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苦的岁月

2017-12-07 16:52红宇
新少年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冰鞋高坡跳蚤

红宇

对现在一些养尊处优的孩子来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或许真的很难体会。十几岁,这个花季般的年龄,我们还在“温室”里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待遇。而当年,15岁的习近平早已在接受着千锤百炼。习近平在困难面前,没有自暴自弃,没有怨天尤人,反而更加努力,终于度过了一个个难关。习近平用亲身经历,激励青少年练就过硬本领。

小学课本里有一篇《孔融让梨》的故事,习近平的父亲习仲勋不止一次拿着课本,给他念这一课。谦让,是父亲教给习近平最重要的人生课程之一。

小时候冬天只能在什刹海的冰面上滑冰。如果能买一双冰鞋,就算是奢侈品了。习近平的弟弟喜欢打冰球,所以想买球刀鞋,而喜欢滑冰的习近平则想买速滑鞋,但家里只能买一双冰鞋,习近平就把买冰鞋的“指标”让给了弟弟。

然而,习近平真正的成长和进步应该说要起始于陕北7年的知青生活。

1969年,不满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陕北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

“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

面对艰苦的环境,从小在城里长大的习近平,来到黄土高坡,面对偏僻、贫穷的农村,开始时他并不适应。

习近平回忆道:“几年中,我过了四大关。”

一是跳蚤关。在城里,从未见过跳蚤,而在梁家河的夏天,几乎是躺在跳蚤堆里睡觉,一咬一挠,浑身发肿。但两年后就习惯了。

二是饮食关。过去吃着精米细面的习近平,来到了黄土高坡就必须吃“玉米团子”“水煮白菜”等粗茶淡饭,吃肉根本就是件奢侈的事情,只有逢年过节才可能吃得上。但这样的条件,习近平后来却适应了,“无论如何叮咬,照样睡得香甜”,也对陕北的饭菜产生了感情。

三是劳动关。在梁家河,习近平每天的生活就是:早上天亮起来上山干活,10点多钟回来自己做饭,吃过饭后11点多再上山干活,干完活晚上再看两个小时的书。因此,习近平每天的生活基本上只有“劳动”:挑粪、放羊、打坝、拉煤等等,这些枯燥、繁琐的苦活、累活,一干就是六七年。然而,这样的经历,习近平在回忆起时却说:“现在有的作家在作品里总把知青写得很惨,我的感觉并不完全这样。我只是开始时感到惨,但是当我适应了当地的生活,特别是和群众融为一体时,就感到自己活得很充实。”

四是思想关。习近平面对的另一个挑战正是陌生的群众。不到16岁,离开故乡,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难免迷茫、无助。失去归属感的习近平开始时显得十分羞涩,与群众交往也并不讲究“团结”,群众自然也不太与他交流。甚至,习近平因此打过退堂鼓,回过北京。但后来,习近平在姨姨、姨丈的鼓励下,再次投入到农村,他想:“黄土高坡曾养育了我的父辈,她也一定会以宽大的胸襟接纳我这个不谙世事的孩子。”就这样,慢慢地,习近平获得了群众的信任,与他们相处十分融洽。

黄土地的生活虽然异常艰苦,但也成为习近平锻炼成长、施展才干的第一个舞台。习近平生活、劳作在乡亲们中间,过了“四大关”。乡亲们对习近平坦誠相待,让他做赤脚医生,做记工员、农技员。20岁那年,习近平被选为大队党支部书记。习近平和社员一道打井、打坝、修公路,发展生产,改变家乡的面貌。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也许正是因为青少年时代吃的这些“苦”,才成就了今天的习近平。也正如他自己在2013年五四青年节时对青年们所说的一样:“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

(责任编辑 王天抒)endprint

猜你喜欢
冰鞋高坡跳蚤
我不是跳蚤侠
花样滑冰
Fun on Ice尽享冰上乐趣
“鞋匠” 王阳:冰鞋延续我的冬奥梦
各路创新人才涌向“黄土高坡”
跳蚤
跳蚤
丰收愿景——贵阳高坡
黄土高坡的 红色“胎记”
花溪高坡醉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