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意识流小说在新时期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2017-12-09 20:57薛凤姣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12期

【摘要】本文以译介学理论为基础,介绍了英语意识流小说,主要是美国意识流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代表作品——《喧哗与骚动》在新时期中国的翻译与传播,以及其在新时期中国成为代表性意识流作品之一的原因。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 英语意识流小说 新时期中国 翻译与传播

一、引言

《喧哗与骚动》(1892)是美国南方文学巨擘威廉·福克纳(1897-1962)的代表作品,也是美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意识流小说,福克纳凭此小说获得了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喧哗与骚动》在新时期中国的翻译与传播为西方意识流小说传入中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此后有更多优秀的意识流小说传入中国,很多现代作家如王莫言等都受到意识流小说的影响,产生了新的创作灵感。通过译者出色的翻译,中国读者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了解风格迥异的西方文学,促进了当代中国文学市场多样性的形成。

二、译介学及国内相关研究

中国著名学者,国际知名比较文学专家与翻译理论家,中国比较文学译介学创始人谢天振(1944- )在他的专著《译介学》中指出,“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媒介学的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视角出发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谢天振同时也指出,译介学的研究不是一种语言研究,而是一种“文学研究或者文化研究”,它关心的是源语和目标语在转换过程中“信息的失落、变形、增添、扩伸等问题”和翻译(主要是文学翻译)的“独特价值和意义”。

1999年,査明建在《中国比较文学》上发表了“意识流小说在新时期的译介及其‘影响源文本意义”一文,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意识流小说在新时期中国的译介作了阐释:首先,作者指出意识流小说在新时期中国文学语境下所遭受的争议和译者采取的译介策略。其次,介绍了意识流文学的译介择取特点,包括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是最早译介到中国的意识流名篇,意识流名著的翻译较理论评价滞后等。最后,进一步分析了译者在“意识流东方化”过程中的作用。2003年,张晔于《外语学刊》发表了文章“译介学对传统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文章从译介学的起源与命名、译介学研究与传统翻译研究的区别以及翻译的再创造性及创造性叛逆三个方面深化了对译介学理论的研究。2005年,査明建在《中国比较文学》上发表了“译介学:渊源、性质、内容与方法—兼评比较文学论著、教材中有关‘译介学的论述”,作者对译介学的理论、研究内容、目标和方法作出了新的尝试。2008年,谢天振在《渤海大学学报》上发表了“译介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新视野”,对译介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基本概念以及对文学翻译的归属问题、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等问题做了细致的阐释。

三、英语意识流小说在新时期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意识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提出,用来表示意识的流动特性,即个体的经验意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是意识的内容是不断变化的,从来不会静止不动。意识流文学在小说、戏剧和诗歌中都有体现,但其成就主要表现在意识流小说上。意识流小说于二十世纪初兴起于欧美国家,产生于现代哲学特别是现代心理学基础之上。代表作品有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1982)、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1914)和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墙上的斑点》(1919)等等。

在中国,英语意识流小说的传入历经了十分曲折的过程。建國初期受文艺政策的影响,英语意识流小说并没有获得广泛流传,其在国内的正式传播基本上是从1979年开始的。在新时期,介绍现代派文学的文章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袁可嘉、陈焜和王佐良的文章,其中袁可嘉的影响最大。从1979年起,袁可嘉在报刊上发表了多篇谈论现代派文学的文章,如“意识流”、“欧美现代派文学漫议”、“象征派诗歌·意识流·荒诞派戏剧—欧美现代派文学述评”等等。1980年,袁可嘉又发表了“‘意识流是什么?”、“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述”、“‘意识流的由来”等文章,对意识流进行了比较广泛而又深入的介绍。此外,柳鸣九、李维屏、肖明翰等也出版了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著作。另外,李文俊、瞿世镜、施咸荣等人对意识流也发表了精当的评述文章。这些外国文学研究专家的介绍和评述文章为新时期作家和文学评论家以及广大读者对意识流的了解和认识产生了莫大的作用和影响。

通过新时期文坛有识之士的翻译和介绍,英语意识流小说传入中国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扩大,影响了当时很多作家的写作和思维方式,他们开始模仿意识流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其中,王蒙、张洁、王安忆、刘索拉、李陀、高行健、莫言、柯云路、赵振开等作家都深受英语意识流小说影响,并据此创作出了很多“意识流”小说作品。

新时期小说家汲取意识流小说的形式和技巧,形成了中国意识流小说,并使其成为了文学史上无法忽略的一部分。意识流小说写作手法传入中国,冲破了僵化的小说写作模式,为当时的小说家提供了开阔的思维方式,促进了中国近现代文学多样性的形成和发展。新时期译者对于英语意识流小说的翻译为中国读者提供了丰富有效的阅读途径,促进了英语意识流小说以及西方现代派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扩大了意识流在新时期文坛的影响。

四、《喧哗与骚动》在新时期中国的翻译与传播

《喧哗与骚动》在新时期中国的翻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1981年7月,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二册上编选了福克纳研究专家李文俊翻译的《喧哗与骚动》第二章,李文俊还在这里对福克纳的创作情况作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喧哗与骚动》作了简要评析,这是新时期以来我国学者最早的对《喧哗与骚动》的评介。1978年,《世界文学》杂志正式复刊,李文俊负责《外国文学卷》和《美国文学简史》中对美国意识流小说家威廉·福克纳的译介工作。1980年至1984年,李文俊完成了对《喧哗与骚动》的汉译,并于同年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该书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广泛好评,涌现出了诸多与之相关的文学评论文章,引发了80年代研究外国文学尤其是英语意识流小说的热潮。endprint

新时期初期,仅仅是《喧哗与骚动》中的部分章节有中文译本,小说的传播范围不是很广,但是自1984年《喧哗与骚动》中译本出版后,我国文艺界便掀起了研究福克纳的热潮。

首先,一部分学者开始撰写专著对福克纳进行研究。1980年,李文俊先生翻译了福克纳中译论文集《福克纳评论集》(编选)。1994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肖明翰的《大家族的没落——福克纳和巴金家庭小说比较研究》。1997年,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了肖明翰著的《威廉·福克纳研究》。浙江文艺出版社于1999年出版了李文俊著的《福克纳评传》。1999年,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刘洊波《南方失落的世界——福克纳小说研究》等。

其次,在新时期发表的关于福克纳的研究论文近300篇,其中直接论述《喧哗与骚动》的论文有100篇左右。从中可以看出,《喧哗与骚动》在新时期学界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1985年,李文俊在《读书》上发表了“《喧哗与骚动》译余断想”,进一步介绍了《喧哗与骚动》的人物、艺术结构以及写作手法。此外,陶洁先生也于这一年在《国外文学》上发表了译作“讲故事的大师——福克纳”,译文选自亚瑟·伏斯的《美国短篇小说评述》。1992年,《外国文学评论》出版了陶洁的“《喧哗与骚动》新探”,文章从主题思想、创作动机等角度阐释了福克纳的创作过程。

五、结论

自新时期开始,大量优秀的英语意识流小说传入中国,在日益发展的译介下得到了良好的传播。但是,在“几个意识流名家当中,对福克纳的评介最早最为全面”(査明建,1999),《喧哗与骚动》的翻译与传播也成为了英语意识流小说在新时期中国翻譯与传播的重要代表,究其原因,有以下三个:

第一,《喧哗与骚动》的译者李文俊当时是《世界文学》杂志的主编。作为我国文艺界专门译介外国文学的重要期刊,《世界文学》期刊为《喧哗与骚动》的翻译和传播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便利。

第二,在新时期中国,《喧哗与骚动》的中译是一件艰苦而又困难的工作,李文俊用了四年的时间完成了对这部意识流名著的翻译,译者李文俊的坚持是这部优秀作品得以问世的重要保障。

第三,为了帮助中国读者更好的阅读和理解《喧哗与骚动》,李文俊采取了丰富的写作手法完善其译本。例如,他为本书写了一篇长篇幅的序,并在书中增加了大量脚注,这都有助于读者客观、全面的进行阅读,降低了阅读难度。而且,李文俊还发表了《福克纳评论集》(1980)、《福克纳评传》(1999)和《福克纳随笔》(2008)等专著作为对中文译本的补充。

参考文献:

[1]李文俊.福克纳评论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李文俊.《喧哗与骚动》译余断想[J].读书,99-107.

[3]王春.李文俊文学翻译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4]陶洁.讲故事的大师:福克纳[J].国外文学,63-79.

[5][美]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1984).喧哗与骚动[M].李文俊,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6]吴锡民.接受与阐释:意识流小说在中国[D].江苏:南京师范大学.

[7]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8]谢天振.译介学: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新视野[J].渤海大学学报,2008(3):33-38.

[9]査明建.译介学:渊源、性质、内容与方法—兼评比较文学论著、教材中有关‘译介学的论述[J].中国比较文学,2005(1):40-62.

[10]査明建.意识流小说在新时期的译介及其”影响源文本”意义[J].中国比较文学,1999(04).

[11]张晔.译介学对传统翻译研究领域的拓展[J].外语学刊,2003 (3):89-91.

作者简介:薛凤姣(1993-),女,汉族,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