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字八法 升“华”始新
——翟永华书法印象记

2017-12-05 10:16任怀强
诗潮 2017年4期
关键词:钟繇八法永华

任怀强

“永”字八法 升“华”始新
——翟永华书法印象记

任怀强

永华学书踏踏实实写钟繇,不去哗众取宠,不妄求,不急于求成,反而成绩日渐突出。有人说,意境不够,永华微微一笑:但凡能学到精髓一二,钟繇就足矣。让人不禁为之击节。他主张学书法不要仅仅描摹字形,他说那是技的层面,太肤浅了,还是要学古人的书法精神,把作者身处的时代背景了解详细,了解作者的生平,回归到那个历史现场,这才获得真知。这就是永华老兄的先知先觉之处。他敢为人先,是有充足的把握和内心的气度,这也是他的骄傲过人之处。

永华兄出生于东明,自幼受家学影响,对书法有天生的痴迷与爱好。生活从东明辗转于菏泽牡丹,求学求知展览也有菏泽到北京上海以及国外,心境日趋平和,视野日渐开阔。其间几十年的历练,让他处事有度,能屈能伸,书法开张自如。庄子的散淡情怀,牡丹的雍容华贵,在他的字里行间浸润着、透露着。他常常秉烛夜读,翻看古书旧帖,或临或写,洋洋洒洒,随性而为,不可求,不倦怠。他写字读书就是写心、养心、养气、养神。

他把书法纳入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游离于生活之外,融入生活,就像洗衣做饭看孩子一样,让书法有了真实的“烟火味”,这是接地气的,也是他书法突飞猛进的原因。为文洒脱性情,为书狂放不羁,心在书中,笔在心中,游刃有余的徜徉,让他冥想、顿悟,书法的可爱带来他的真情。荣获全国第二届银河书法大赛青年组一等奖,新世纪全国书画大奖赛金奖,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全国书画家作品展金奖,第二、三届纪念毛泽东全国书画家作品展金奖,首届中国美院学生作品“造型类”二等奖,全国第四届赛克勒杯书法大赛二等奖。入展第六、七、八届全国展,第七届中青展,首届、二届扇面展,第二届正书展,第四届新人展,首届全国书法百家精品展,首届中国兰亭奖书法展,首届青年展,首届、二届“杏花村汾酒集团杯”全国电视书法展,第三、五届楹联展,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展等二十余次国家级重大展览。1995、1996年作品应邀在日本、新加坡、中国香港展出。三十余件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央档案馆等收藏。《中国书法》杂志2004年第9期专题介绍,出版《当代中青年书法名家精品系列·翟永华卷》。这仅仅是对他局部的褒奖。

所谓“书法讲法在于器,书法无法贵于道”。永华的理解,书法作品首重气息格调,切忌雕饰造作。如同一个人由内而外透出的精神气质,作品气息自然要追求雅逸清正、味厚神藏,格调既要高古又要体现时代气息,要经得起品读,要有余韵,要力求体现书家的性情品位。尤要摒弃创作中为形式而形式的装扮成分,挖空心思的经营布置、拼接修饰等书法本体以外的画蛇添足式的手法,切忌“戴着假面具跳舞”;其次,在审美取向上追求古逸清雄、拙朴厚重。审美取向是书家个性语言表达和作品风格形成的重要牵引,是艺术创作的灵魂。

永华在审美追求中,既与古为徒,又尝试独抒性灵。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感受自然生灵和天地造化,这样便脱去胸中尘浊,达观通透。他通过读书、思考,从生活中感悟人生,从人生中感悟书法,以敬畏的心态对待自然万物,不断磨炼、砥砺和提升自己,努力让自己的心态沉潜、安静下来,笔墨中流淌的心性、灵气才会愈加古逸、清纯、浑厚。因而他的作品注重规模气象,追求文心内涵,将金石味和书卷气融合,直取魏晋气度、汉唐精神。

“下笔当有千古之幽思”的永华,越来越注重悟。其实这就是书圣王羲之的“永”字八法,从点画出发,回归于点画本身,一笔一捺,构成了永华兄对字的敬重和深爱。作品笔笔落实、心到意到,毫无装饰制作、拼接粘贴等流行形式,而是在追寻、回归传统的自然书写中传递出了人文情怀和时代审美意趣。他在钟繇王宠之间往来而又不沉湎其中,挥毫间举重若轻,看似随意,实则有意,随弯就曲,因势赋形,造就了他的“永”字八法,也是他的升“华”始新,祝愿他创作出更多的佳作来。

(任怀强,著名书画主持人、评论人、策展人,《艺术天下》主编)

猜你喜欢
钟繇八法永华
How To Get Along With Your Friends Better
离心率求解策略八法
Club Recruitment
八法解决物理选择题,高考分数十拿九稳
钟繇《荐季直表》(局部)
钟繇:盗墓贼这个锅我不背
“八法”解决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