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的“诗”和“远方”

2017-12-10 07:42王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26期
关键词:诗歌鉴赏高中语文有效性

王澜

摘要: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诗经—大序》中这样阐释诗歌的定义:“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在高中语文学习中,诗歌鉴赏作为独立的学习板块,成为了学生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同时也考量着教师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方法;有效性

一、学生心中的“诗歌“

初到高一的学生,第一学期第一单元映入眼帘的就是诗歌单元,对高中阶段的学习观念和方法还停留在初中阶段,在我第一次教授《沁园春 长沙》的时候,就发现学生对诗歌的学习有抵触情绪,因为它不像小说那样有趣,通俗易懂,容易抓主要情节,知道写的是什么内容,而诗歌里的語言精练,中心深刻,即使有参考资料辅助预习,也很难抓住诗歌的中心,因而产生了畏惧心理;再者,因为难以理解,学习中找不到成就感,就会对诗歌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最后,在学习过程中找不到学习诗歌的方法。如果一开学就开始讲授诗歌的新内容,学生知道最多的就是先死记硬背,掌握生字词,在他们心里留下的无非就是考试要默写的诗句,从而他们不会感受到诗歌的美,甚至为什么要学习诗歌。

在课堂上,当我们一起回忆所学诗歌时,比如《钱塘湖春行》《次北固山下》等,我问: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在你的脑海里勾勒出一幅什么画面?学生哑口无言。所以学生的心中没有形成理解诗歌的概念,会背诵,却不懂诗歌文学铸就的艺术美。

二、老师心中的“诗歌”

经过一届的教学,反思总结了在教学中诗歌鉴赏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高中阶段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和简单的教学手段,教学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被抑制,从而使其停留在理性的翻译诗歌内容,解决考题上,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诗歌鉴赏的信心和趣味,这使得学生的古诗词鉴赏情感无法有效激发出来,达成古诗词美化学生心灵的目标无从谈起,传递弘扬和实现人文精神的任务变得如空中楼阁(罗杰)

2.学生课堂主体性地位不突出 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课堂上,老师的“填鸭式”教学代替了循循善诱,这有课时安排较少,教师课堂时间安排不合理,学生接受较慢等多种原因,但是实际上老师的主导地位已然成了语文课堂的主流,课堂就会变成“没有半点波澜的死水”,老师的解读成了诗歌鉴赏课的全部,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情感、经验、思想,是一个独立的鉴赏主体,因此在解读文学作品时必然独具特色。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不要让 “劳心劳力”变成了阻碍他们个性思考的杀手锏,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来展开诗歌鉴赏的教学,从而将学生鉴赏主体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三、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方法的探究

1. 构建知识体系,强化诗歌意识 什么是诗歌,为什么要学习诗歌,怎样欣赏诗歌,成为高中学习诗歌鉴赏的主要问题,对于新高一的学生来说,打好学习诗歌的基础尤为重要。首先,结合课本的诗歌单元设计内容,可以在学习之前给学生简要介绍关于诗歌的发展史,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联系重要代表诗人及代表作进行讲解。其次,提供诗歌题材的分类,咏史抒怀、咏物言志、羁旅思乡、送别怀人、边塞征战、山水田园、爱情闺怨,让学生感知诗歌的主题来源于生活,描写着生活,从诗歌内容中充分体会诗人对细腻情感的刻画,对生活际遇的感悟,拉近学生与诗人的“关系”。再次,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1)诗歌阅读“五步法”:读标题、读作者(知人论世)、读文本、读注释、读题目。2)表达技巧,它包括修辞手法、狭义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抒情方式、描写角度、结构与立意五大类。因此不免需要学生功利化的记忆这些专业术语,才能在解答诗歌题中游刃有余,诗歌意识在某种程度上被强化了,但仅仅这样被动的学习是不够的。

比如在鉴赏高适写的《醉后赠张九旭》时,改掉以往逐字逐句翻译的教学习惯,根据分析诗歌形象的问题指引,点拨学生抓住关于刻画人物的细节描写的关键词句: “兴来书自圣”、“ 醉后语尤颠” “白发老闲事” “床头一壶酒” ,结合鉴赏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实践完成知识体系在主体意识中的构建,从而分析出张九旭的这一人物形象。当然学生组织语言有点“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所以积累同样重要。

2.加强朗读背诵,提高教学效率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从小学学习诗歌都是通过熟读背诵来感知诗歌的,事实证明这种方法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所以高中阶段的早读默写,课堂积累对学生学习尤为重要。背诵一定数量的我国古代诗文名篇,学习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为形成传统文化的底蕴打下扎实基础。两个学习阶段唯一不同是老师要用自己的教学方式有效的点拨学生如何背得好背得快,不能死记硬背,而这就涉及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水平,水平的提高也要通过不断积累来实现,所以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应该引导学生利用早自习和课堂主动回忆学习过的同类题材或运用相同表现手法的诗歌及主动积累同题材的诗歌,从而加大积累量,要求学生坚持读背,坚持书写,量变到一定程度终究会发生好的质变,落实和坚持绝对少不了。

比如在教授《沁园春 长沙》时,我会引导学生试背初中学习的《沁园春 雪》,根据知人论世来整体感知毛泽东诗词的写作风格和表达的情感,在讲授诗文时一改分裂上下阙的讲解习惯,而是把整幅意境交给学生,由学生来确定“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化整为零,抽丝剥茧,在进行风格拓展,联系“豪放词派”的诗人及创作风格,进行比较阅读分析,提升学生能力,另一方面也帮助学生提高背诵效率。

参考文献:

[1]①④⑤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罗杰.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方法[A].云南省墨江第一中学.2013(29)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油市太白中学 621702)

猜你喜欢
诗歌鉴赏高中语文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题和阅读题的审题训练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