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弟弟的土豪做派,曾大人只能苦笑

2017-12-05 19:00
南都周刊 2017年22期
关键词:老九左宗棠金陵

今天游客若去湖南省双峰县(原属湘乡县),多半会参观曾国藩的故居“富厚堂”。这座大宅子是在曾国藩带兵在外与太平军鏖战时修建的,他本人至死也没有居住过。他的夫人和几位子女回故乡后在里面住过不短的年头。

那个时候,哪怕当到了两江总督这样的高官,曾国藩和家眷也是两地分居,把妻儿留在老家。有一次他和秘书赵烈文谈起这事,说我本来想早点辞官回家,好好过几年轻松的日子,而你总劝我将家眷接到金陵。现在看来真得接家眷了。因为据家书得知,老四和老九在老家太张扬,恐怕招祸,夫人和儿女们想来金陵城,远离湘乡是非之地。

老四和老九,是曾国藩的四弟曾国潢和九弟曾国荃。曾国潢一直在老家当大管家,曾国荃是曾国藩最仰仗的猛将,带兵攻进了金陵城,被封为伯爵。因为太后不放心兄弟俩掌握军权,于是曾国藩把曾国荃的部队裁减,曾国荃本人也回到湘乡老家当土地主。在外发了财,衣锦荣归,当然要好好地花钱在乡亲们前嘚瑟。

九帅曾国荃几乎是患上了一种“土豪病”。

曾国藩告诉赵烈文,曾国荃在老家修建了一座很大的宅院,院子前面有一口大池塘,老九硬是在池塘上面架桥一座,远远看上去这宅子像廟宇。曾国藩评价道:“所起屋亦拙陋,而费钱至多,并招邻里之怨。”

花钱为什么还招人怨恨,曾国藩转述原因是这样的:“吾乡中无大木,有必坟树,或屋舍旁多年之物,人藉以为荫,多不愿卖,舍弟已必给重价为之,使令者则从而武断之。……买田价比寻常有增无减,然亦致恨,比如有田一区已买得,中杂他姓田数亩,必欲归之于己,其人或素封,或世产,不愿则又强之。”

九帅如此追求完美,是不是处女座的呢?盖房子必须用大木头,为此强买人家坟山上的风水树,买田要买就是一大片,夹杂在里面的别人小丘的田土看起来很不爽,花大钱——估计也有仗势欺人的逼迫——一定要买到手。

曾国藩还说了一件事足以印证曾国荃的“土豪做派”。

咸丰七年(1857),曾国藩正处在艰难时期,皇帝不给实权,朝廷大佬排挤他。他的父亲在那时去世,于是他借机回家守制,而曾国荃仍然带兵在外打仗。

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娶的第一任妻子是曾国藩同乡前辈、善化人贺长龄的女儿,此妇多病,后来难产早逝。贺氏的母亲从长沙城来湘乡看女儿,临走前想买一些高丽参带走。曾府的家人惊讶地问:“乡村偏僻没什么好的药,老人家既然从省城来,怎么反而到下面的县买药?”老太太回答说:“省城里的高丽参全部被九老爷(即曾国荃)买干净了。”

后来曾国藩一打听,果然如此。曾国荃到省城后一买高丽参的就是几十斤,装进竹箱里让人挑回去。有将士受伤了,他就令人把高丽参嚼碎敷在伤口上。

曾国荃所盖的宅子叫“大夫第”,比哥哥家的“富厚堂”规模大多了,也豪华得多。可到今天富厚堂还在,大夫第在几十年前被分给当地乡民,渐渐地就被拆掉了。

曾国荃患这种一根筋的土豪病也很正常,否则他哪能包围金陵城好几年,不攻下城池不撤兵。凡做大事者多半有这种劲头。

曾国藩对这个功成名就的老弟又能怎样?只能苦笑吧。但这种做派有人却喜欢,如对曾国藩很不服气的左宗棠。光绪十年(1884),曾国藩已故去很久了。左宗棠奉旨赴福建督师,在金陵城与两江总督曾国荃会面。左宗棠曾问曾国荃:“老九一生得力何处?”曾国荃回答:“杀人如麻,挥金如土”,左宗棠听完大笑,说“吾固谓老九才气胜乃兄。”——我一直认为老九的才气胜过你大哥呀。

当然,也有人分析曾国荃如此做派是学王翦那样自污避祸,曾国藩也乐意传播他弟弟这样的“毛病”。此说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早在咸丰七年,曾氏兄弟能否大功告成还是未知数,曾九帅已是那样的土豪做派,只能说是性格使然了。

猜你喜欢
老九左宗棠金陵
被乞丐教训的左宗棠
暮年左宗棠
登金陵凤凰台(节选)
海水为什么不能喝?
老九的房子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
左宗棠棋前明“大义”
是谁撒谎
紫冠
豆腐罗曼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