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控制技术

2017-12-09 16:08中铁九局集团杭州分公司
大陆桥视野 2017年8期
关键词:底模内模现浇

龙 海 / 中铁九局集团杭州分公司

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控制技术

龙 海 / 中铁九局集团杭州分公司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现代化道路建设中支架现浇预压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控制技术开始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将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控制技术切实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以此保证工程整体质量。据此,本文主要对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控制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

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控制技术

一、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

(一)地基处理

围堰段清除淤泥后采用8%灰土,分层回填40cm,用压路机碾压3~5次,使地基承载力大于150kPa。待地基压实整平后,稳定2-3d,浇筑10cm砼封层。基础位置按计算后的支架位置确定。

(二)满堂支架搭设

满堂支架采用碗扣式支架,主要构件由2.4m,1.8m,1.2m碗扣立杆,0.9m,0.6m,0.3m碗扣横杆,纵横水平加固杆,剪刀撑,扫地杆,下托与上托组成。剪刀撑采用Φ48×3.5mm的普通钢管。顶托上方铺设15cm×15cm纵向方木,纵向方木上放置10cm×10cm横向方木,横向方木上铺竹胶板。内、外模均采用15mm厚竹胶板。整体构架竖直方向通过可调托座和可调底座调节所需施工高度。整体构架水平方向通过碗扣横杆锁扣连接,连接杆固定在立杆上。

(三)支架施工

钢管支架搭设好后,根据设计的荷载进行堆载预压,以消除支架及地基的非弹性变形,检验支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同时,测出支架和地基的弹性变形,作为底模标高的调整依据。预压采用吨袋堆载,堆载重量为恒载的1.2倍,预压时采用吨袋装满土,通过吊车往底板上吊,土袋堆放时应均匀有序,分层堆放。预压前在每孔底模设置固定观测点,在相对应的底模测点下支架基础上设置6个观测点,通过与原始数据对比观测支架的弹性变形。观测点在堆载前,先对采集原始数据,采集时邀请测量监理工程师同时参与,数据采集完后开始堆载。

(四)模板施工

1.箱梁外模箱梁底模采用15mm竹胶板,单块竹胶板尺寸为1.22m×2.44m,按测量放线点进行铺装,施工时模板拼缝在同一直线,模板拼缝应严密,板与板接缝处用双面胶夹缝进行止浆处理,在接缝内涂抹一层玻璃胶。底模平整度应满足规范要求,根据施工图预设底板通气孔。

2.箱梁内模采用15mm竹胶板,内模顶板横肋采用5cm×10cm方木,间距为30cm,内模腹板竖肋采用5cm×10cm方木,间距为30cm。箱梁内模采用竹胶板在内场加工而成。内模立设分2次进行,第一次立设腹板及下倒角处模板,待砼第一次浇筑结束,养护24h后拆除,设立内芯箱梁顶模,顶模由钢管排架支撑在底板混凝土上,并根据支架堆载预压得出数据和设计的箱梁拱度,进行施工预拱度设置,对模板标高进行调整。同时在箱梁顶部预留70cm×80cm上下人孔,待顶板砼浇筑养生达到70%设计强度后,以便人员进入箱梁进行内模拆除。模板施工过程中,根据预压的实测成果对底模标高进行调整,并保持线形顺畅。

(五)预应力钢筋施工

预应力钢绞线下料长度依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切割,但是必须考虑到采用两端张拉时千斤顶和锚具需要的钢绞线工作长度,一般情况下实际下料长度比理论长度多出1.8m,即每端各留90cm。预应力钢绞线的切割采用砂轮机,禁止使用电弧焊切割,防止损咬伤钢绞线。预应力波纹管安装与绑扎钢筋同时进行,波纹管布置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尺寸进行。并采用钢筋固定在钢筋骨架上。为了防止波纹管在砼浇筑过程中漏浆引起堵管,在水泥砼浇筑前,穿好预应力钢绞线,砼浇筑结束后,要轻轻拉动孔内预应力钢绞线,确保钢绞线不被粘住。

(六)混凝土浇筑

1.现浇箱梁混凝土的浇筑为3跨1联同时浇筑,由跨中向墩顶对称逐跨浇筑,浇筑时保证纵向和横向均衡对称。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混凝土缓凝时间不应少于4小时,塌落度在120mm~140mm。混凝土浇筑前,检查盆式支座、伸缩缝、防撞护栏等构件的预埋件及预留孔位置。在浇筑过程中,检查支架的刚度及扣件的松紧程度,支撑之间的连接完整性,支架的压缩情况及下沉情况,检查模板的接缝、变形、垫块的脱落情况。施工缝还需要凿毛清除浮浆,冲洗干净,确保混凝土衔接面足够湿润。

2.混凝土必须分层对称进行浇筑,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在振捣过程中,振捣棒与模板保持5cm左右的距离,确保箱梁混凝土浇筑质量。振捣过程中,确保不要碰到波纹管级其他预埋件。

3.混凝土终凝表面发白时,及时洒水、覆盖养生,养护时间不能少于2周。梁端模拆除,应根据天气情况确定,一般在浇筑24h后,即可拆除,以便表面凿毛,外侧模和内模要待混凝土强度达到30MPa,可拆除。底模必须待预应力筋张张拉、灌浆、封锚后方可脱模。

(七)张拉压浆

现浇预应力箱梁砼实测立方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且龄期大于7d后方可张拉预应力束,所有钢束张拉均按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标准控制,伸长量误差应小于6%。张拉顺序严格按图纸要求进行,先纵向束,后横梁钢束。纵向束张拉顺序为:先张拉腹板钢束,再张拉顶、底板钢束。钢束张拉时,保证横向对称张拉,预应力管道24h内压浆。

(八)支架拆除施工

待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即可拆除翼板和侧模,待预应力张拉完毕、孔道压浆强度达到90%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支架及底模,支架的卸除顺序从跨中向桥墩方向进行,支架及底模的拆除首先旋松可调托座的螺丝,抽出底模及纵横方木、槽钢等,使用缆绳卸于地面,再依次卸除可调托座、调整架、水平撑、剪刀撑、门形架等。

二、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质量控制

(一)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控制

钢筋在加工前应调直,表面油渍、铁锈应清除干净;钢筋加工尺寸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

(二)模板质量控制

模板的制作,保证构筑物各部位的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性,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安全地承担灌筑砼施工中产生的各项荷载,制作要简单,安装拆卸要方便和多次使用,结合严密,不得漏浆。模板安装过程中,注意模板拼缝处采用双面胶封浆,安装完成后,全面检查保护层垫块设置情况,存在缺损及时补充更换。

(三)混凝土质量控制

拌和站严格按照试验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进行拌料。混凝土在运至现场后,进行混凝土质量检测,合格后方能进行浇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注意分层控制,振捣时不得过振或漏振,上下层混凝土浇筑试件间隔不超过30min,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左右,避免形成冷缝。

(四)张拉质量控制

安排富有经验的技术人员专职指导预应力张拉作业。所有操作预应力设备的人员,进行上岗培训;作业前,对张拉设备、测力设施进行标定。

(五)压浆质量控制

压浆前对孔道用清水进行冲洗,以排除孔内粉渣等杂物,要保持孔道湿润,而使水泥浆与孔壁的结合良好。水泥浆在储存时要不停搅动,严禁施工过程中由于流动度不够额外加水。压浆应缓慢、均匀地进行,压浆的压力以保证压入孔内的水泥浆密实为准,开始压力要小,逐步增加。

三、结语

总而言之,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管理部门,需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并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控制技术,不断更新连续梁施工工艺,全面促进连续梁施工质量的提升,以此进一步延长道路桥梁使用寿命,为人们的出行提供完善的保障。

[1]张超群.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0125-00125.

[2]冯政.支架法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工艺[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0):00070-00070.

[3]廖浩博.支架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控制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12):133-133.

猜你喜欢
底模内模现浇
类矩形砼管片钢模的设计与制造
现浇泡沫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与收缩性能研究
现浇箱梁后张法预应力钢绞线长束伸长量计算和量测的误区
现浇模板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现浇混凝土结构质量管控
大型变截面预制箱梁内模优化及装拆施工技术
基于变论域模糊控制的Taylor逼近型内模PID算法
专利产品板式消浪块预制施工技术
采用并联通用内模的三相APF重复控制策略
高桩墩台式码头底模拆除工艺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