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渠之首”青铜峡 奏响发展“交响曲”

2017-12-08 12:55林路
黄河黄土黄种人·水与中国 2017年11期
关键词:青铜峡全域宁夏

林路

黄河给予宁夏丰富的资源,而引黄灌溉则把母亲河的这份馈赠化为无穷的财富。贺兰、牛首两山隔河相望,形成峡谷,两岸山壁,颜如青铜,“青铜峡”由此得名。在宁夏引黄古灌区14条古渠中,青铜峡分布有12条,其中,发端于此的有10条,素有“九渠之首”之称。发端于青铜峡灌区的10条古渠分别为秦渠、汉渠、唐徕渠、汉延渠、惠农渠、大清渠、泰民渠、跃进渠、东干渠、西干渠。

青铜峡市具有得天独厚的水生态系统,而宁夏古灌区申遗的成功,无疑将大力提高青铜峡市的知名度,从而为生态立市,发展特色经济,融入沿黄生态经济带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态立市 乘古渠之风打造新业态

生态文明已成为青铜峡市越来越清晰的发展主题。青铜峡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水生态系统,依托古渠系等水利设施,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建设生态文明,涵养绿水秀林,融入沿黄生态经济带,书写了以水兴城、人水和谐的新华章。

今日青铜峡,滨河而立,水系穿城,绿地连片,城在绿中。一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滨河水韵城市呈现在世人眼前。

青铜峡黄河金岸生态保护工程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建设宁夏沿黄经济区、打造黄河金岸的开篇之作。近年来,在黄河两岸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恢复湖泊湿地,营造生态景观;在滨河大道两侧,规划建设了30~50米风格不同的绿化带,绿化总长度45.4公里,总面积2万多亩,形成了高低错落、层次分明,集人文景观、休闲景观为一体的宽幅绿化带,将“黄河金岸”青铜峡段建成一道“绿色长城”。

青铜峡市林木总蓄积量3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6.7%;城市绿化覆盖率40.36%,绿化指标逐年增长。青秀园、黄河公园、金沙湾生态园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将一片片荒滩变成美景。作为国家园林城市,青铜峡市连续多次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县(市),在“首届中国和谐城市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被授予“中国十佳休闲宜居城市”称号。

盛世兴,水利兴。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运行50多年,使宁夏地区形成一个面积1000萬亩的黄河平原灌溉网和山区扬水灌溉网,催生形成了湖泊、林区、滩涂地并存的总面积达30万亩的库区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通过实施湿地生态综合治理等生态保护项目,保护区的水生植物面积不断增大,动物种类日益丰富。尤其是秋季,成群候鸟到来,场面壮观。宁夏境内出现的280多种鸟类,有170多种在此栖息。2011年3月,青铜峡鸟岛进入国家湿地公园试点行列。

水兴塞上 以水为魂盘活全域旅游

以黄河而得名,靠黄河而兴盛。黄河带来了富庶的物产,沉淀了悠久的历史,同时也积攒了丰富的旅游资源。黄河岸边,稻花香里,水流云转。水,是古峡大地自古富庶锦绣的生命源流,也是发展沿黄生态经济最大的资源和特色。黄河文化旅游资源,宁夏一石,青铜峡独占八斗。中华黄河楼、中华黄河坛、黄河大峡谷、大禹文化园、108塔等景区串珠成线,鸽子山旧石器遗址、广武门口子岩画、北岔口明长城、牛首山寺庙群等景点星罗棋布,黄河文明、农耕文化、丝路文化以及独特的民俗风情在此交相辉映,形成了青铜峡璀璨多姿、积淀深厚的文化风貌。

青铜峡市深耕资源禀赋,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规划,全景式布局“黄河岸边”旅游产业聚集带、“稻花香里”休闲乡居体验带、“贺兰山下”葡萄酒养生度假带,让全域资源变为全域风景。对“黄河岸边”旅游带进行功能补链,在黄河楼、黄河坛、黄河大峡谷、大禹文化园、108塔、牛首山等景区的衔接地带,建设古渠首水利博物馆、房车温泉露营地、中庄旅游集散地、3D模拟艺术馆、叶盛地三农业主题公园,将碎片化的沿黄景点串珠成线,实现旅游产业集聚效应。

在供给侧改革中,青铜峡市把旅游业作为适应新常态、培育新动能的战略举措,培育黄河文化聚落体验产业、峡湾风情休闲度假产业、牛首山祈福休闲产业、塞上江南乡村度假产业、葡萄酒养生度假产业、广武户外运动休闲产业等六大产业集聚区,构建黄河文化休闲体验区、农业公园观光示范区、葡萄长廊休闲养生度假区三大主题功能区,力促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商贸等产业深度融合,以“旅游+”新业态引领经济转型升级,以旅游新业态力促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针对大众对历史、民俗、文化、生活体验的精神需求,青铜峡市盘活鸽子山遗址、明长城古迹、庙山湖神泉、广武岩画等历史遗存,打造稻花香里文化艺术节、黄河排沙节,开发文化体验旅游、寻古探幽游、休闲度假游、康体娱乐旅游以及科普研学游、节事节庆游等主题特色游,使观光型“快旅游”向度假体验式“慢旅游”升级。

近年来,青铜峡市制定多项重大战略决策,推动青铜峡旅游全域发展,提档升级,充分挖掘区内生态资源和田园风光的“富矿”,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活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综合开发。把引黄古灌区的历史渊源结合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作为旅游吸引物,依托乡村区域特有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以及建筑、设施、文化等资源,开发出农业休闲、观光、娱乐、体验等旅游项目,进一步发展壮大乡村旅游农业转型升级,为地方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十三五”期间,青铜峡市将倾力打造旅游品牌“印象黄河·彩虹之城”。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市为契机,青铜峡还将建设黄河文化旅游精品带、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带、贺兰山东麓旅游带三大旅游产业带,努力把这颗塞上明珠建设成为国内独具特色的黄河文化旅游精品区。

随着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工作的推进,未来宁夏旅游市场,一股新的力量正在蓄势待发,顺势崛起,而青铜峡正成为后来居上的旅游新军。据悉,青铜峡市力争在2018年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以上,旅游业从业人员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达20%以上,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的10倍以上,使当地农民年均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

将优越的生态和水利设施结合,把厚重的文化与多样旅游相融,青铜峡市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奏响了绿色和谐的天籁之声。endprint

猜你喜欢
青铜峡全域宁夏
青铜峡灌区地下水埋深演变及驱动要素贡献率解析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花儿漫上青铜峡
宁夏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宁夏煤电博弈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宁夏青铜峡出土《浑公夫人墓志铭》新探
“农惠网”与青铜峡土肥站共筑互联网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