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
——以 《计算机应用基础》为例

2017-12-10 08:31陈雪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驱动计算机

陈雪娇

(锦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锦州121000)

在教育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已经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该理念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变 “先教后学”为 “先学后教”.回顾翻转课堂在国内的发展,有关翻转课堂的实践始于2011年江津聚奎中学对适合本校的翻转课堂基本模式的探讨,到2013年 “C20慕课联盟”的组建,翻转课堂成为各个学段教育信息化的热点.目前翻转课堂在高职院校中备受关注,并且在 《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公共课程中已得到广泛运用.

1 《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高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在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差异较大.通过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传统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很难满足每个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源于固有的知识结构,特别是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又在很大程度上与生源地的信息化水平、文理分科以及学校的重视程度相关,这些潜在的原因,导致了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基础差异很大;二是课程信息量大.《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学生迈进计算机信息化世界的第一把金钥匙,为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计算机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科学的方方面面,包括软件、硬件、网络、媒体等方面,信息量大、内容多,并且知识更新较快.

2 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有所不同.简言之,它是一种使学生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一种教学法[1],教学任务与内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同时要求所分配的任务富有趣味、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任务的设定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配合教师完成任务,学习的开展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双主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当中.

3 翻转课堂教学

翻转课堂,又称为反转课堂,译自Inverted Classroom或Flipped Classroom,是对学生课内课外学习的颠覆性调整,是一种新的教学形态,即教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通过观看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回到课堂上师生再面对面交流和解决问题[2].

翻转课堂的流程如下:教师预先录制好微视频布置好小步子学习任务,通过各种平台传递给学生.学生接受视频和驱动性任务后,自己安排观看时间、观看地点、观看节奏、观看次数.小步子任务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使之能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有一个清晰的学习方向,不至于陷入迷航.学生观看后通过核对小步子学习任务就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在课堂上师生互动,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指导,实现个别化教学[3],使学生高效快捷地向老师提出问题.教师集中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归纳、总结、点拨,进而使知识点内化到学生的知识体系当中去.在课前的预习环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任务的设计上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翻转课堂教学的流程图如图1:

4 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

4.1 通过视频布置任务

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事件或问题 (任务)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提前做好微视频的录制,让学生接受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提出任务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4.1.1 小步子任务

教师在设计小步子任务时,应遵循 “化整为零、步步为营”的原则.所谓化整为零,就是把整体目标分解成若干依次递进、有机连接的小目标,这种分解的目的是让学生的学习有针对性,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每一个小目标进而完成整体目标.小目标小而不散,每个小目标都是完成总体任务不可或缺的因素,又体现出任务的整体性设计、系统化安排.教师分配的任务,成功地将每个知识点串成了线,这就使得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最初的感性认识渐渐升华为理性认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所谓步步为营,就是小目标的设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易于理解和完成.小目标不能过大,否则会使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丧失继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4.1.2 留白任务

所谓留白,就是布置小任务时,要调动学生独立思考、探究的积极性.除了让学生通过完成小步子任务来掌握知识点外,还要留思考题.过于直白的任务对学生的独立探究、独立思考十分不利.教师布置任务的目的之一是着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任务完成的好与坏不是教学追求的唯一目标.在任务驱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协作能力的培养,训练和鼓励每个学生多维度、多方面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使之意识到书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它更是思维的开拓与碰撞.

4.2 学生接受和观看微视频内容

学生观看视频后,需要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抓紧时间观看视频,完成任务.按照教师设计的小步子任务,结合视频教程,学生会对即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初步形成一条学习主线.

4.3 自主探究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预先要有侧重地观看相关视频,广泛利用一切学习资源、学习媒体、学习手段,并且及时与其他学习者沟通、分享.在遇到困难时,主动向其他学习者或教师求助.

4.4 课堂收集,整理答疑

课前学生都已经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课上学生主要是反映一些遇到的困难和分享学习的心得.教师倾听学生汇总的学习情况,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给予解答.这一环节是课堂的点睛之笔,学生从发现问题到思考问题,是一次新旧知识的衔接与碰撞.经过教师点拨,从思考问题到顺利地解决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更多的是享受学习带给自己的成就感与满足感,使学生有信心、有兴趣通过上述方法进一步处理其他问题.

4.5 设计情景,启发思考

课堂上,要使学生能够完成知识的内化和迁移的过程,教师需营造一种与学习内容高度契合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能够在任务主线的指引下,探究学习内容.创设的情景是学生所熟悉的,能使学生更容易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融合和内化新知识,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完成知识的迁移过程.

4.6 思维二次碰撞,交流协作

课堂上的交流是学生第二次意见的流动、思维的碰撞、想法的沟通.在课前预习环节,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有过短暂的交流,但是此次思想交流仅仅局限在表象知识.当经过教师进一步的引领与点拨后,课堂上的第二次思想碰撞更为深刻,是一次螺旋上升的过程.

5 基于任务驱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

选择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Word排版一课为例,阐述任务驱动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

(1)设置驱动任务,包括①绘制自选图形、②设置中文版式、③绘制表格、④插入图片文本、⑤设置项目符号、⑥图文混排.根据上述任务,录制教学微视频.

(2)学生利用手机、平板及其他视频播放软件观看视频.观看的过程中学生会对即将进行的Word排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初步形成了一条学习主线.

(3)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和自主学习.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开展学习,每个小组分别设六人,有分工、有合作.每一个组员均负责重点学习一个学习任务并与他人分享.

(4)将四组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如表1,并绘制直方图如图2.发现第2、5和6三项任务存在的问题较多,因此需重点讲解.

表1 小组任务驱动学习存在问题汇总表

(5)设计情景,启发思考,教师答疑过后,设计一个制作家庭新年台历的情景.该情景所用的知识与课前预习大体相似,学生具备相关的能力和知识背景就可以解决该问题.

(6)思维二次碰撞,交流协作.在课前交流的基础上,以教师点拨讲解为契机,在特定的情景之下学生迅速将家庭新年台历的制作分解成六个小任务,组员各司其职,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或寻求教师的指导和帮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完成了台历的制作.

6 结语

本研究通过课堂的实践,不断完善了任务驱动式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与传统的上机教学实现了很好的融合.与传统授课方式相比,该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兴趣有了明显的提高、参与发言的人数增多.翻转课堂模式的灵活引入,有效解决了生源差异大、教学信息量大等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都十分有益.

猜你喜欢
计算机应用基础驱动计算机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计算机操作系统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微课设计与制作实践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任务驱动和专题式相结合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