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化

2017-12-05 08:42
作文周刊·小学六年级版 2017年43期
关键词:泸水寇准扶桑

馒 头

相传三国时候,蜀国南边的南蛮洞主孟获总是不断来袭击骚扰,诸葛亮亲自带兵去征伐孟获。泸水一带人烟极少,瘴气很重,而且泸水有毒。诸葛亮手下提出了一个迷信的主意:杀死一些“南蛮”的俘虏,用他们的头颅去祭祀泸水的河神。诸葛亮当然不能答应杀“南蛮”俘虏,但为了鼓舞士气,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军中带的面粉和成面泥,捏成人头的模样儿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去祭祀河神。

打那以后,这种面食就流传了下来,并且传到了北方。但是“蛮头”这个名字实在太吓人了,于是人们就用“馒”字换下了“蛮”字,写作“馒头”。久而久之,馒头就成了北方人的主食品了。

水晶饼

水晶饼是陕西渭南的名点,特色是金面银帮,起皮掉酥,凉舌渗齿,甜润适口。传说宋相寇准为官清廉,办事公正,深得民心。寇准有一年从京都汴梁回到老家渭南乡下探亲,正逢五十大寿,乡党们送来寿桃、寿面、寿匾表示祝贺,寇准摆寿宴相待。酒过三巡,忽然手下人捧来个精致的桐木盒子,寇准打开一看,里面装着50个晶莹透亮如同水晶石一般的点心。在点心上面,还放着一张红纸,整整齐齐地写着一首诗:“公有水晶目,又有水晶心。能辨忠与奸,清白不染尘。”落款是渭北老叟。后来,寇准的家厨也仿照做出了这种点心,寇准据其特点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作“水晶饼”。

冰 糖

相传清代康熙年间,有一个名叫扶桑的姑娘,是四川内江的一个大糖坊主张亚先家的丫环。有一次,她趁张亚先不在舀了一碗糖浆。正准备喝的时候,张亚先来了,扶桑连忙把糖浆倒进猪油罐,将罐子藏进柴堆里,又在上边放些谷糠掩盖住。

过了几天,当扶桑捧出猪油罐时,罐里却长满了许多水晶般的东西,敲碎入口,坚脆而纯甜,其味道胜过白糖。扶桑把这一奇怪现象讲了出去,许多人如法炮制,因制出的糖形似冰,味如蜜,人们就把它称作“冰糖”。

热干面

约在70年前,汉口长堤街关帝庙一带有個姓李的熟食小贩,因脖子上长了一个肉瘤,别人称他“李包”,他原来卖的是凉粉和汤面。

有年夏天,他沿街叫卖一天后回到家中,还剩下不少面条。他怕馊了,便把面条煮了一下,捞起来凉在案板上,谁知不小心碰翻了麻油壶,油全都泼在面上。李包懊丧之余,灵机一动,便索性将面条与麻油拌匀,然后扇凉,第二天一早就拿去上市。他将面在水里烫了几下,捞起来放在碗里加上佐料卖给顾客。有人问:“这是什么面?”李包脱口而出:“热干面。”

这一天的面条比哪天都卖得好,一个新的小吃便在偶然的失手中诞生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泸水寇准扶桑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泸水和平解放的重要序章 称杆事件
“扶桑”国到底在哪里?
浅析泸水退耕还林后期管理与巩固
寇准与水晶饼
北宋名臣寇准与邯郸
怒江之畔的青铜文明 云南泸水石岭岗遗址发掘
云南泸水石岭岗遗址
寇准挽衣留谏
悲哀的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