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卓筒井口述历史策略研究

2017-12-05 11:45夏金兰
长江丛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大英被采访者人员

夏金兰

大英卓筒井口述历史策略研究

夏金兰

遂宁市大英县的卓筒井是我国历史上小口径盐井的仅存遗作。卓筒井的制作始于我国北宋庆历年间,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应用绳式冲击顿钻法来进行机械凿井方法,应用该套方法可以获取地下矿藏资源。卓筒井的制作对矿藏开发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受到卓筒井技术的启示,我国的石油、天然气、盐卤技术才得以发展。在记录大英卓筒井历史工作中,做好口述历史记录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详细说明了开展大茼卓筒井口述历史记录工作的策略。

大英 卓筒井 口述历史 记录

一、前言

2006年,卓筒井技术被国务院正式命名为“井盐深钻汲制技术”,且被公布到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大英的卓筒井一部分为北宋时期建设的老井、一部分为明代以后建设的新井。据《蓬溪县志·盐政》数据统计,在明代时,单蓬邑盐井就有3700余眼。民国时期,北川盐务局接管了大英盐务的管理工作,据数据统计,那时正在启运的卓筒井共有108个灶房,可年产盐4000多吨,卓筒井生产的盐运销到全国各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因为现代盐业发展,逐渐采用了现代化的制盐技术代替传统制盐工艺,直到80年代卓筒井制盐技术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卓筒井的灶房及相关的工具也不再为人们使用。即使卓筒井技术已经不适用于现代化的发展,然而卓筒井的制盐史和钻井技术依然具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它需要被记录到史册中。

二、规范大英卓筒井口述历史课题参数

口述历史开展工作的意义,就是应用录音及录像技术记录历史当事人口述的历史资料。如果要优化口述历史的资料,就必须做好口述历史资料的规划工作。

以做好大英卓筒井的历史口述资料的规划为例。当前国家储委认定大英卓筒井有10亿的盐卤储备量,它的分布范围包括蓬莱、象山、卓筒井镇、河边、玉峰等地区,这一技术的应用时间非常悠久,口述历史工作人员就要结合文献资料,应用口述历史的方法了解大英卓筒井技术应用的侧重点。20世纪80年代以前,曾有一些老人曾经参与过大英卓筒井的盐卤制作工作,他们熟悉这套工作的流程,从大英卓筒井昔日工作人员的口中可以详细的了解大英卓筒井盐卤制作的详细流程。从历史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到大英卓筒井的制盐流程为汲卤、晒卤、滤卤、煎盐这四个环节,同时历史文献资料也记载了在川西北与大英等地,制盐的技术略有差异性。那么大英卓筒井技术地域性的差异是什么?差异是因何而产生的,这些都可以从当地盐井制盐工人的口中获得线索。

结合大英卓筒井的口述历史工作的侧重点,可以将课题参数定义为大英卓筒井应用的范围、历史、技术及文化。口述历史工作人员要围绕这几项参数拟订采访题目。如果要做好口述历史的工作,就要详细的阅读历史文献资料,找到口述历史文献资料采集的重点,做好口述历史项目开展的规划工作。

三、拟定大英卓筒井项目议题与计划

口述历史项目工作的开展,会受到种种因素的限制。比如项目开展成本的限制、现有科学技术的限制、文化因素的限制等。口述历史研究人员在开展工作以前,必须详细的了解项目工作开展的限制,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确定工作的目标,并拟订好预订的方案。以便在项目工作开展遇到问题的时候,可启动预订的方案继续完成口述历史的工作。

比如在大英卓筒井的口述历史项目开展的时候,最先应用海选招募的办法找到历史当事人,在该项项目开展以前,项目负责人员委托地方报纸、传媒机构、民间机构招募80年代以前参与制盐的工人。为了避免海选招募未能寻找到重要的历史当事人,该次历史项目研究负责人员委托口述历史研究人员在当地走访,了解情况,做好口述历史当事者的备选工作。大英卓筒井口述历史研究人员要将拜访的人群依研究的范围分类,依照研究的重要度排序,应用从重要到较为不重要的顺序依次进行拜访。

历史研究人员在开展拜访工作以前,要先拟订拜访的时间及地点,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最多的拜访工作,避免浪费工作的时间,增加工作的成本。然而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可能还会遇到意外。比如当年在大英卓筒井一线工作的老人现在都已到了垂暮之年,这些老人易突发各种疾病,有时口述历史工作人员临到采访前,老人已突发意外,他们或者精神不济,或者神志不清,此时工作人员要在去拜访以前拟订备选的方案,灵活安排采访的时间。

口述历史研究人员只有在采访以前做好项目开展的安排,预估出需要采访的范围及目标人群,拟订好最佳的采访流程计划,做好采访意外处理的预案,才能在采访工作中高效的、优质的完成采访工作。

四、做好大英卓筒井口述历史拜访的准备

口述历史工作人员要采访的对象通常为没有接受过媒体采访的人民群众,他们非常缺乏被采访的经验,如果口述历史人员没有做好充分的引导,就可能或者不能顺利地完成采访任务,或者完成任务的过程会存在大量的波折。为了高效的、顺利地完成采访工作,口述历史研究人员要在采访前、采访中及预约后续采访时做好充分的拜访准备。

(一)采访前的准备

在采访以前,口述历史研究人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拜访的准备。第一,工作人员在采访以前,要对采访对象有一定的了解,从获得采访对象亲人支持的角度着手,做好采访准备。比如以采访一位精通卓筒井全套生产工艺的老技师为例,口述历史研究人员要了解这位老技师的生活现状、学历、背景、生活健康的情况、家属关系情况等。、在采访以前,与老技师的家属先进行沟通,让家属配合采访工作。大英卓筒井口述历史项目中涉及的被采访者通常年事已高,部分老人不便独自接受口述历史工作人员的采访,口述历史工作人员在开展工作以前,要做好被采访者的调查工作,做好充足的拜访准备。第二,工作人员可以利用电话或信件的方式预约采访的对象,告诉被采访对象初步的采访意向,与被采访对象共同优化采访流程。第三,在确定了采访流程后,口述历史研究人员要在采访人员接受采访前做好环境准备工作,比如工作人员要做好采光的处理,避免在拍摄视频时出现光照不合理,影响视频拍摄的质量;做好录音的调试工作,口述历史人员录音的环境并非专业的录音棚,录音效果极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为了提高录音的质量,口述历史研究人员要做好录音调试工作;口述历史工作人员要充分准备好采访的器材,避免在采访过程中缺漏了采访设施,或者发生电池不足等现象。

(二)采访中的准备

由于大部分被采访的对象没有在镜头或者录音设备前说话的经验,因此他们被采访时心情容易紧张,一旦心情紧张,他们可能就会忘记一些事情。对此,课题研究人员在做大英卓筒井采访时要做好现场引导工作,采访人员可以先从被采访者过去的日常生活说起,让他们先记忆起在当工作的时候,家庭和工作的家常小事,再逐渐通过帮他们回忆引导的方式让他们口述历史。口述历史研究人员要以被采访者为主体,尽量鼓励他们自由的发散,自由的说话,不要过多打断被采访者的思维。对于重要的问题,口述历史研究人员要从多个角度引导被采访者说出当年的旧事。从以往的工作实践可以了解由于种种原因,被采访者或者回忆不出当年的历史,有时被采访者混淆了当年的历史,甚至会编造当年的历史。如果被采访者口述历史不实,会给历史研究工作带来障碍。口述历史从多种角度来帮助被采访者回忆历史,可以使口述历史材料得到相互的印证。对于不适合一次让口述者描述的内容,口述历史研究人员可以应用多次采访的方式完成采访工作。

(三)持续采访的准备

口述历史研究人员要合理的控制采访的时间,采访的时间一般最好控制在一个半小时左右。大英卓筒井口述历史人员采访的对象为最后一批参与卓筒井制盐的老人,现在这些老人基本都在70岁以上,年龄大的年过九旬,老人体力不足,一次说话过久,他们可能会较为疲累,当被采访人员感觉身心疲累后,接下来的采访会是低效化的。如果口这历史人员需要采访大量的内容,需要多次进行采访工作。口述历史研究人员的采访频繁不要太高,要给被采访者足够的恢复期。一般可以控制在半月左右的采访频繁。在未完成采访以前,口述历史研究人员要关注被采访者的情况,根据需要灵活的调整采访时间。

(四)采访结束的感谢

口述历史人员在完成采访以后,要以真诚的态度感谢被采访者及被采访者的家属。这一方面是一种礼节,当被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家属对口述历史研究人员产生良好印象的时候,有时会更详尽的说出一些历史,或者主动帮助口述历史研究人员提供一些不为人知的关键资料。另一方面是为后续采访做好准备工作。

五、做好大英卓筒井口述历史档案的整理

口述历史档案的管理主要包括编辑、管理、开发这三项工作。

大英卓筒井口述历史研究人员在录制完口述历史资料后,需要把音、视频档案转化成文字抄本。这些文字抄本并非一字一句地记录音、视频的资料,而要帮助被采访者修正一些文字错误。这些修正工作要以忠实音、视频资源为主,做好文字修正工作为辅。完成文本转录以后,口述历史研究人员要将修正的文本给被采访者看,让被采访者印证所说的文字,并提供修正建议。双方核实了抄本后,口述历史研究人员要让被采访者接受签名。

在国外,有《口述编目手册》这一口述历史资料编目的标准,大英卓筒井的编目工作要以这套标准来进行资料编目工作。大英卓筒井的编目包括采访时间、地点、被采访者、采访者、采访次数。只有应用科学的方法编目,口述历史资料才能向标准化、电子化、共享化的方向发展。

口述历史资料的传播,要遵照被采访者的意愿进行传播。从理论上说,口述历史研究人员应该不删改、不剪切文件。然而部分被采访者会提出部分材料限制公开传播的要求,此时口述历史研究人员要做好原档案的保留与传播档案的再处理工作。

六、结语

当前,人们把口述历史定义为应用录音及录像技术录下当事人的口传记忆及当事人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人们应用录音及录像技术采集到历史资源后,需做好录音及录像历史资源的文字记录、摘要、索引、存储等工作,应用多元化的方式保留录音及录像历史资源。口述历史对地方文献资料的记录有辑佚、补遗、整合的作用。应用口述历史资料可以校勘文献资源中的失误;考证历史文献资料中的真伪;索引文献资料历史中的源流。口述历史资料是地方历史文献资料的重要补充,它是地方志史料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记录大英卓筒井历史工作中,做好口述历史记录工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详细说明了开展大茼卓筒井口述历史记录工作的策略。

[1]郭萃.从《张学良口述历史》探究口述史研究方法[J].办公室业务,2016(20).

[2]左玉河.中国口述史研究现状与口述历史学科建设[J].史学理论研究,2014(04).

[3]陈墨.口述史学是什么”学”?[J].当代电影,2014(08).

[4]邓耀荣.澳门口述历史的发展和前瞻[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02).

(作者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中国大英卓筒井口述历史文化研究”(项目编号:16SA0152)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大英被采访者人员
全国优秀楼房猪场案例大英齐全农牧有限责任公司
浅谈在采访中怎样与被采访者有效沟通
浅谈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技巧
新闻记者采访的提问艺术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头脑风暴法”在高职院校大英翻译课堂的应用研究
《大英儿童漫画百科》将出中文版
新闻采访中提问的技巧
完形填空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