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生态补偿模式探讨

2017-12-06 20:57陈盼盼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10期

陈盼盼

摘 要:近年来,土地沙化严重,如果不加以治理和改善,将严重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在我国新疆地区土地沙化问题尤为严重,该地区全年降雨量少,植被覆盖率低,加之人类活动的损坏,使得原始的沙漠地区不断的向外延伸扩展,阻碍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也破坏了生态环境,采取有效的防沙治沙措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成为了治理土地沙化的重要方式,它能够有效并持续化的改善土地沙化问题,是一种长效性、持续性的治沙防沙措施。

关键词:土地沙化问题;防沙治沙;生态补偿模式

在下文当中,笔者将以新疆地区的土地沙化治理问题为例,讲述防沙治沙措施和生态补偿模式的建立办法,希望能够给实际的防沙治沙工作提供可行的理论参考,加快改变全国各地的土地沙化问题。

一、防沙治沙过程中,建立生态补偿模式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匮乏和基础设施的欠缺。防沙治沙生态补偿模式的建立和落实需要种植大量的苗木,而苗木的运输需要便利的交通系统,苗木的成活和生长需大量的灌溉用水,但是土地沙化地区大都是偏远贫困地区,道路交通系统不够完善,很多地区运输困难,加之水源的限制,使得造林工作进展困难。造林区由于受缺水、交通条件等因素制约,按照大苗种植、节水灌溉的造林作业设计实施,人工造林成本不断攀升,随着植树造林区域逐步向荒滩、戈壁、沙漠延伸,立地条件越来越差,造林成本越来越高。

2.高温环境不利于苗木的成活。以新疆地区为例,由于夏季沙漠高温,经检测,正常温度都在35度以上,地表温度最高达到60--80多度,苗木在高温天气下一些弱树难以应对,灌溉用水的不足使得苗木很难以成活,苗木抚育管护难度大,也进一步的增加了造林成本和管理成本。

3.资金匮乏。大多数的土地沙化地区一般都在较为贫困的地区,这些地区资金匮乏,治理土地沙化问题几乎全面要依靠国家财政的支持。而新疆麦盖提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资金匮乏,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导致许多工程进展缓慢。

4.国内造林技术的欠缺。国内的人工造林技术比较落后,常见有人工植苗造林、人工播种造林以及飞机播种造林,这三种造林方式都各有缺陷,比如成本高、成活率低、人工依赖性强等等。造林科技含量低,新技术、新材料、树木新品种引进、管理模式不成熟,运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都严重影响到了防沙治沙工程的进行和生态补偿模式的建立与运用。

5.地方政策的滞后性。国家虽然在大力推行防沙治沙与生态补偿模式,并拨付了相应的资金用于环境改善,但是一些地方林业政策不健全,与地方财政部门的工作达不到统一和协调,使得财政资金到地方之后很多尽快的落实到位,同时,地方政策的滞后性也阻碍了外来投资资金的进入,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使得防沙治沙工作一直处于凝滞状态。

二、加快落实防沙治沙生态补偿模式工作的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可成立由林业部门牵头负责,水利、交通、电力、农业等部门相互配合的“防沙治沙生态长廊工程建设指挥部”,以新疆麦盖提县为例,由县委书记担任总指挥,县长担任副总指挥,并有一名县领导任常务总指挥坐镇建设工地,常年协调组织实施;同时,从各乡镇、相关单位抽调了管理骨干、技术骨干组建了基地指挥部办公室,县林业局局长担任办公室主任,配备了7名科级领导干部,具体指导基地的防风固沙工作,科级干部实行分片包干,实行责任制。在日常工作中,基地指挥部办公室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推进沙包平整、机井开凿、道路铺设、电线架设、滴灌敷设、基质土搅拌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定期召开工程进度协调会,对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会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林业局与各乡镇签订了植树造林责任书,要求专人负责,落实相关责任。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管护措施,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新格局。

2.科学规划,全民动员。立足于“工程建设、规划先行”的基本原则,高度重视整体工程的规划设计,协调有关方面,聘请工程规划资质单位编制工程建设规划,规划出来后专家、领导、技术骨干多次现场协调沟通。例如地块选择、沙丘平整、道路规划、机电井位置、滴灌设计、苗木定植模式,保证工程建设按规划实施,保证工程的科学性、完整性、连续性。在工程建设上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以林养林”的原则,根据不同沙质、土壤和不同盐碱地 P H 值含量,科学布局树种结构,以沙生植物为先导,乔冠结合,立体栽植,生态经济兼顾,能种什么就种什么,大力提升工程建设的生态、经济功能,努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一致。

3.严格标准,确保质量。一是严把基础工程质量。沙漠地势复杂,高低不平,需严格按照工程规划设计施工,邀请具有沙漠经验的公司参与沙包平整,每个地块不超过千分之五的高程误差;铺设道路、架设电线,每天由指挥部跟踪检查施工质量,铺设滴灌严格按照不同树木需水量以及土壤条件,实行因地制宜保证苗木既不缺水也不浪费水的原则,强化造林前期各项基础工程建设,保证造林需求。二是严把苗木质量。工程建设造林用苗全部实行招投标制,确保苗木质量关,坚决杜绝不符合国家造林标准的苗木不得栽植,加强对苗木质量的全程监管,保证标准苗造林,保证苗木从苗木圃挖到定植不超过48小时,做到随挖随栽,苗木根系完整,定植前七·蘸生根粉,力求保成活;三是严把造林质量。积极探索沙地造林实用技术,走出去,请进来,不断探索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应用沙漠造林的综合技术措施。四是严把造林管护质量。将工程建设区分为若干个片区,实行造林后分片包干管理责任制,工程建设各责任单位和乡镇积极落实生态防护林“星期五管护日”制度,严格按照管护技术规程,加强苗木施肥、浇水、有害生物防治日常管护工作,保证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的提高。

4.积极探索运作模式,多方筹集资建设資金。在工程建设上,采取“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全民共建”的生态建设模式,制定出台了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相关优惠政策,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广泛吸纳民营企业参与到防风固沙生态建设中,充分发挥企业资金、科技、技术等优势,允许企业在林下种植其他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市场化运作,发挥市场和资源配置作用。重点做好苗木抚育管护、滴灌维修、道路铺设、设备更新、施肥、浇水、补植补造、有害生物防治等方面。

三、结语

防沙治沙,以生态补偿模式保持防沙治沙工程的持续性,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投入跟支持,因此,在防沙治沙工作过程中,要努力协调多方资源,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政策环境和资金环境,因地制宜,实施可行的防沙治沙措施,以科学的生态补偿模式加快恢复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张宝林; 潘焕学.防沙治沙生态补偿模式创新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2(06):190-191.

[2]王玉龙.沙区防沙治沙模式与生态补偿的若干研究[J].中国林业产业,2017(03):163-164.

[3]王国倩; 王学全; 吴波; 卢琦.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策略(英文)[J].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2(02):122-1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