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油厂连续重整装置节能降耗措施

2017-12-06 08:38陈镇孙光霁王东东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州石化分公司
石油石化节能 2017年10期
关键词:预热器重整加热炉

陈镇 孙光霁 王东东(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州石化分公司)

炼油厂连续重整装置节能降耗措施

陈镇 孙光霁 王东东(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州石化分公司)

连续重整装置是炼油厂的重要加工环节,其强吸热工艺反应条件决定了它是耗能大户。因此,重整装置的合理用能是降低炼化企业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点之一。介绍了近几年对装置采取的节能措施及取得的成果,为其他同类重整装置的节能降耗提供借鉴。

连续重整;能耗;节能措施

连续重整是石油炼制的主要加工过程之一,由于重整反应的化学特性,其能耗在全厂总能耗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在连续重整装置开展用能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经济、节能和环保意义。通过对连续重整装置的能耗结构进行分析,总结了装置已实施的节能措施,提出下一步将采取的节能技术措施,对进一步降低装置能耗意义重大[1]。

1 装置能耗现状

公司连续重整装置设计加工能力为60×104t/a,2005年建成投产,2011年进行扩能改造,由60×104t/a提高到80×104t/a。装置主要由预加氢、重整及再接触、催化剂连续再生三部分组成,采用美国UOP超低压催化重整技术,UOP第三代CycleMax催化剂再生技术。

装置自开工以来,由于公司石脑油资源有限,基本上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负荷率只有66%~86%。装置燃料气消耗占比超过92%,电力消耗超过22%,余热锅炉发生的中压蒸汽除供装置汽轮机使用外还有少量盈余,因而对装置总能耗的供献值为负数,软化水、循环水能耗占比相对较小(图1)。装置总能耗基本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16年完成78.25kg/t(千克标油每吨),与设计能耗93.25kg/t相比,降幅达16.08%,达到历史最好水平(图2)。

图1 装置能耗介质消耗比例

图2 2006—2016年装置能耗变化情况

2 装置实施的节能优化措施

为降低装置能耗,近几年围绕原料优化、工艺优化、设备用能优化三方面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相继实施了重整进料优化、分馏塔操作优化、重整反应氢油比优化、先进控制系统APC投用、压缩机无级调节改造、加热炉改造等节能降耗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2.1 原料优化

优化重整反应进料。根据国外的操作经验,C6直链烷烃一般不作为重整原料的组分,因为其通过重整反应时芳烃选择性低,对增加辛烷值的贡献低,并且还率先裂解为液化气和干气,降低装置液收[2]。通过调整预分馏塔的操作,提高重整进料油的初馏点,将重整进料油中C6直链烷烃含量由12%降至6%,在保持预加氢进料量不变的情况下,使重整进料量降低将近4 t/h,占总进料的6%,从而降低了重整部分的负荷,节约了燃料气消耗。

2.2 工艺优化

2.2.1 分馏塔操作条件

在确保产品合格和分馏塔操作平稳的前提下,通过降低回流比及塔顶压力,减少塔底再沸炉燃料气消耗及塔项空冷、水冷的负荷[3]。调整了脱碳六塔的操作条件,回流量从30 t/h降到20 t/h,相应降低了塔底再沸炉的瓦斯消耗60 m3/h。

2.2.2 重整反应氢油比

催化重整反应要求有适宜的氢油比,在重整催化剂再生烧焦能力允许的前提下降低氢油比,可减少压缩机动力消耗[4]。根据国内外同类装置的经验,结合本装置的实际情况,在装置催化剂再生系统的烧焦能力许可范围内,将反应氢油比由2.0降至1.4。方案实施后,循环氢压缩机转速降低,汽轮机中压蒸汽消耗量下降了1.5 t/h;同时,由于循环氢量的降低,加热炉燃料气消耗也相应减少。

2.2.3 采用先进控制系统,降低装置能耗

根据装置工艺特点和运行经验,共设计开发了预加氢反应、重整反应以及分馏系统等3个相互独立的控制器[5]。通过先控的平稳卡边操作,在获得同等产品辛烷值的条件下,装置瓦斯收率由0.27%降为0.12%,平稳率由98.7%提高到99.6%,加热炉燃料气的消耗由8400 m3/h下降到8159 m3/h。

2.3 设备用能优化

2.3.1 压缩机无级调节改造

受制于公司原料石脑油资源有限,装置经常处于低负荷运转状态,为压缩机进行变频改造提供机会。氢气增压机为3台往复式压缩机,采用两段式压缩,通过级间返回控制阀控制系统压力,返回阀的开度较大,造成无用功耗大[6]。对其中1台K-202C增上HydroCOM无级气量调节系统,在生产中保持1台满负荷,另一台靠无级变速系统自动调节负荷。改造后不仅降低了压缩机的实际功率,同时还避免了机组切换过程中大幅、快速升降压对机组及系统压力造成的冲击,保证了下游用氢装置的稳定。通过实际标定,在压缩机80%负荷的工况下,电流由200 A下降到160 A,实现节电225×104kWh/a,创造经济效益135万元/a。

2.3.2 加热炉技术改造

四合一炉余热锅炉。在2011年装置扩容改造时,四合一加热炉的余热锅炉没有进行相应改造,在运行负荷增加25%的工况下,对流段受热面积偏小,排烟温度偏高达235℃,热效率偏低仅为88%。在2016年对其进行改造,新增模块化落地式省煤器和汽包,新增落地省煤器采用模块化箱体结构,分成3个省煤器模块,包括省煤器内部连接烟道、金属膨胀节等,将对流室出口的291℃高温烟气引出,进入新增落地式省煤器进行余热回收。

五合一炉水热媒。五合一炉余热回收系统采用热管式空气预热器,因热管式空气预热器运行年限较长,高温端失效,加热后的热风温度只有70℃左右,燃料气消耗偏大。为降低燃料消耗,对热管式空气预热器进行改造,改为组合式水热媒空气预热器。它主要由高温空气预热器和水热媒空气预热器(低温段)组成,并设置冷风旁路,通过旁路调节可有效避免低负荷工况下发生露点腐蚀的风险。

改造后,四合一炉排烟温度由改造前235℃降低至125℃,加热炉热效率由88%提高到92.3%;余热锅炉中压蒸汽发汽量增加3 t/h,增加效益360万元/a。五合一炉排烟温度从230℃降低至135℃左右,空气预热器出口温度由70℃提升至203℃,节约燃料消耗0.2 t/h。

2.4 其他用能优化

2.4.1 循环水梯级利用

装置共有往复式压缩机7台,离心式压缩机1台,循环水量使用约300 t/h,但上水、回水温差仅有1℃左右,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利用水夹点技术,对装置循环水的运行方式进行优化改造,由原来并联运行改为串联运行,实现循环水的串级利用。改造后,装置循环水量由改造前1200 t/h下降至730 t/h,节约循环水消耗约500 t/h。

2.4.2 增设乏汽回收装置

重整装置除氧器产生的乏汽量约在2~3 t/h,不仅造成能源浪费,还影响现场操作环境。对其进行改造,增加乏汽回收设施,利用系统来的软化水来回收除氧器产生的乏汽,不再排入大气,减少低品位能源的浪费。

3 结论

通过实施以上节能优化措施,连续重整装置能耗由2011年的93.25 kg/t降至78.25 kg/t,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为其他同类装置开展节能降耗工作提供了借鉴。为进一步降低装置能耗,下一步继续在优化换热流程、完善加热炉附属设施、优化加热炉操作参数、机泵变频改造等方面深入开展节能优化研究。

[1]谢洪波.连续重整装置能耗现状及其节能潜力分析[J].石油和化工节能,2009(2):6-10.

[2]周小平.连续重整装置压缩机气量调节系统节能改造[J].中外能源,2011(2):107-110.

[3]秦永强.重整装置的节能改造[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3(8):55-57.

[4]郭彦,龚燕,刘维康.催化重整装置节能潜力研究[J].山东化工,2014(3):147-149.

[5]袁春华,任建生.催化重整装置扩能改造节能设计[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14(5):483-486.

[6]袁淑华.连续重整装置流程模拟及优化[J].中外能源,2010(8):83-88.

2017-07-11

(编辑 张兴平)

10.3969/j.issn.2095-1493.2017.10.010

陈镇,工程师,2011年毕业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工艺专业),从事炼油厂的节能节水管理工作,E-mail:Jzchenz@petrochina.com.cn,地址: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重庆路二号,121001。

猜你喜欢
预热器重整加热炉
空气预热器配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信托公司在破产重整实务中的机会
我国预重整模式的选择
锅炉卧式空气预热器磨损原因分析及改进
基于Workbench的加热炉管柱结构优化
节能型玻璃板式空气预热器技术研究
便携无火加热炉
带轴向预热器的高效蒸汽发生器设计技术
医患关系需重整“程序”
旋转真空浸渍法制备NiO/MgO=γ=Al2 O3催化剂用于CO2/CH4重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