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7-12-10 10:39李博文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17年11期
关键词:大学生

李博文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 710065

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李博文

西安石油大学 西安 710065

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下,支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了社会热点话题。网络发展日新月异,丰富的网络资源为大学生网络创业提供了便利,继而也对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起到了缓解作用。因此,当下网络创业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们最为关注和敢于参与的,且发展前景较广阔的一种创业模式。尽管大学生熟悉网络计算机技术,且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创业能力不足,缺乏知识储备、资金筹措困难、法律支持不够等成为其限制因素。

本文通过对目前大学生运用网络进行创业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旨在对今后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提供参考。

大学生;网络创业;现状;对策研究

据教育部统计,2017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795万,已创下近几年来的新高,加上未升学青年人群总数可以突破1500万人,又由于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因此基本每年都会被媒体宣称为“就业最难年”。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我们的高等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能否在岗位上发挥与其教育投资相匹配的作用,而且还关系到社会的安全稳定。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引领时代的“生力军”,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未就业学生具有创业的想法,但是,大学生由于资本、经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着劣势,导致创业成功率较低。因此,作为高校我们应该动用一切可以争取到的资源帮助学生创业,进而也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

1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现状分析

网络创业的起步通常较其他形式的创业容易,但往往受制于后续的资金、时间、技术支持等因素,导致网络创业的持续性不强。同时,又鉴于来自外环境,如社会保障、学校政策、家庭支持等的力度不够,所以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往往不高。

大学生创业难以铺开推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创业主体的特殊性,作为一个还没有正式步入社会的青年群体,他们创业效果欠佳的原因一是学校的创业教育与当下创业的进程还不能形成同步。创业教育的迟滞导致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知识技能不足,客观分析不够,市场定位不准,风险意识不强等。二是创业项目的来源有限,信息获取有难度。大多数学生是通过创业大赛或创业活动项目来获取创业项目,而这些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难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也就造成了学生无项目可选的现象。三是自主创业的大环境还不够优越,社会的保障体系有待建立健全。虽然国家号召大众创业并出台相关政策,但具体到相关的配套措施仍不完善,尤其是启动资金的获取。四是大学生自身的意志品质不过硬,对创业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挫折等的估计不够充分,耐挫力和危机感不足,一旦遭遇逆境就容易半途而废。

2 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对策研究

基于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网络创业已经成为一条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由于受社会、学校、家庭等外环境及个人综合素质的内环境综合作用,因此创业者必须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加之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对创业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切实为改善创业环境、推动大学生网络创业发展保驾护航。如何做好大学生网络创业工作,基于内外环境的改善,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作一简要论述。

(1)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加强创业知识技能学习。创业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者的综合素质。通过对大量创业实例的分析,我们可以认为个体在心理、身体、能力三个方面的素质决定了创业最终的走势。因此,艰苦奋斗的品格和永不言弃的精神是支撑我们创业的动力,强健的体魄是我们从事创业工作的根本,而技能能力则是决定了我们创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在这几个方面都做到相应的提高,我们的创业之路才会愈发光明。基于网络创业的特殊性,我们首先需要加强自己的专业技术能力,掌握和从事网络创业有关的所有技能操作,确保网络交易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同时还应具备时时更新知识技能的能力,使得自己在同行业中总是保有一定的竞争力。其次,我们需要对潜在的市场进行有效地调研和分析,深挖客户需求,寻找优质稳定的货源,对产品的质量、价格进行严格的把控,从而提升自身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

(2)重视和强化网络创业教育。网络创业培训是高校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抓手,也是传授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技能的直接途径,但目前高校的网络创业教育还没有完全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还仅限于对政策的解读、心理的辅导及少数创业案例的讲解层面。学校要培养学生的创业意愿、增强创业知识、提升创业技能,必须系统地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完善改进。一是学校应对创业给予高度重视,为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提供支持。必须建立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修订完善创业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加强创业师资队伍的培养,提高创业指导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水平。高校可以结合教师自身的兴趣、专业特长,组建专业技能突出的创业指导师团队。三是做好教学方式方法的改进完善。摒除枯燥单一的讲授法,引入案例教学、头脑风暴等适合大学生群体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地参观、经验交流等形式进行创业教育。四是设立专项创业基金并组织学生成立社团,将生产、学习、研发合作教育的模式运用于大学生网络创业,逐步完善大学生创业实践教育体系。五是将来自不同类型高校的创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并借鉴吸收来自高校的先进理念和教育模式,使得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3)加大政府创业帮扶力度,加快高校网络创业政策落实。克强总理在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后,出台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力图把“双创”推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但是,初定的政策,对于创业者在经营、融资和税收等关系到创业实际利益的环节还缺少相应的优惠和配套措施。并且,享受已有的优惠政策限制条件过多、申请手续复杂,导致创业者很难真正地享受到政策的优惠。因此高校要积极响应教育厅的号召,通过制定细则、简化手续、设立专项资金等有效的措施,将大学生网络创业、就业扶持落到实处,帮助学生完成创业梦想。

(4)构建网络创业社会保障体系,营造适合创业的良好氛围。网络创业需要具备的几个条件:第一,要有良好的网络文化;第二,要有丰富的网络资源;第三,要有充足的网络带宽;第四,要有通畅的供货渠道;第五,要有安全的交易平台;第六,要有快捷便利的物流系统。这其中,国家负责网络环境的监管和网络安全的维护,为大学生创业者消除后顾之忧。企业负责把控供货的质量和渠道通畅,同时积极维护交易的公平性。创业者负责提高自己的服务技能和服务质量,同时维护好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最后,社会舆论应该更加宽容理性地对待大学生网络创业,多鼓励、多支持,切实为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发展助力。

(5)转变就业观念,争取获得家人支持。大学生网络创业很大一部分阻力来源于家庭,父母应该尽可能的为孩子提供创业所需的精神和物质援助,抛弃传统的“创业不靠谱”观念,切实做好孩子创业坚实的后援。来自精神方面的支持基于家长能正确认识并理解创业;来自物质层面的支持表现在父母能为孩子解决资金等现实问题。大学生在进行网络创业时若能得到家庭的支持,就可以放开手脚潜心投入到创业工作当中去,再加上家庭、学校、政府、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扶持,大学生网络创业者们必定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1]潘楚林.大学生网络创业研究[J].经济视角,201(14):120.

[2]杜朝东.影响大学生自主创业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校科技,2012(3).

[3]潘洪刚,吴吉义.中国网络创业的发展轨迹及趋势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

F270

A

李博文(1991-),男,汉族,陕西西安人,西安石油大学,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新大学生之歌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大学生实习“注水”谁之过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