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作文微课,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2017-12-05 07:13张玲
广东教育·综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事例微课比赛

张玲

作文微課,是指在作文教学中,以某一特定知识点、教学方法或策略为内容,集合音频、图片、文本等媒介为一体,通过PPT或微视频(10分钟左右)的形式,在传统课堂、网络在线、移动学习过程中广泛应用的课程。其短小精悍、突破时空限制、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等特点给作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教学中,我们要以写作的有利因素为切入点,积极开发作文微课,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 从课文中开发,强化作文与阅读结合

阅读是作文的源泉和基础,作文是阅读的延伸和运用。因此,我们要重视阅读与作文的有机结合,将“作文”长期植根于“阅读”的沃土中,让学生更好地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写出更多好文章来。利用教材资源制成作文微课,积极发挥课内阅读的功用,将作文教学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之中,能切实落实写作指导,扎实学生写作基本功。如学了课文《争吵》后,我们可抓住其用“细节表现人物特点,突出人物形象”的写作特点,制成微课《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在指导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选用文章中的句例,通过比较句子、缩句、扩句等形式,具体说明细节描写如何活灵活现地表现人物,让学生深刻领悟细节描写的精妙传神。如此学以致用,读写紧密结合,实现课内阅读与作文教学的完美统一。

二、从生活中开发,强化作文与生活结合

作文的源头是生活。虽然孩子们的生活圈比较狭小,但只要用心发现,同样可以挖掘出许多可写可感的作文素材。所以,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注重积累,对写好作文尤其关键。如要教学生学会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我们可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圈里的人和事来作指导。根据一个老师的事例,制成微课《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品质》:先通过老师上课、课间、课外等一组生活视频,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位认真负责、关爱学生的好老师。接着配合画面回放、慢镜头、特写镜头等,指导学生体会哪件事让人印象深刻、倍受感动。最后通过比较和筛选,引导学生从众多事件中选取最让人感动、最能凸显老师爱生如子的高尚品质的典型事例“抱受伤的学生跑到两百米外的卫生室包扎”作为中心事件详写下来。因为是亲身经历或亲眼所见的事,所以学生感到特别亲切,学习起来特别有兴趣,很快就掌握了作文方法,并做到融会贯通,把方法辐射到以后的写作之中。

三、从活动中开发,强化作文与体验结合

多彩的课外活动,尽显童真本色。把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资源,开发出作文微课,有利于学生学会表达真情实感,把文章写得丰满具体,有血有肉。如一场拔河比赛过后,教师制成《表达真情实感,写出独特感受》的微课,指导学生写下这次难忘的活动。微课一边播放比赛的精彩片段,一边播放现场采访学生谈感想的视频。精彩片段扣人心弦,让学生仿佛重回到比赛现场,引发万千思绪;学生的现场感言,直抒胸臆,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接着,教师因势利导:作文时不仅要把比赛过程写具体,还要做到勇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样才能把作文写得真实具体,打动读者。在此基础上,教师还作进一步启发:比赛已经过去了,现在回头看,你还会有哪些不一样的想法呢?如:“我们虽然没有赢得比赛,但我们赢得了友谊!”“人生犹如一场比赛,只有努力拼搏,才能成功!”……就这样,这节微课通过现身说法、层层递进等方式引学生深入思考,学会将深刻的体验、独特的感悟融进作文中,升华文章主题,使文章中心突出,立意鲜明。

四、从自然中开发,强化作文与想象结合

作文是创造性非常强的活动,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关键。而美的事物往往最能引发无穷的遐想,激发人的创造潜能。大自然多姿多彩,浩渺无穷,置身其中最能让人放飞心灵,浮想联翩,是培养人们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温床。把大自然的美景美物作为作文微课素材,不仅可以增加审美情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教师利用校园操场美丽的风景,制成微课《放飞想象,写“活”景物》,指导学生把校园一角写具体、写生动。微课按顺序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绿草如茵的球场,红白相间的塑胶跑道,高大挺拔的树木……教师则在一旁弹拨敲打:“瞧,这株美人蕉像什么呢?哦,多像是一位亭亭玉立的婀娜多姿的少女啊”“这色彩明丽的塑胶跑道真让人怀疑天上的彩虹偷偷跑到了人间”……美丽的画面,巧妙的点拨,再加上优美的背景音乐,犹如一只轻拢慢捻的巧手,拨动着学生心弦,让他们不由自主张开想象的翅膀,让思维恣意张扬,在畅想中把静默的风景写得风情万种、旖旎生动。

责任编辑 黄日暖endprint

猜你喜欢
事例微课比赛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选美比赛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比赛
最疯狂的比赛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