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写给墨西哥的“情书”

2017-12-04 11:33王骁波
环球时报 2017-12-04
关键词:万寿菊墨西哥人亡灵

本报驻墨西哥特派记者 王骁波

万寿菊花瓣架起的桥、美洲金字塔为桥墩、悬挂五彩剪纸……正在全球热映的美国皮克斯动画影片《寻梦环游记(COCO)》(简称《寻梦》)中地道的墨西哥文化元素令墨西哥人赞不绝口,当地媒体称这是“一封给墨西哥的情书”。对异国观众,这是一场墨西哥传统文化的饕餮盛宴,片中各种节日、习俗、符号象征都能在现实的墨西哥找到源头。《环球时报》常驻墨西哥记者,为您梳理和解读《寻梦》中的墨西哥文化元素。

人神沟通靠剪纸

11月1日—2日是墨西哥传统的亡灵节,亡灵节被墨西哥人看作全家人团聚的日子,不仅和在世亲人,还和去了另一个世界的人。人们会去公墓或者在家中供奉台上放置供品,点上蜡烛,为亡灵祈祷,与亡灵对话。一些人还会在家中供奉台摆上逝去亲人生前用过的东西,爱吃的东西,穿过的衣物等。男主角米盖尔家中供奉先人照片的供奉台是亡灵节期间所有墨西哥家庭必备的,被亲人供奉了照片的亡灵才能回到生灵的世界,还未被人们忘记的亡灵才能继续存在。

在墨西哥,孩子们和米盖尔一样从小就知道亡灵节传统。墨西哥小学生《公民知识》课本还将“亡灵节”列为墨西哥最重要的传统之一。墨西哥的著名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说,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死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这不但成为带有墨西哥民族特征的文化现象,也表现了墨西哥人的价值观与哲学观。

由于相信万寿菊可以指引亡灵回家,这种黄色的鲜花成为亡灵节期间墨西哥人布置亡灵祭坛最主要的装饰品,成为亡灵节的主角,它也叫亡灵节之花,死亡之花,阿兹特克菊,原产于墨西哥。亡灵节来临之际,也是墨西哥万寿菊收割的季节。据统计,墨西哥每年要生产1.4万吨万寿菊。在电影中,人们在家门口到供奉台的通道上撒下橘黄色的万寿菊花瓣,引着亡灵归来。影片中还有一座十分令人震撼的万寿菊花瓣铺就的梦幻大桥,这是引领亡灵回家团聚的桥,如果没有家人供奉照片,亡灵就走不过万寿菊花瓣桥。小男孩米盖尔

从亡灵世界回到现实世界,也需要借助一片万寿菊花瓣的神力。

《寻梦》中多次出现的彩色剪纸引人注目,这是墨西哥的文化传统之一。印第安人把剪纸当做与神沟通的媒介。举行祭祀活动时,将剪纸挂在墙上、祭坛上、地上,祈求神灵保佑,最后再将所有剪纸全部烧掉。传说每当剪纸被风吹动时,都意味着有亡灵经过,虽然人看不到亡灵。

张牙舞爪多彩神兽

《寻梦》中亡灵世界的那些神奇动物,张牙舞爪、五颜六色,大有来头。其原型是墨西哥瓦哈卡地区一种被称作“阿莱布里赫”的墨西哥特色民间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以动物造型为主,花纹五彩缤纷,造型极富想象力,比如有翅膀、长怪角的老虎、长着狮子脑袋的怪鸟等,不一而足。

相传,上世纪30年代,有一位墨西哥艺术工匠发高烧,在梦中看见千奇百怪的神兽,待他康复后就凭着记忆把梦中神兽制作出来,并把它们叫做“阿莱布里赫”。

在发源地瓦哈卡,有许多村民以制作阿莱布里赫木雕为生,年轻工匠削切木料,年长工匠精心雕琢,妇女儿童彩绘上色。除了在墨西哥的手工艺品店能见到阿莱布里赫,墨西哥每年还举办一些相关的比赛和展览,让民间艺人和普通民众参与制作阿莱布里赫。每年亡灵节前后在墨西哥城主干道改革大道旁就会摆放出千奇百怪、足有一人高的各式阿莱布里赫艺术品。

走街串巷玛利亚奇乐队

米盖尔在亡灵世界画亡灵妆,这也是亡灵节期间许多墨西哥人会做的事。男女老幼画上亡灵妆,穿上鬼怪装,参加聚会和游行,代表着亡灵归来。电影中人们将自己装扮成“卡特里娜骷髅头”走上街头庆祝节日。“卡特里娜骷髅头”是墨西哥刻版画家何塞·瓜达卢佩·波萨达于1913年所创造的锡版画角色,现已成为墨西哥重要的形象之一。

米盖尔所居住的圣塞西莉亚和亡灵世界极具墨西哥城镇特色,圣塞西莉亚中心广场节日庆典里必不可少的玛利亚奇乐队是真实存在的。这些头戴墨西哥宽边尖顶草帽,身着墨西哥民族服饰的民间演奏者活跃在墨西哥大街小巷。在露天餐馆吃饭时,也会碰上零星演奏者。在墨西哥城还有一个“玛利亚奇广场”,玛利亚奇乐队聚在这里练习,寻找潜在客户。▲

猜你喜欢
万寿菊墨西哥人亡灵
亡灵节
雨水收集者
咏万寿菊庆七十华诞
Remember Me请记住我
金色梦幻之花
墨西哥人如何看待特朗普?
种上“发财花” 走上致富路
城市备忘
北方万寿菊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