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7-12-06 21:01黄建清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模式可持续发展对策

黄建清

摘 要:古村落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全国范围蓬勃发展。但古村落作为一种具有特殊景观形态和文化内涵的乡村人文景观,其资源具有稀缺性,同时由于起步晚、基础差等原因,导致古村落旅游的开发和发展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就古村落旅游发展的现状问题入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模式

一、古村落的旅游价值

1.重要的历史价值。古村落是一种历史文化资源,它一般都较完整地保留了某一时代或几个时期的历史风貌,是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文化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的记录,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2.独特的建筑风貌。古村落是大多选址独特,因地制宜,青山绿水,组景合理,建筑风格古朴典雅,富有地方特色。在适应地理环境和当地风土人情习俗、满足生存需要诸方面也显示出无比的机巧、智慧,极富灵动之气。

3.特有的古韵氛围。古村落文化景观、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等组成古村落一种特有的古文化氛围。这种古韵氛围是古村落旅游产品中十分独特和宝贵的组成部分,是古村落旅游的重要依托。由于文化的差异及自然环境的不同,现存的中国古村落有着千姿百态的景观特征,亦即各地的古村落都有着自已独特的景观意象和文化表征。

4.深厚的文化积淀。古村落的价值不仅仅是古老建筑本身,更是其中的文化内涵。尤其是那些不表现在外的,由思想、态度、价值观和民风民情等構成的“隐在文化”。

二、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现状

1.自然性破坏。主要是风雨侵蚀和洪水、泥石流、地震、台风等自然力的破坏。古村落建筑的土木结构,抗风雨侵袭及抗灾能力差,众多已无人居住的名宅、祠堂面临着倒塌的威胁;原有的里巷、民宅、地貌、水系、植被缺乏必要的保护,其历史特征和 传统文化风貌也将很快消失殆尽。

2.开发性破坏。古村落经历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盛衰,许多建筑物本已十分陈旧、残破,而游人的大量涌入更加速了它的损耗以至破坏。个别村镇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回报,用“经济”的眼光指挥一切。为了接纳更多的游人,迎合一部分人的低级趣味,把古村落变成度假村,不适宜地在古村落内外修建宽阔的柏油马路乃至水泥路面、宏大的停车场、富丽堂皇的宾馆饭店及现代化娱乐设施,昔日宁静美丽古朴的小村如今变成了喧闹而杂乱的建筑工地。

3.生活性破坏。由于社会的进步,居民的生活观念与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原有的基础设施、居室格局与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现代生活需要,也不适应现代产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古村落里的居民,尤其是年轻的一代,向往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方式,有了点积蓄之后便买车盖房。

三、古村落旅游开发面临的压力

1.资金投入的压力。古村落的基础设施建设、旧民居的维修保护、景区的宣传推广都需要巨额经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在主入口处兴建接待处、停车场、进村道路,以及供电、供水、排污、消防设施,拆除与古村不和谐的现代建筑;通过整理、修缮等手法,恢复、修整民居、祠堂、书屋等历史建筑物。特别是旧民居的维修改造,要“修旧如旧”,其经费投入远远超过新建居屋的投入。

2.古村落保护的压力。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说:“古村落绝不是摇钱树。”“必须贯彻保护第一的原则,合理利用。利用得不好不仅会影响保护,甚至会造成破坏。”主要表现在迁旧建新、毁旧造新和重视文物建筑、轻视人文资源等三个方面。

3.单一门票经济的压力。在一个成熟的旅游景区,门票收入仅占旅游收入的1/8。目前,绝大多数古村落的旅游收入主要来自于门票,其他旅游消费收入较少。一些古村旅游点往往经过简单处理后就开门接客,旅游经济效益在部分古村落虽然初见成效,但旅游开发的带动作用还不是很明显,食、住、购、娱等要素配套相对滞后,没有形成整条产业链,农民的参与性有待提高。

4.经营管理的压力。中国历史悠久,古村落众多,如何在竞争中克服同区域产品的雷同性,提高景区设计、宣传策划和服务水平,标异古村的卖点、特色,整合区域旅游资源,吸引持续不断的客源,协调维护各方利益,考验着各村和开发商经营管理的能力。

四、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1.政府主导,规划先行,避免盲目化。古村落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规划必须先行。政府必须发挥其主导作用,组织专家为古村落旅游把脉,实行区域化布局和差异化规划设计。在规划中,必须遵循整体保护原则,坚持有机更新,保持古村落的历史可读性。

2.突出特色,保护原真,避免城镇化。发展古村落旅游就是要保留本地特色,保护古村历史文化的原真性,不能盲目跟风。拆除一些不协调建筑,恢复古村落的原生环境,保持它的历史可读性以及它的“原汁原味”和历史沧桑感,保持村寨的原始风貌以及当地居民仍有的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

3.规范管理 ,塑造品牌,避免程式化。目前以古村落为资源凭借开发的旅游产品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娱乐性不足,参与性不强”。因此,各地应根据所处的地理区位,依托各自的资源优势,确立不同的开发思路来规范管理、打造精品、塑造品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注重和谐、传承文化,避免过度现代化。为了保持古村落的景观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古村落内不应建设新的旅游设施,古村落周边影响景观和谐的服务设施也是越少越好,对游览道路系统和少量的必不可少的服务设施要作好规划。

5.协调冲突,加大参与,提高古村落居民的生活质量。古村落村民是当地文化的传承者,离开了其中居民的活动,古村落的特色和生命力也就无所依附了。因此,要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保护他们的利益,调动村民、居民参与保护性开发的积极性。

6.保持传统氛围,控制游人密度,平衡古村落环境承载力。作为人文旅游资源的古村镇,应适当控制游人数量和景点的游人密度。如不能适当控制游人即时流量和著名景点的游人密度,这些景区景点的旅游潜力将大受破坏,那时再谈保护就比较困难了,对游人的吸引力也大为减弱,古村镇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也就失去了根基。

参考文献:

[1]黄芳.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经营模式探讨[J],湖南商学院学报005(05).

[2]李凡、金忠民.旅游对皖南古村落影响的比较研究----以西递、宏村和南屏为例[M],人文地理0(05).

[3]刘沛林.古村落——独特的人居文化空间[J],人文地理 ,1998(01).

[4]冯淑华.古村落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行为模式研究[J],旅游学刊0(06).

[5]马寅虎.徽州古村落人文理念初探[J],黄山学院学报001(04).

项目:浙江省丽水市科学技术局2012年丽水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规划视角的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研究——以丽水市松坑圩村为例》(项目编号:2012ZC005)。endprint

猜你喜欢
模式可持续发展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永续债券探析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