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外事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2017-12-07 00:14叶青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36期
关键词:西宁市对策建议

叶青

摘 要: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推进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青海省西宁市对外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对外交流的内容与形式也更加多元化。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外事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外事干部队伍, 成为西宁市外事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了西宁市外事人才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形势和西宁市的实际,提出建设西宁市外事人才队伍的对策。

关键词:西宁市;外事人才;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6.036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在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显。西宁是陆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提出要发挥青海民族人文优势、加快西宁开发开放。 “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为西宁外事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西宁市外事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外事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西宁市外事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1 西宁市外事人才队伍基本情况

西宁市是青海省省会,面积76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33万,下辖四区三县。西宁市承担外事工作的主要部门是西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西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于2011年1月25日正式挂牌成立,内设5个处室,包括综合处、交流与合作处、侨务处(挂台港澳事务处牌子)、出国管理处、新闻礼宾处,下设1个事业单位,国际交流中心。截至2017年8月,共有在编人员 21人,其中机关公务人员 16 人,事业编制人员5人,工勤1人。外语干部共有7人,占33%,其中英语4人,英语、西班牙双语1人,俄语1人,日语1人。

西宁市下辖的四区三县没有专门的外事机构,外事管理工作挂靠在县(区)级政府办公室,无专职工作人员。人员配备、业务开展都不到位。

2 西宁市外事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

2.1 人员不足

近年来西宁市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对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西宁市外侨办承担了大量事务性工作和外事活动,除因公出国(境)审核管理、外国人来宁审核管理、领事协调等日常性工作外,西宁市外侨办还要负责市领导出访、外宾来访接待、国际性会议承办、对外宣传、友城对接等等一系列工作,而目前西宁市外侨办工作人员只有 21人,其中2人还是负责侨务工作和台港澳工作的人员,人手严重不足。西宁市下辖的四区三县,也没有专门的外事机构和人员配备,西宁市外事工作都是由西宁市外事侨务办公室一家单位承担。在工作量大、要求严而力不变的情况下,西宁市外事工作人员不足问题十分突出。

2.2 专业人才紧缺

在当前西宁市对外交流不断扩大的情况下,西宁市外事工作任务日益艰巨,对外事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事干部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翻译类干部,一种是管理类干部。翻译类干部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较高的翻译水平。而管理类干部应具有较为突出的国际视野、理论修养和综合调研能力,多为国际关系、国际法律和外交专业人才。外事部门只有同时拥有这两种人才,相关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而目前西宁市外侨办21名干部中外语干部只有7名,占33%,虽然是外语干部但是翻译水平较工作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其他非外语类干部也都不是外交和外事相关专业,因此专业人才紧缺也是西宁市外事人才队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2.3 外事干部培训工作滞后

干部教育培训对提高干部素质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西宁市的外事干部培训工作较其它省会城市明显滞后,一是专业培训少。西宁市外侨办干部参加的培训多为非专业类培训,如法治培训、公务员能力培训、党员培训,侨务工作培训也比较多,但与外事有关的专业培训非常少,特别是翻译类培训更少,多数外语干部没有参加过翻译类培训;二是自主培训少。相关业务培训都是参加省上或国家部委组织的培训,本市组织的培训很少;三是,外事干部培养缺少统筹规划。对外事干部培养缺乏长期计划以及系统安排,只是当下有什么培训任务就派员参加,目的性和规划性不足;四是培训后缺乏学习反馈和后续跟进。干部在参加完培训后,没有学习反馈和跟进,培训成果没有进一步扩大化,培训受益面较小。

3 制约西宁市外事干部队伍建设的原因

3.1 认识不足

认为西宁市是西部内陆城市,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外事工作内容和工作量较小,因此没有对外事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在资金、人才投入上相对较少,严重制约了西宁市外事干部队伍的建设。

3.2 体制限制

西宁市外事干部队伍的突出问题是人员不足,但根据2013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地方政府職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要求对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实行总额限制,控制政府规模,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机构编制要求限制了外事部门对人才的引进。

3.3 地域限制

西宁属于高原内陆城市,气候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相对靠后,这使西宁在人才吸引方面处于劣势,难以吸引到外事工作所需的专业高端人才。

3.4 外事干部培养缺乏统筹规划

对外事干部培养缺少长期和系统的培养计划。此外,因日常工作繁重,人员紧缺,无法抽调人员参加相关培训,这也是外事人员培训工作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4 加强西宁市外事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的宝贵财富,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资源,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具备专业素养的外事人才队伍是做好外事工作重要保障。为了促进西宁市外事工作发展,提高西宁市对外开放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外事人才队伍势在必行。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条建议。

4.1 加强人员配备

从市级层面,目前西宁市外侨办人员编制已满,但从外事工作量来看,人手明显不足,鉴于这种情况可以考虑通过政府雇员、大学生公益岗位等形式增加工作人员,以缓解当前人员不足的压力。从区县层面,西宁市四区三县目前还没有专门的外事机构,但是随着西宁市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涉外管理任务加重,外事管理重心下移,区县一级对外交往事务、各类涉外案(事)件日趋增多,区县一级建立专门外事机构,配备专门的外事工作人员势在必行,将建立区县外事机构,配备专门外事工作纳入西宁市外事工作计划,尽快付诸实施。endprint

4.2 加强外事工作人员培训

一是科学制定西宁市外事人才培训计划,努力建立教育培训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机制。二是加强业务培训,针对外事干部队伍素质现状,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强化业务培训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外事干部的理论和业务水平。使外事干部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由“经验型”向“创新型”转变,由“粗通型”向“专家型”转变。具体培训形式可以包括单位内部培训、派遣到国内外高校学习、参加省级和国家部委专业培训等等。

4.3 加强外事人才交流

任何工作都存在地区差异性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外事工作也不例外,北京、上海以及沿海一些城市因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高,外事工作发展与西宁市相比要超前很多,西宁市外事部门应该积极与这些城市的外事部门联系对接,加强业务和人才交流,可以分期分批安排有关人员到其它省市外事部门参观学习或短期挂职,也可以邀请其他省市外事部门人员到西宁市指导授课。

4.4 注重后备人才培养

西宁市外事部门可以和有关高校开展合作,共同培养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外事工作要求的专业人才。在学校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和专业知识,外事部门为学生锻炼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外事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促成岗位成才。

4.5 建立翻译人才库

通过各种宣传途径,将西宁市具备良好外语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员吸纳到翻译人才库中,在急需时可以随时调用。

总之,随着西宁市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外事工作在西宁市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适应新形势下外事工作要求,西宁市必须加强外事人才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外事干部队伍。

参考文献

[1]崔青山.西宁与丝绸之路沿线国际城市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J].夏都外事2015,15(2):12-17.

[2]李杨,翠凤等.“一带一路”背景下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需求分析[J].高教学刊,2015,(1):22-23.

[3]杨云升. “一带一路”建设与外语人才培养[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130-134.

[4]王恒生.對青海人才外流问题的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1993,(6):84-86.

[5]朱旭.浅析新时期首都青年外事人才队伍建设[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3):49-54.

[6]马乃新.对新时期加强青海外事管理工作的思考[J].攀登,2014,(3):111-113.

[7]吴德刚,曾天山等.我国西部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研究[J].教育研究,2015,(4):33-41.

[8]杜薇.对提高广西区外事干部队伍建设水平的研究[EB/OL].http://www.yifabiao.net/lunwen/61274.html.2016-03-01/2017-09-9.endprint

猜你喜欢
西宁市对策建议
西宁市人民政府大事记 2022年6月
西宁市人民政府人事任免 2022年6月
西宁市人民政府大事记 2022年7月
西宁市人民政府人事任免 2022年7月
西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西宁市北川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