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教育本质,做一个有思想的校长

2017-12-05 19:03李丰安刘耀春朱红梅
教师·上 2017年11期
关键词:雷夫代课现代化

李丰安+刘耀春+朱红梅

哪几个追问呢?第一个追问,教育的意义是什么?第二个追问,教育有没有一个衡量标准?第三个追问,教育现代化有哪几个核心问题?

第一个追问: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有人说,一个国家的实力和它的版图大小、人口多少关联不大,只和它究竟有多少人愿意为国家目标奉献和付出有关。在今天,民族的复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大事,可到底有多少人在为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目标奉献和付出呢?從事教育工作的人和每一个坐进教室的孩子,是不是有为国家奉献和付出的目标?这必须成为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今天,有无数的教育人在思考和追问教育的常识性问题:究竟为什么办教育?好学校、好教师、好课堂、好学生是什么样的?等等。学校必须回到这些常识问题上作出应答,这才是学校的意义,教育的意义。

党的教育方针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方针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当我们在讲“立德树人”时,实际上就开始意味着教育要从人出发了——以人为本,分析人、关注人、发展人。离开了“人”,不可能有教育。教育从来不排斥考试,但真正的考试不是发生在考场,而是发生在社会,仅仅赢得考场的教育,最终一定会输掉社会。教育既要能让学生赢得考场,更要让他们赢得社会。这是值得我们每个校长、教育行政人员思考的。所以说,教育的意义应在于培养合格的优秀的公民。

第二个追问:教育有没有一个衡量标准?

答案是有——基于对人的基本尊重。

如果教育不尊重人,那只能是疯狂追求升学率的举动,一切都为了升学率。我们只能这样愤懑地表达:当教育的一切都只是为了升学率、为了分数而存在的时候,这就充分证明我们的教育已经“病入膏肓”了。一个不容辩驳的事实是,应试教育已经夺走了某些学校教育的“底线”,要不然怎会有“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的荒谬标语?可以说,在很多所谓的应试名校那里,教育早已名存实亡。

全美最佳教师雷夫:“我从来不会控制孩子,而是教会孩子自控。尽管我的块头很大,面对10岁的孩子,我可以对他们大吼大叫,让他们因为害怕而屈服于我,但我不会那样做,那不是教学,而是欺负孩子,我的教室是没有恐惧的教室。”“好教师会把学生当‘人看,平等对待孩子,关注孩子的想法,注重与孩子沟通。”雷夫说,好教师会让自己不断进步,在课堂内外都喜欢与孩子相处,包括玩游戏、打球等。

第三个追问:教育现代化有哪几个核心问题?

教育现代化是我们的目标。教育部发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提出,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今天,我们必须思考,教育现代化离我们还有多远?制约我们教育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问题究竟是什么呢?作为校长,作为学校管理人员,我们要思考。

在教育的诸多问题中,要实现教育现代化,其实从根源性上讲,除了学校硬件建设的现代化以外,不外乎有三个:学校制度、教师队伍、教学方式。

1. 逐步建立一套现代学校制度

我们来看一些教育现象。比如,我们在教室里会挂上一个钟表,钟表的旁边再设计一个“高考倒计时”牌子;比如,我们所有的评价,包括“绩效工资”,都与升学率挂钩,我们信奉好教师就是学生成绩好的教师;比如,我们眼里的好学生与他的身体素质和日常行为没有关系,所谓的“三好”只看学习成绩……

学校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有专家这样通俗地解读现代学校制度——“好的、先进的、能适应时代要求的制度”。一个基本形成共识的看法是——现代学校制度一定是一个能释放人性、提升精神的制度。

学校制度是教育魂之所在,没有了“魂”,就没有了“底线”。要从这个角度去建立学校制度,或者逐步从这个方向去建立学校制度。

2. 逐步建设一支有精神追求的教师队伍

中国近代教育其实是不缺乏有精神追求的好教师的,比如陶行知、陈鹤琴;中国当代也不缺少好教师,比如霍懋征、斯霞。他们留下的名言:“为读书而读书,为教书而教书,乃是亡国的教育。”“教是为了不教。”“不好的教师是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叫学生发现真理。”“凡是不能自我发展、自我培养、自我教育的人,也就不能发展、培养、教育别人。”……

好教师是教育真理的符号。好教师带给了我们怎样的思考呢?可以用三句话加以概括:爱是最高的师德;兴趣是最好的教学;研究学生是最大的课程。

建设一支有精神追求的教师队伍,挑战来自于哪里?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一是教师的职业信念要坚定。著名教育家、曾任苏州市市长的朱永新教授把教师职业大致分成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其中,最基本的是做一名让学生瞧得起的老师。做第二种老师,要用自己的良心去践行教育。有良心的老师不是表格和评选程序测量出来的,而是每年教师节有多少学生还记得给你打电话、发短信、送鲜花、寄贺卡。做让学校骄傲的老师,实属不易,你不在学校的时候,学生想你,同事领导念你,这样的老师一定是在自己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到极致的人,这样的老师令人敬佩!第四种老师,是于人于己都会创造故事和传奇的老师。

在乡村学校,出名师很难,这需要各个方面的因素。人人都有成功的欲望。朱永新教授提供了“吉祥三宝”促成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是专业阅读。没有阅读的教师永远成不了真正意义上的名师;二是专业写作。写作的过程是总结、归纳、剖析、反思与提升;三是寻找专业发展共同体。“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乡村教师一定要跟外界取得联系。互联网时代,乡村教师并不孤单,最有效的方式就通过网络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读书、学习、讨论、分享、碰撞,彼此鼓励,取长补短,对成长非常有益。endprint

二是教师的教育角色。湖北省教育厅在全省教育系统开展“十大美语、十条禁语”遴选活动。

十大禁语为:“你不学可以,但不要影响其他人!”“就你事多,快点,我很忙!”“你父母是干啥的?”“没见过像你这样的学生!”“我真的受不了你了!”“我就知道,你改不了!”“你怎么越来越差了?”“不想听的可以睡觉!”“你要不想学就回去!”“我怎么一點都感觉不到你们年轻的朝气!”

十大美语为:“错了别怕,咱们再来一次!”“你是最棒的女孩!”“孩子,世界上总有一扇门为你而开!”“我相信你,你能做到的!”“过去不代表将来,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学生是你的孩子,也是我的孩子。”“教室是允许出错的地方。”“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的成功。”“学习不怕起步晚,成才不怕起点低。”“宁可让你现在怨我一阵子,也不愿你今后恨我一辈子!”

三是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职业需要极高的专业性:回溯人类近代史,日本这个曾经资源贫乏、内忧外患的小国,为何能飞速发展,最终跻身世界强国行列?可以肯定的是,教育在日本崛起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日本教育的快速发展,又与其高素质、高专业性、高稳定性的中小学教师密不可分。

全美最佳教师雷夫“从教32年,我为什么还能保持激情”

“默默地做好教学,不让无谓的事情影响自己,保持好心情。”雷夫认为,这是他保持激情的第一秘诀,他从不会企图去说服家长、学校改变学生,但会与合作的家长共话教育,一起讨论孩子的成长。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一个可怕的错误观点,是不懂教育的人说出的不负责任的话,教师不可能拯救每一个学生。”在雷夫看来,学校里存在三种学生:

第一种是上帝送来的礼物。这类学生天生喜欢学习、喜欢学校、喜欢教师,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父母也非常喜欢学校和教师,会与教师通力合作教育孩子。

第二种是讨厌上学、讨厌老师的学生。更可怕的是,他们的父母也有类似的态度。

第三种就是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没人会关注到安静的他们。

雷夫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第三种孩子的身上,静静地等待这些孩子的自我改变,这会让自己有一种成就感,这是雷夫保持激情的第二个秘诀。

“忘记自己的教师身份,培养自己的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是雷夫保持激情的第三个秘诀。

目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很多,诸如教师待遇不高、工作量过大、责任过重,学生课程过多、学习时间过长、学业任务过重,学校办学经费不足、政府对教育重视不够、校长聘任制度有缺陷,等等。但是,随着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的落实,越往下待遇越高理念的实施,乡村教师的工作激情、精神追求一定会得到大大激发。

3. 逐步改革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现代课堂应该是什么样的?是否有了三通两平台就是有了现代化的课堂?未必见得。技术性改良只能是课改的切入点。课改的最终目的仍然需要回到“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上。回到育人,也就是回到了教育的“常识”。

从“人”的角度划分三代课改。回顾一下,以山东杜郎口中学为代表:

第一代课改的主要特征是“调整课堂结构”,也就是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第一代课改的出发点就是“效”,是为了解决课堂“低效”的问题。但第一代课改显然存在的问题是依然传统的“教为中心”“师为中心”。当然,第一代课改相对于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五步教学法”是一个突破,这种突破的意义在于,它注重和增加了“学”的分量,更加强调学习的能动性。

第二代课改的主要特征是“重塑教学关系”,它相对于“调整课堂结构”的改良算得上是一种突破,更是一种改革的深入。第二代课改首次触及到了教学关系的本质,即变“教中心”为“学中心”,变“师中心”为“生中心”,它首次开始把“学”和“生”置于主体地位。第二代课改下的课堂的主要特点是“师退生进”,有三个标志性形式:小组学习、导学案、学习展示。可以说,这是具有革命性的改革。

第三代课改的主要特征是“改变教学意义”,它相对于“教学关系”的改革而言,又可称为一种颠覆性改革。如果说第二代课改解决的是“如何学”的问题,那么第三代课改试图解决的就是最根本的“学什么”以及“为何学”的问题。第三代课改力求打破课堂的固有形式,创造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式。第三代课改主要的特点有三个:取消导学案、无限放大自学、一名教师同时给多个班级上课。第三代课改的核心价值在于重塑“课堂之魂”,以“课堂之道”去培养“三格”。

总之,从最初的“10+35”,到后来的“0+45”,再到以“快乐”为唯一评价标准的“0分课堂”,一直到今天以“自由”为价值追求的“无师课堂”,他们的改革所提供的脉络,显然不是指向于“分”,而是指向于“人”的。我们讲课改,不必拘泥他们的形式,也不能评判他们的是否真的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但课改的方向必须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出学生自主自信的课。

(作者单位:李丰安,湖南省双峰县教育局;朱红梅,湖南省双峰县甘棠片校;刘耀春,湖南省双峰县永丰镇中心学校)endprint

猜你喜欢
雷夫代课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我国代课教师问题反思*——基于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
如何才能终结高校“代课软件”
无视我,这很好
我们向雷夫学什么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