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工程制图与CAD教学改革

2017-12-09 16:08刘锋涛李红远欧阳婷苏小华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大陆桥视野 2017年8期
关键词:制图绘制应用型

刘锋涛 李红远 欧阳婷 苏小华/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工程制图与CAD教学改革

刘锋涛 李红远 欧阳婷 苏小华/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剖析了《工程制图与CAD》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对教学的新要求,提出该课程教学的一些改革措施。基于“实践+实训”的教学方法,对工程管理及工程造价等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教学方案。

工程制图与CAD;转型发展;应用型

前言

《工程制图与CAD》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看懂和绘制施工图,并熟练应用CAD技术是现阶段工程师必备的基本能力[1]。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很多高校开设了《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程。由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学时和手段没有传统课程那样系统和完善,直接导致学生只会完成一些简单的线、面、体的绘制,当绘制一套完整的施工图时,就觉得无从下手。在当前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为培养出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实现“与行业无缝对接”目标。本文就《工程制图与CAD》课程,通过在实际教授过程中所运用的 “实践+实训”教学方法提出建议和举措。

一、《工程制图与CAD》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不够贴近实际应用

目前,市面上很多教材侧重于CAD软件的本身功能的应用,缺少与实践工程相贴近的教材,在内容上面没针对性,所以,在教材选择上,应该选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材。

(二) CAD软件的版本更新快

新的版本在软件功能上不断的完善,在界面上也有了较大的变化。选择一个成熟稳定的版本是很有必要的。目前,AutoCAD2008版本和AutoCAD2014使用的比较多,对于在校学生均可以采用[2]。

(三)课程内容涉及知识点多,课时较少

例如:工程造价专业的课程安排为32学时,其中16学时为理论课,16学时为上机课。由于授课对象均为低年级学生,专业知识涉及很少,但是一套完成的施工图,涉及很多专业知识,如果只是“比葫画瓢”,平、立、剖面图的空间关系不对应,建筑构件的认识不全,学生仅仅是达到了一个描图员水平,与应用型高校培养的目标相背离,这样的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四)学生易产生应付心理

《工程制图与CAD》课程面对低年级的学生,他们习惯了高中时代的“题海战术”,面对实践操作有一个适应的时间,一开始,提不起兴趣,后期就很难有积极性,对课程产生应付心理。

(五)其他课程使用CAD软件连续性不够

CAD是一种绘图工具,长期练习会对各种命令和操作比较熟悉,使用起来得心应手,但是,在后面的课程里涉及不多,就容易生疏,过一个学期,学生基本上把一些常用的命令和操作忘记了一多半。在后面的学习的课程中,其他教师在相关课程里面利用CAD进行课程设计和实训的要求不多。

二、基于“实践+实训”的教学改革措施

实践模拟教学[3]是以实践工程为教学材料,把实践工程中,工程师面对的任务和问题,引入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设定任务的模式,对具体工程进行分析,经过学生的分析和讨论,并最终形成解决方案的一种教学方法。

实训模式教学是带着实践模式的任务,针对相关联的专业课程进行集中实训,对所学习知识进行整合,提出和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利用理论知识和软件,以效果图和图纸的形式作为作品提交。

“实践+实训”是以上两者教学模式的结合,重在通过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学习的兴趣、获得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构建专业知识系统化的框架。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实践+实训”教学方法在《工程制图与CAD》的教学中,应对《工程制图与CAD》课程存在的问题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实践+实训”的教学方案

(一)工程制图原则与CAD软件介绍

一套完成的图纸,从轴线、字体到建筑构件,在绘制的过程中都需要按照规范标准绘制[4],对于AutoCAD软件使用,课堂上把所有的功能和命令进行介绍讲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针对建筑工程类专业的特点,介绍常用的绘图方法和命令,通过一套建筑图纸的绘制,不断扩充命令操作。循序渐进的把一套建筑图的平、立、剖面图绘制出来。

(二)结合其他软件

在实践工程中,工程师绘制图纸所利用的软件,大多是在AutoCAD的平台之上搭建的其他软件,例如天正建筑,建筑设计Arch等,这些软件里有固定的模块,比如:楼梯,门窗、墙体等,可以提高绘图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由于学生接触实践项目不多,面对二维CAD图纸,要在脑海里呈现三维建筑物,具有一定的困难,往往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对应不上,绘制出的图错误百出。结合BIM软件Revit Architecture建立三维模型,帮助学生构造空间关系,有利于前期构件关系的对应。

(三)有浅入深,构建知识系统化框架

在每学期,针对相关联的专业课程进行集中实训,例如:《房屋建筑学》和《施工管理》等以CAD和BIM等工具为线,串联其它专业课,提高学生知识系统化构建的能力。

四、结束语

在当前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本文针对《工程制图与CAD》这门课,尝试提出“实践+实训”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主动性为出发点,不在局限于课程本身或者是AutoCAD软件上,而是以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课程贯穿于专业整个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的创造能力,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具备构建本专业知识系统化的能力。

[1] 方天培. 计算机在建筑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 建筑技术,1997,28( 7) : 498 - 500.

[2]钮鹏,王晓初,周乐,张莉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基于任务驱动模式的CAD教学改革[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1):5-8.

[3]杨磊,牛君彦.《建筑CAD》课程 “案例+任务”教学模式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报,2012,28(26):42-4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年2月

刘锋涛(1984—),男,河南鲁山人,工学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土建类专业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转型发展专项项目(2015ZXZD007)。

猜你喜欢
制图绘制应用型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绘制童话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作品赏析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习近平的战疫日志
绘制世界地图
明天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城市?
神秘的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