名世界的妈祖文化发源地、“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起点 湄洲岛。

2017年年初,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为积极打造以妈祖文化交流为纽带、定期定址的高层对话平台,“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项目的建设也被正式提上日程。“把妈祖文化打造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文化枢纽,让妈祖文化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搭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为了这个宏伟的目标,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峡”)开始积极投身到这场炽热的工程建设中,与时间赛跑、与挑战相伴,跟这座神圣的岛屿结下了一段不解之缘。

情缘在心 使命在肩

谈起该项目的承接,也算得上是一波三折。中建海峡莆田中建公司董事长陈光明表示,2016年,中建海峡在莆田区域市场创造了投资项目14个、累计投资合同额逾135亿元的骄人业绩。正因如此,中建海峡的实力和信誉得到了莆田地方政府的认可,也赢得了参与“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项目建设的竞争机会。

然而,为了保证第二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的顺利举行,项目必须赶在2016年9月底前完工,建设时间被大大压缩。根据前期测算,项目工期只有正常施工工期30个月的五分之一,期间还要考虑台风、暴雨等天气对施工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样的项目,中建海峡会同意接吗?

令陈光明感到意外的是,中建海峡领导对项目的承接表示了极大的支持。在听完陈光明的叙述后,中建海峡董事长兼总经理江建端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在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集中公司优势资源,全力以赴干好项目。”

会后,中建海峡立即委派副总经理王耀担任项目总指挥长,并两度赴中国建筑承建的敦煌文博会项目考察。考察回来后,王耀一刻也不停歇,把敦煌项目和世界妈祖文化论坛项目的情况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对比,并在脑海中勾勒了建设方案:“两个项目体量差不多,敦煌项目用了8个月,只要工序安排合理,我们可以在6个月内完成,我们有信心把它建设成为媲美‘敦煌速度’的项目!”

事不宜迟,中建海峡党委书记盛祥荣亲赴项目指挥部现场召开方案协调会。鉴于世界妈祖文化论坛项目为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按照业主方要求,会上决定借鉴“敦煌经验”,采用EPC总承包管理方式,集合中建海峡厦门公司、厦门中建东北设计院、莆田中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市政交通工程公司、建筑装饰工程公司、机电安装工程公司等单位的资源,以及中建钢构、中建装饰、中建科技、中建电子、中建照明等多家系统内专业优势力量,充分发挥优势企业的攻坚能力,立志打赢这场艰难的战役。

资源优配 合力闯关

作为EPC工程总承包工程,就要求总承包方工作内容涵盖设计、采购、施工等三个方面。

然而项目刚一开始就遇到难题。“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项目造价6.3亿元,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共包括会议中心、酒店接待中心和媒体中心三座主体建筑。由于项目的建筑方案是面向全球征集的,在施工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化,方案中标单位清华大学提出方案优化需要2个月时间。这对于一个建设周期仅有6个月的项目来说,实在太过漫长了。

时间紧迫,在有着丰富设计经验的盛祥荣书记的组织下,中建海峡厦门中建东北设计院及时接手了设计方案,并联合中建东北院深圳分院、中建海峡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仅用两个礼拜的时间便完成了设计方案的深化,这让原本神经高度紧张的项目团队终于得以小小地喘了口气。

合理的工序安排是项目能否按期完成的关键。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涉及到较多的分包单位,为了加快项目施工进度,各分包单位需要交叉作业,这大大加大了总承包方的管理难度。为此,项目部提出全面优化总包管理结构,创新采用了“树状”管理模式:以设计管理部、施工管理部与采购管理部为主体的指挥部为“根”,建立进度、质量、安全保障制度;以设计总承包和施工总承包为“干”,强化沟通协调,实现设计施工无缝衔接,最大限度缩短施工周期;以专业分包和劳务大包为“枝叶”,全方位整合施工资源,制定统一的施工进度计划和项目整体管理目标。同时,为了确保工程建设高效运作,总包与各专业分包、供应商都签订了合同,为项目各节点目标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坚强保障。

在各方的密切配合下,项目团队跑步进场,快速启动、日夜奋战;10天,项目完成1219根预应力管桩施工,创造了中建海峡有史以来管桩施工的最快速度;30天,项目完成5000吨钢结构安装,大大超越“敦煌速度”;30天,项目完成主楼一层西侧幕墙设计及安装,刷新了中建海峡幕墙施工速度的极限。

匠心巧做 玉宇将成

作为展现妈祖文化的标志性项目,“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项目在设计上大量采用了唯美的波浪造型。每跨波浪的弯曲度、长度、高低点看上去相似却并不相同,在视觉上才能形成“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学效果。为了节省工期,项目在深化设计中大量采用了钢结构,整个项目钢结构总用量高达6000吨,项目钢结构整体装配率更是高达95%。

虽然理论上这种方式可以节省工期,可是这种方案也给现场安装精度提出了近乎苛刻的要求: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满足这样的设计要求,成为困扰项目团队的又一大难题。

“时不我待,使命必达。”在这样的项目文化理念的引领下,经过多次头脑风暴和集体讨论,项目团队匠心独运,决定将BIM技术、Tekla建模技术等运用到项目建设中,来解决施工难题。

项目BIM人员从零着手,逐步摸清了帷幔铝管的截面尺寸、弯曲半径等基础数据,了解了每跨间各根铝管的起始点和终止点的连接特点,最终掌握了波浪造型的帷幔建模规律。有此规律,BIM人员大胆提出假设:将帷幔铝方管做成单一方向的弯曲而不扭曲,将同一跨内的铝方管保持一致的弯曲半径和单节长度,通过采用参数化编程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从而达到建筑设计效果。模型建好后,为检验施工可行性,BIM人员还在模型内进行了模拟建造,通过一步步调整参数板块,解决了东面帷幔与钢结构发生严重碰撞等实际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避免了现场返工,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在装配式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通过Tekla建模,建立了钢结构在施工过程中与各专业间无缝衔接,同时对杆件和节点进行构造的施工优化,将原设计的施工图纸转化为工厂标准的加工图纸,对杆件和节点进行归类编号,形成流水加工,大大提高了加工进度。同时,项目部还对栓接接缝处的连接板进行优化、归类、统一,减少连接板的品种、规格,以方便现场施工,进一步提升了加工效率和加工安装精度。在项目部全体人员的努力下,最终以安装就位精度控制在5mm以内、焊缝合格率100%、零安全事故的傲人成绩,仅用了30天,比预计节点更早完成主体钢结构吊装,更比敦煌项目少了31天。

相信无需多日,这座海上琼楼将与敦煌文博会项目,一南一北,遥相辉映,成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上最闪耀的两颗明珠。

“世界妈祖文化论坛”永久性会址项目会议中心(侧视图)

猜你喜欢
文化论坛会址妈祖
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掠影
亚布力企业家论坛永久会址的照明设计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妈祖祭典
第四届世界妈祖文化论坛 2019中国航海日“行舟致远”航海文化论坛
“八闽巾帼心向党·万村千居唱起来”古田会址展演兴起“大学习”热潮
美好瞬间2018第二届博鳌国际美食文化论坛
“龙江历史文化论坛·2017”征文启事
妈祖形像考——兼论妈祖服饰及妈祖形像复原实践
“万国茶帮”拜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