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检影验光

2017-12-09 16:08泰兴张勤眼科专科门诊部
大陆桥视野 2017年8期
关键词:散光屈光视网膜

印 娟 / 泰兴张勤眼科专科门诊部

浅谈检影验光

印 娟 / 泰兴张勤眼科专科门诊部

检影是一种他觉法测量眼屈光状态的方法,需要长期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真谛。检影镜又称视网膜镜,检影法又称视网膜检影法。此种检查方法,工具简单,价格便宜,检查结果也不依靠被检者的主观状态,无论被检者是儿童或智力低下者,或对主观分辨不很确切者,此法均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检影验光;静态检影;动态检影

1.检影验光概述

检影验光全称为视网膜检影法,是一种客观验光方法。是由William于1859年于偶然间所发现。他用检眼镜检查散光眼时发现一个特殊运动的反光。直到1873年才由Cuignet应用于临床。1884年Smith建议用检影这个名词。视网膜检影法这个词是由Parent于1881年所提出。检影是一种他觉法测量眼屈光状态的方法。需要长期训练,才能掌握真谛。在现代验光技术中,检影法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程序。

检影法是用检影镜将一束光线投射到患者眼屈光系统直达视网膜,再由视网膜的反射光抵达检影镜,穿过检影镜窥孔(简称检影孔),被验光师观察到。这视网膜反射光即“红光反射”,是检影分析的主要依据。患者屈光状态不同,其由红光反射而形成的顺动、逆动也不同。验光师分析这不同的影动,在标准镜片箱中取出相应镜片来消解影动,直到找到中和点。用来找到中和点的标准镜片与患者的屈光状态密切相关。检影法又称视网膜检影法,检影镜又称视网膜镜。检影镜有两类:点状光检影镜和带状光检影镜。

2.检影前准备

①验光员必须是正视眼或屈光不正已全矫。②检影需在暗室中进行。③检影距离固定(1米,0.67米,0.5米)。④患者14岁以下应麻痹睫状肌,14岁以上要注视5米视标,松弛眼调节。⑤正确调整试镜架或综合验光仪的PD,前倾角和后顶距。

3.静态检影

3.1 规则散光的检影

静态检影是指在散瞳麻痹睫状肌或不散瞳眼放松调节下检影验光。检影要在光较暗的验光室中进行。散瞳检影,瞳孔较大,影动往往不易中和。瞳孔的中央部己中和,而周边部分在逆动。这是因为眼的球面象差所致。验光师在检影时要专注瞳孔区中央部的影动,忽视周边部的光影移动。这在模拟眼上训练时,用不同大小的瞳孔做比较。临床上大多是小瞳检影。要防止调节对检影准确性的影响。松弛调节的方法,除了令患者注视远处视标外,还要使患者在整过验光过程中保持松弛状态。如:座椅要舒适,坐姿端正松弛,心情轻松愉快等。屈光系统如有混浊,白内障、角膜云翳、斑翳、玻璃体混浊等,检影时光影受阻挡而变暗,或部分暗影。要配合裂隙灯显微镜做眼前节检查。

静态检影技术,是建立在模拟眼检影基础之上。为了概括临床各种影动状况,下面举例说明。

案例1:一青少年患者,主诉:远视力不好,看近无影响。

电脑验光仪测试:右-3.00DS;左-2.50DS。

检影:验光师右手持检影镜,面对患者而坐,相距一米。调整患者座椅。令患者双眼张开,注视平面镜反射5米远0.1视标。摇动检影镜沿垂直、水平、45、135子午线检查。发现影动是逆动,且速度快、光亮、圆。

判断:①用负球镜消解;②根据影动要素特征,光度较低。

消解:第一片消解镜片用-0.50DS。再检影,影动仍是逆动,亮、快、园。第二片用-1.50DS,仍逆、亮、快、园。第三片-2.00DS,发现己变成顺动。退回到-1.75DS是中和点。验光师再用左手持检影镜,检查患者左眼。方法同右眼检影。左消解至中和点镜片是-1.50DS。

计算:右-1.75+(-1.00)=-2.75DS 左-1.50+(-1.00)=-2.50DS

用此光度进入主觉验光阶段。

案例2:大学教师,年龄48岁。近来阅读困难,看电视字幕也不甚清楚。买成品老花镜,总不滿意。欲验光配镜。

电脑验光仪测:右-0.50DS/-1.00DC×180 左-0.50DS/-1.00DC×180

检影:令患者双眼睁开,注视5米远视标。验光师摇动检影镜先查右眼。影动特征:水平顺动,垂直中和;亮、快、宽。

判断:①根据垂直影动不动,水平顺动证明有散光。②根据垂直摇动检影镜是中和点,判断散光轴在90。③根据影动特征,判断光度低。用正柱镜消解。

消解:第一片镜片+0.50DC×90。摇动检影镜,在水平子午线上仍有顺动,且映光亮影动速度快。

再次判断:仍有散光,应再增添轴90的正柱镜消解。

再消解:第二片+0.75DC×90

第三片+1.00DC×90。垂直、水平均到中和点。

跨骑法验证:45、135摇动检影镜均呈中和态。检影结束。

计算:+1.00DC×90+(-1.00DS)=-1.00DC×180

进入主觉验光阶段。

3.2 不规则散光的检影

在模拟眼上练习检影,不常见不规则散光。而在实践上会发现不规则散光。不规则散光无法消解至中和点。初学者在临床上发现不规则散光,要仔细揣摩体会。尽可能消解至接近中和,配合主觉验光,得到较好的、较舒适的视力。

4.动态检影

上面介绍的各种检影技术都属于静态检影。是在患眼调节松弛下,检影的屈光度。但眼不但要看远,而且还要看中距离近距离。需要在动态下(调节下)进行检影。这就是动态检影。动态检影是在静态检影的基础上操作。在检影镜上加一卡片,上写一些较小文字或符号。在检影时,患眼注视这些小文字,保持双眼的集合和调节状态。常用动态检影法检查眼调节滞后或调节超前。也可检查眼的调节幅度。吴爕灿先生研究出还可做青少年假性近视的检查。

4.1 检查调节滞后或超前。静态检影消解镜片加双眼前,如果综合验光仪验光,去除R键;试镜架验光加-1.00DS。检影镜距患眼33CM,令被检者两眼注视检影镜上小文字。摇动检影镜。如果影动呈中和态,说明调节反应等于调节刺激;有逆幼,应是调节超前;有顺动,是调节滞后。加正球消解。正常调节滞后在+0.5到+0.75D。大于此数,会形成阅读困难。调节超前也会出现视疲劳。在综合验光仪上动态检影。可将近读卡移至患眼前33CM,普通检影镜检影,顺动为调节滞后,检影镜后退,直到中和,患眼到中和处距离(米)的倒数-3.00D为调节滞后量。逆动,检影镜前移检影,直至中和。患眼到中和距离倒数-3.00D,即为调节超前量。

4.2 调节幅度测定。距患眼33CM,检影,逐渐前移,到中和,患眼至检影镜距离(米)的倒数,即为调节幅度。如检影镜移至眼前20CM处中和,调节幅度:1/0.2=+5.00D。检影顺动,逐渐后移直至中和。距离倒数为调节幅度。如:后退至1米中和。则调节幅度为+1.00D。

4.3 区别真假近视。吴爕灿教授首创。选青少年远视力低于正常,近视力正常者。两眼前置+2.25DS,在33CM处摇动检影镜。逆动是真性近视;顺动为假性近视。其正确率高达90%以上。

5.结论

检影较电脑验光仪有着多种优势,同时在相当一部分被验光者心中也有着较高的信任度,因此检影技术在当代验光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验光学中不可忽略的技术。它的操作再结合先进的验光设备,就能提供给验光者更精确、快捷的验光结果。作为视光学工作的从事者,在接受先进验光方法的同时,也要不断加强检影的操作水平,更好的为顾客、病患提供优质的验光。

[1]瞿佳主编.视光学理论和方法.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刘晓玲主编.验光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散光屈光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纯电动汽车绝缘电阻仿真检测系统设计
睫状肌麻痹对成人散光的影响
如何防治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近视性屈光参差病因学与矫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眼前有闪光、黑点、视物模糊,警惕视网膜脱落
云南省寻甸县小学生视力不良及屈光不正患病率调查
3 ~12 岁儿童高散光的临床分析
孩子散光不一定都要戴眼镜
宝宝体检有散光需要配眼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