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贸易便利化合作效果评估及其发展方向

2017-12-04 12:38于鹏于学卿
对外经贸 2017年8期
关键词:瓶颈供应链贸易

于鹏 于学卿

一、APEC贸易便利化合作的进程

早在199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就提出到2020年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茂物目标”。而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是APEC落实茂物目标的三大支柱之一。目前,APEC已经成为亚太地区贸易便利化工作的基础和主导力量。

新世纪以来,APEC持续推进贸易便利化计划,主要包括:2002-2006年,执行贸易便利化行动计划的第一阶段(Trade Facilitation Action Plan,TFAP Ⅰ),总体目标是使贸易成本降低5%;2007-2010年,执行贸易便利化行动计划的第二阶段(TFAPⅡ),总体目标是使贸易成本再降低5%;2011-2015年,执行供应链连接性框架行动计划(Supply Chain corrnectivity Framework ActionPlan,SCFAP Ⅰ),目标是使供应链在贸易时间、成本和不确定性的改善上整体绩效提高10%;2016年,在智利利马举行的APEC第24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批准了《第二期供应链连接性框架行动计划(2017-2020)》(SCFAP Ⅱ),意在进一步增进APEC地区的贸易便利化和供应链联接,将自2017年起得到落实。从目的来看,APEC贸易便利化主要分为两个阶段:2002-2010年,主要以降低贸易成本为目的;2011-2020年,顺应全球价值链变化趋势,聚焦于提升供应链连接水平,通过打通供应链降低贸易成本,并将区域范围内的互联互通同贸易便利化紧密相连。

TFAP Ⅰ涉及海关程序、标准与一致化、商务流动和电子商务四大领域,APEC成员共选择了1400种贸易便利化具体措施。作为TFAP Ⅰ的延续和深化,TFAP Ⅱ形成了涉及14个方面、70个行动措施的清单。除了四大领域,TFAPⅡ在知识产权保护、政府采购、提高透明度和反腐败等营商便利化领域进行实质性合作,在改进国内规章制度、保障贸易安全等领域也加以更多关注。

SCFAP Ⅰ主要通过实施能力建设计划,帮助APEC经济体突破八类瓶颈,而打通这些关卡对于改善全球和地区供应链连接性起到基础性作用。考虑到这些瓶颈相互关联,且数据重叠,将八类瓶颈分为三个集群(表1)。2010-2014年,SCFAP针对八类瓶颈共设定了109项基础行动。根据2014年APEC贸易和投资委员会(CTI)的报告,93.6%的基础行动已经完成,只有极少数正在进行或缺少信息。

二、对贸易便利化已实施计划的评价

根据APEC政策支持小组(PSU)的评估,通过实施TFAP Ⅰ和TFAPⅡ,APEC已经在2002-2010年成功降低了10%的交易成本。2016年11月,PSU对于SCFAP Ⅰ的最终评估报告出炉。评估报告从外部指标、内部指标和自我评估调查三个方面对SCFAP Ⅰ进行评价,下面将重点介绍。

(一)外部指标评价

第一,从绩效看,世界银行的物流绩效指数(LPI)和世界经济论坛的贸易促进指数(ETI)都表明,整体供应链绩效指标虽有增长,但涨幅较低,未达到设定目标。2015年APEC21个经济体的简单平均LPI指数为3.41,较2009年仅增长0.90%,离10%的增长目标(3.72)相差较远;而2013年ETI指数为4.67,较2009年增长0.91%,离2013年6.67%的比例目标(4.94)也有较大差距。

第二,从贸易成本看,虽然名义成本上升,但考虑了国内物价因素的实际成本下降,显示了良好的进展。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指标(DB)中2014年贸易出口名义成本较2009年增长2.08%,实际成本下降8.63%;贸易进口名义成本增长6.75%,而实际成本下降10.14%。这说明SCFAP对于降低贸易成本发挥了实质性作用。

第三,从贸易时间看,DB指标表明海关文件和程序时间大幅下降。2009-2014年,APEC成员成功地使贸易出口时间下降12.41%,进口时间下降10.19%。但LPI指标中的订货至交货所需时间大幅上升,可能是由于受访者回应率较低而造成采样误差,并与调查的地理特征有关,但这也应从政策层面引起充分重视。

第四,从贸易的不确定性看,APEC成员边境管理的透明度明显增强,但商业环境仍有待继续改善。从ETI指数看,贸易过程中额外支付或贿赂情况减少,对腐败的感知程度下降,但政府的整体监管质量和安全环境仍有待进一步完善。LPI出货质量指标的恶化也应在SCFAPⅡ阶段引起更多重视。

(二)内部指标评价

以下是针对各类瓶颈的具体内部评估:

瓶颈1(透明度):报告主要围绕政策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反腐败和商业确定性四点展开。在政策协调方面,报告指出,在新的监管措施出台时,21个经济体中仅有9个建立了恰当的通告渠道。而仅有11个经济体将贸易、竞争和市场开放有效纳入监管。

瓶颈2(基础设施):报告指出,缺乏具有影响力并设计科学的项目,加上法律、监管和制度瓶颈,是基础设施投资的主要障碍。报告认为,下一步应当继续两项工作:一是设立供应链基础设施项目库。要精心设计,确保经济上可行且有利可图,而且要基于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予以优先考虑。二是改善PPP模式和基础设施投资环境,提升对私营部门投资的吸引力。

瓶颈3(物流能力):报告认为,跨境服务能力低下是中小企业物流服务的主要短板,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无法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和金融资源。APEC应继续加强两项工作:一是加強调整转型和适应能力建设:二是改进信息传播机制。报告建议建立一个国际物流平台(ILP)以支持小型物流服务供应商。

瓶颈4(清关):报告认为,APEC成员过境清关差异较大,报告提出若干政策建议:发展单一窗口系统,实施世界海关组织的托运货物即刻放行指导原则,精简边境机构,建立清关客户服务机制,引入预处理和货物快速放行机制,允许报关费用电子支付并与货物放行分离。endprint

瓶颈5(证明文件):在原产地证书签发问题上有如下建议:继续提高贸易商自行签发原产地证书的能力,鼓励经济体对于非优惠待遇的贸易无需原产地证书入境,提高有关签发原产地的监管环境条件,开发电子系统使贸易商可以提交电子原产地证书,建设开放透明的仲裁和纠纷解决机制等。

瓶颈6(连通性):具体建议如下:鼓励民间社会和私营部门参与基础设施规划,优先考虑配套物流服务,提供具体的运输和物流技能培训的劳动力发展规划。

瓶颈7(法规标准):具体建议如下:鼓励成员坚持共同标准如《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作为国际电信问题协调的平台,分享网络安全措施的最佳实践,制定重型车辆安全性实践手册,采用电子信息数据交换框架等。

瓶颈8(过境安排):要进一步解决贸易过境企业所面临的障碍。

(三)自我评估调查

自我评估调查范围是APEC成员经济体报告的70个项目,其中有50个已经完成,20个正在进行中。项目覆盖单一窗口、海关、基础设施建设和物流领域等。超过1/4的项目针对瓶颈4即跨境通关手续,而瓶颈2(基础设施)、瓶颈7(法规标准)和瓶颈8(过境安排)是涉及最少的。瓶颈4、5(文件)和瓶颈1(透明度)取得的改善效果较为明显。跨境通关手续的改进表明APEC在全球跨境贸易的便利化方面一直处于最前沿。

从整体效果看,超过90%的项目被认为“优秀”或“良好”。这表明,这些项目起到了改善供应链绩效的作用,被访者要求对项目分别从政策、时间、成本和不确定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在政策和不確定性的改善上多数项目评价较高,而在时间和成本的改善上成效相对不明显。在被调查的项目中,有22个项目被认为十分成功,获得了最佳范例标签(见表1)。

多数经济体的自评表明,通过SCFAP计划,各国在时间、成本、不确定性和总体效益的改进上取得了良好的进展。根据PSU在2016年10月发布的《关于各经济体落实茂物目标进展的第二期评估报告》,仅以海关程序为例,APEC的APEC21个经济体取得了不小的成绩(见表2)。同时,实施SCFAP行动也面临着相关设施不足、信息缺乏、信息不一致和制度问题等各种挑战。

三、下一阶段贸易便利化计划的主要设想

2014年的北京APEC峰会通过了《APEC互联互通蓝图(2015-2025)》,将SCFAP作为硬件联通、软件联通和人员联通三要素中软件联通的重要部分。在此背景下,并根据SCFAP Ⅰ评估报告的建议和以往贸易便利化工作经验,SC-FAPⅡ设定了总体目标:“降低供应链上的交易成本,提高供应链的可靠性以支持亚太地区企业提升竞争力。”具体来说,SCFAP Ⅱ将更系统地解决五大核心问题:

一是解决边境管理问题。scFAPⅡ拟采取13项行动措施:包括加强货物放行时间调查(TRS,TimeRelease Survey);加强电子支付系统(e-payment)建设;扩大AEO互认安排(MRA,Mutual RecognitionArrangement);协调经济体之间的货物处理标准;对影响贸易的边境机构及其管理模式进行识别;利用全球数据标准(GDS,Global DataStandards)协调边境管理;采用先进的IT技术和数字海关建设电子系统,提高供应链的可视性;建设开放、透明的争端解决机制和仲裁程序;对海关人员进行能力建设;推动各成员国成立贸易便利化国家委员会,落实TFA;边境管理机构加强对话和互动;各国分享上诉和审查的经验;加快实施单一窗口系统,努力实现国际单一窗口的互联互通等措施。

二是解决基础设施问题。SCFAPⅡ拟采取6项行动措施,具体有研究PPP模式在内的区域基础设施资金来源和投资模式;政府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许可;加强港口网络体系建设,包括但不限于亚太示范电子口岸网络;加强APEC海上贸易路线安全;加强高质量基础设施的能力建设;分享多式联运最佳经验。

三是解决物流建设问题。SCFAPⅡ拟采取7项行动措施:诸如加强电子支付系统的应用;加强物流领域的能力建设;加强物流服务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划的作用;为运输和物流技能培训提供特定的劳动力发展计划;加强物流服务在多式联运投资中的作用;为物流和交通部门提供能力建设方案;加强绿色供应链合作机制。

四是解决监管合作问题。SCFAPⅡ拟采取6项行动措施:包括为贸易商提供准确的规则信息,但不限于APEC贸易知识库;提高贸易程序和监管的透明度;分享征求、收集和吸收公众意见的实践;为利益相关者制定可操作的、透明的、负责任的上诉制度;创建或更新进出口和过境贸易的实用指南;通过互联网设立反馈邮箱。

五是解决电子商务问题。SCFAPⅡ拟采取9项行动措施,具体内容有:将协调现有贸易法规和电子商务贸易规则;为中小企业提供可靠快速的航运系统;简化电子商务通关程序,提供安全快捷的24小时通关服务;保护消费者隐私,预防商业欺诈,减少知识产权侵权,确保网络安全;打击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促进网上交易,完善监管政策和支付服务;提高中小企业参与全球电子商务的参与度;落实APEC菲律宾长滩岛行动议程和TFA,精简海关程序;推动各国海关遵循世界海关组织(WCO)的即刻放行指南和非关税边境管制原则。

总之,SCFAP Ⅱ将降低贸易成本作为重点,同时也将着重解决全球供应链中出现的新问题,如电子商务、数字海关和网络安全等。下一步APEC将在2017年召开的越南峰会上继续推进SCFAPⅡ的工作,建立SCFAP Ⅱ实施机制,为五大问题设定具体目标,并设置定量或定性指标以衡量工作进展和成效。endprint

猜你喜欢
瓶颈供应链贸易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贸易统计
突破雾霾治理的瓶颈
突破瓶颈 实现多赢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