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卡》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

2017-12-05 00:50阮迎春周颖
广西教育·D版 2017年9期
关键词:凡卡契诃夫评析

阮迎春+周颖

一、走近“契诃夫”,初识“凡卡”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个人,猜猜他是谁?(课件出示作家契诃夫的画像)

生:契诃夫。

师:是的。他就是契诃夫,世界著名作家,一生创作了700多部短篇小说,被称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课文《凡卡》节选自他的同名短篇小说。契诃夫说“简洁是天才的姊妹”,而人们在评价他的作品时说“情节是那样的简单,但却令人震撼;表达是那样的简单,但却那样震撼而传神”。

师:看题目,你觉得简单吗?

生:简单,题目只有两个字。

【评析】执教老师紧扣“简”字,从介绍作者开始,到介绍契诃夫作品简洁的风格特点,以及他短暂的一生,将作品的“简洁”风格与作家的“大成就”形成对比,吸引了学生的注意。

师:预习了课文,你能告诉我,凡卡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吗?

生1:凡卡是一个可怜的孩子,因为他从小就失去了父母。

生2:凡卡是一个命运悲惨的孩子。

师:凡卡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可怜、悲惨。可是,文中却有这样的语言打动了我。(课件出示文中的句子:亲爱的爷爷,老爷在圣诞树上挂上糖果的时候,请您摘一颗金胡桃,藏在我的绿匣子里。)

师:请你快速读这句话,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字用得特别传神?

生:“藏”。

师:“藏”可以换成别的字吗?

生1:可以换成“放”。

师: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生2:可以换成“摘、收、装、存……”

师:可是作者都不用这些字,而是用“藏”,为什么?

生1:提醒爷爷千万要把他的金胡桃放好,不能让别人知道。

生2:因为他不想让别人发现。

师:一个简单的“藏”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凡卡,他有着一颗童心。(板书:童心)

师:我们再来看这句话。(课件出示句子:等我长大了,我会照应您,谁也不敢来欺负您!)请你像凡卡那样说一说这句话。

生读句子。

师:在村子里,爷爷是最穷的人,没有地位,被人欺负,所以,凡卡的愿望是保护爷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凡卡有一颗难得的孝心。(板书:孝心)

师:还有一句话也吸引了我。(课件出示句子:我问候阿辽娜,问候独眼的艾果尔,问候马车夫。)句中有3个“问候”,凡卡问候的是谁?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凡卡不仅想着自己,还想着别人。

师:是的。9岁的凡卡懂得关心他人,关心那些命运悲惨的人,可见他还有一颗爱心。(板书:爱心)

师:文中散落的只言片语,看似平常,却勾勒出了一个有孝心、有爱心、有童心、有血有肉的凡卡,可是凡卡的命运却如此悲惨。(板书:悲惨)

【评析】文中每个看似不经意的描写,都是作者刻意的安排。执教老师将散落在文本中的只言片语提取出来,串联成了“三心”,使得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充满童稚与纯真的凡卡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无形中拉近了学生与凡卡的距离,使学生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

二、体会凡卡生活之“悲惨”

师:课文哪个自然段集中写了凡卡悲惨的命运?

生:第8自然段。

师:(课件出示第8自然段)请同学们仔细阅读第8自然段,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了凡卡悲惨的命运。

生:挨打、挨饿、受困。

师:快速阅读这3个部分的内容,思考哪个部分写得最详细?

生:凡卡挨打的部分写得最详细。

【评析】执教老师大胆取舍,将教学重点转向描写凡卡悲惨的命运上,这部分内容是凡卡对日常生活的记述,也是文本语言风格简洁的具体体现。

师: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部分内容,其他同学用心听,你觉得文中哪个字刺痛了你的心?

生读句子,表示文中的“毒”字让人感到痛心。

师:“毒”有凶狠之义,这说明凡卡遭受了凶狠地打。除了“毒打”,凡卡还遭受了什么?

生:揪、拖、揍、戳。

师:假如你是凡卡,被人使劲地揪着,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生想象并描述凡卡挨打的情况。

师:老板揪住我的头发——

生:我感到非常地疼痛。

师:老板揪住我的头发——疼痛难忍呀!(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

生:老板揪住我的头发,我奋力地挣扎著,想挣脱他的魔爪。

师:多想要挣脱他的魔爪呀!老板揪住我的头发——

生:我感觉非常疼,很想跑掉。

师:钻心地疼,我真想快点逃脱。可是,我能逃脱吗?

生:不能。

师:就像那任人宰割的畜牲,老板把我从房间拖到过道,拖到楼梯,拖到院子里。被人一路拖下来,我又怎样了呢?

生:老板把我拖到院子里,任凭我哭喊求饶,可我就是无法挣脱他的魔爪!

师:大哭大叫也无法博得他的一丝怜悯。

生:老板把我拖到院子里,我感觉大事不好了,又要挨揍了。

师:这一路拖下来,你可以想象此时——

生:我腿上的皮破了,血开始渗出来,但是老板却不管不顾。

师:看都不看一眼,老板拿皮带揍了我一顿,此时我又怎么样?

生:我十分地疼,身上也被皮带抽出了一道道印痕。我非常希望爷爷把我带走。

师:当老板娘拿鱼戳我的脸时,我的脸上——

生:感到一阵阵的疼痛。

师:火烧了一样的疼。

生:脸上留下了深深的血印。

师:9岁的凡卡忍受着这样的欺辱,而这样的场面又是如此的触目惊心。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句子。endprint

师生共读句子。

【评析】毒打的情景离学生似乎很遥远,粗略地朗读这样的文字,学生无法走进凡卡的内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含义、想象描述,使“毒”这个字所代表的含义在学生脑子里变得形象起来,而将“揪”“拖”“戳”等行为还原成画面,入情入境,使得学生更能体会凡卡所遭受的痛苦,教学也就变得立体而厚实了。

师:这段话中还有这样的词句。(出示幻灯片)你能读懂吗?你有什么发现?

[揪

戳 \&][摇摇篮][收拾青鱼][打发买酒]

生1:凡卡每天要做很多事情,干不好就挨打。

师:干活会挨打,没日没夜地忙還得挨打。

生2:他在这里被人瞧不起,伙计们打发他去买酒,还叫他偷黄瓜,被老板发现后又挨打。

师:迫不得已做这样的事情,最后挨打的还是凡卡。

生3:他每天做那么多事情,做不好就挨打,所以,他真的很可怜。

师:从他挨打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

生4:老板和老板娘很刻薄。

师:没错,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凡卡和老板一家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凡卡命运悲惨,此刻他心中只有一个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回家,他一定要回到爷爷的身边。(生配乐读文中句子:亲爱的爷爷,发发慈悲吧,带我离开这儿回家,回到我们村子里去吧!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

【评析】悲惨的遭遇是凡卡生活的常态,作者简洁的描述,却让读者感到沉重、残酷。

三、体会凡卡家乡之“景色美”

师:凡卡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日子,他的心早已飞回了家乡,飞到了爷爷的身边。现在,我们就去看看凡卡心中的家乡是什么样子的?(师配乐引读文段)

师:这段话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字,是什么字?

生:“啦”。

师:这句话有“啦”和没“啦”有什么区别?请大家读一读带“啦”的句子,老师读不带“啦”的句子。

师生对比朗读句子。

生1:没“啦”的句子让人感觉生硬,有“啦”的句子让人感觉生动,更能体现出小村庄的宁静。

生2:有“啦”的句子体现了凡卡欢快的心情。

师:一个简单的语气词能够体现凡卡欢快的心情,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师生合作朗读句子。

师:凡卡家乡的景色如何?

生:很美!

师:假如你就是凡卡,坐在茅草屋前,欣赏着美丽的景色……再来读一读句子。

男女生合作朗读句子。

【评析】“简洁”是契诃夫作品的风格特点。标点符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语气助词也有。宁静美好的村庄,令凡卡的回忆充满了欢欣与渴望。执教老师用一个语气词“啦”将其串联起来,同时开展多样化的朗读活动,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凡卡的内心世界。

四、体会凡卡家乡之“生活乐”

师:这样的美景让人陶醉,让凡卡想回家。在爷爷身边,凡卡有没有特别开心的事情?他感到最快乐是什么时候?

生:砍圣诞树是凡卡最快乐的时候。

师:课文第几自然段写到了砍圣诞树?

生:第13自然段。

师:同学们自由读第13自然段,把你认为凡卡最开心最快乐的地方画出来。

生读书,画句子。(过程略)

师:凡卡和爷爷在砍圣诞树时听见了什么?这边的山林在“喳喳”地响,那边的山林也在“喳喳”地响,一阵风吹过,整个山林都在“喳喳”地响。你还听见了什么?

生:“吭吭”的咳嗽声。

师:一个是爷爷的咳嗽声,一个是凡卡的咳嗽声,你分辨得出哪个咳嗽声是爷爷的,哪个是凡卡的吗?

生:爷爷是真咳嗽,凡卡只是模仿爷爷咳嗽。

师:简单的象声词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在森林中回荡着的爷孙俩的笑声。

师:句中的“一斗烟”“一阵子”“一会儿”,从时间上看很短暂,但凡卡的记忆却是那么长。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

生读句子:“要砍圣诞树了,爷爷先抽一斗烟,再吸一阵子鼻烟,还跟冻僵的小凡卡逗笑一会儿。”

师:想像一下,爷爷会和冻僵的小凡卡怎样逗笑呢?

生1:爷爷吸一口烟,不断地吐出烟圈,把凡卡逗笑了。

生2:爷爷可能在和凡卡做鬼脸。

生3:爷爷可能往凡卡身上扔雪球。

师:多开心呀!同学们,你瞧,这3个短语表示的时间都非常——

生:短。

师:但是留在凡卡心中的快乐却很——

生:长。

师:乡村生活也苦,但为什么作者只写快乐的事情,不写生活的艰辛呢?

生:回忆越是快乐,就越能衬托凡卡在城里生活的痛苦。

师:是的!这是鲜明的对比,强烈的落差。这样的对比反衬,更能震撼我们的心灵。(板书:对比反衬)

【评析】理解了“啦”这个字所代表的意义后,执教老师带领学生继续关注拟声叠词“喳喳”“吭吭”,让学生体会凡卡在乡村生活的快乐,接着理解短语“一斗烟”“一阵子”“一会儿”的含义,让学生体会时间的短暂与快乐的长久。这些看似平常的字眼,被老师“做出了大文章”,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契诃夫简洁的写作风格。

五、体会凡卡诉求之“强烈”

师:在圣诞夜,大家在尽情地欢乐,可是凡卡却孤苦无助,发出一声声痛苦的求救——

“亲爱的爷爷,我再也受不住了,只有死路一条了……”endprint

“快来吧,亲爱的爷爷,我求您看在基督的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可怜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

师:契诃夫写作强调简洁,为什么这里却一遍遍地反复写呢?(板书:反复)

生:这样写会给人的心灵造成震撼,突出凡卡的痛苦遭遇。

师:反复描写表达了凡卡强烈的心声,能够给予读者强烈的震撼。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几句话。(生读略)最后,凡卡回家了吗?回到爷爷身边了吗?让我们读一读小说原文,看看凡卡到底怎么样了?(课件出示小说原文结尾:……风一吹,凡卡给爷爷写的信变成千万只蝴蝶,漫天飞舞……凡卡用剩下的最后一口气,轻轻地叫了一声:“爷——爷……”用剩下的最后一点力气,捡了一张碎片,放在胸前,慢慢地死去了……那雪地里,那原野上似乎还回荡着凡卡一声又一声的呼唤——“亲爱的爷爷,来吧!”)

师:可是,我们分明听到雪地里传来凡卡一声声地呼喊——

生:“亲爱的爷爷,来吧!”

师:我们听到他声嘶力竭地呼喊——

生:“亲爱的爷爷,来吧!”

师:可是这声音越来越小,几乎听不见了,慢慢地消失了——

生:(轻声)“亲爱的爷爷,来吧!”

【评析】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再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能够深化对文本内涵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执教老师让学生思考问题:“契诃夫写作强调简洁,可是这里为什么反复写?”反复的求救,是凡卡强烈的心声,邮差的马车撞倒凡卡,凡卡临死前呼喊“亲爱的爷爷,来吧!”将故事发展推向高潮,给人强烈的震撼。

【总评】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只有有钻进去的力量,才有飞出来的决心,教师走多远,学生就走多远。”在《凡卡》一课中,“叹、诉、忆”是文章的内容,“悲、苦、痛”是文本的情感基调,对比、衬托、暗示是文本主要的表达形式,而简洁的语言是作者写作的风格特点。执教老师深入解读文本,把握语文价值,是本课教学的精彩之处。

一、关注课文主线,还原人物悲惨的生存状态

课文《凡卡》有一条主线贯穿全篇,即“凡卡给爷爷写信”,信的内容和凡卡写信时的联想是重點。执教老师以信的内容为线索,对教材进行重组、整合,让学生感受凡卡悲惨的遭遇。执教老师引导学生从理解“毒”这个字的含义开始,延伸到理解“揪”“拖”“揍”“戳”等动词的意义,在句式补白练习中还原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其实,执教老师对文本的研读远不止于此,“摇摇篮”“收拾青鱼”“打酒”这些细节被深度挖掘,从中发现社会底层小人物间以大欺小的人性扭曲,这似乎注定了凡卡绝望死去的命运。

二、关注遣词造句,解读人物苦中作乐的精神世界

文中的字、词、句、段都是作者的刻意安排,执教老师善于引导学生透过字面含义探寻背后的深意,揣摩作者的用意。如果教学只停留在理解凡卡“悲惨”的命运上,那么学生脑海中形成的也只是一个抽象的凡卡人物形象。为此,执教老师深度挖掘穿插在课文里的词句和细节,如藏金胡桃、保护爷爷、问候可怜人,这样一来,一个有童心、有孝心、有爱心的凡卡便出现在了学生面前。另外,执教老师给学生呈现凡卡“家乡景色美”“家乡生活乐”的情境,对比句子有“啦”与没“啦”的区别,让学生体会语言中蕴含的明快和活泼。阅读、想象、模仿、师生对话,这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了凡卡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关注表达方式,领悟人物塑造的奥秘

首先是文本语言简洁,表达有层次。第8自然段集中写了凡卡的悲惨遭遇,执教老师的教学设计也很有新意。比如,课文的明线是从“挨打”“挨饿”“受困”3个方面将文段分为3个层次,执教老师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渗透“有条理”“有层次”“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再通过分析课文的暗线“摇摇篮”“收拾青鱼”“打发买酒”,让学生体会凡卡日常生活的苦楚。由此可见,文本语言表达清晰,明暗线相结合,内涵丰富深刻。

其次是文章情节锥心,运用了对比、衬托、暗示渲染的表达形式。执教老师先以凡卡和老板一家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接着让学生交流讨论凡卡两次回忆的内容,从中体会凡卡在乡下的快乐生活,这是为了突出“以乐衬悲,悲更悲”的写作特点。教学最后,教师出示小说原文结局,并在“反复”中读出凡卡饱含血泪的呼唤,给人以心灵的震撼。

(注:该课例在全国第九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广西区选拔赛中荣获一等奖)

(责编 欧孔群)endprint

猜你喜欢
凡卡契诃夫评析
恰巧而妙 情切致美——张名河词作评析
评析复数创新题
别让道歉成为一种打扰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立足文本,引导学生续写
麦克尔·契诃夫表演理论与戏曲表演美学之比较
集中扫描动词,想象透视画面
《车营叩答合编浅说》评析
契诃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