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监测及高危因素分析

2017-12-11 08:05刘祝刘历志汤艳文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31期
关键词:普外科持续时间出血量

刘祝 刘历志 汤艳文

563003贵州航天医院院感科(遵义)

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监测及高危因素分析

刘祝 刘历志 汤艳文

563003贵州航天医院院感科(遵义)

目的:分析普通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并总结其高危影响因素。方法:收治普外科患者189例,分别对其进行切口感染监测,并通过对感染与未感染患者进行比较来分析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影响因素。结果:发生切口感染42例,发生率22.2%。感染组与非感染组年龄、BMI、手术实施季节、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类型、切口长度、合并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院普外科手术后仍有相对较高的切口感染发生风险,而患者年龄、BMI、手术实施季节、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类型、切口长度以及合并慢性病情况是切口感染的高危影响因素。

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高危因素

普外科是医院实施手术的重点科室之一[1],但手术后经常会因诸多因素导致切口感染问题。相关感染事件不仅延缓患者术后恢复速度,也会使其对医院的信赖程度大幅度降低[2,3]。本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我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开展了临床监测措施,并总结切口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普外科手术患者189例,均具备手术指征,给予外科手术治疗。其中男102例,女87例;年龄18~72岁,平均(48.6±14.7)岁;其中急性阑尾炎57例,腹股沟疝42例,肠梗阻38例,胆管结石32例,胰腺炎20例。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观察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将患者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分别总结两组基础资料、手术情况、切口情况以及病情状况,其中基础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手术情况涉及手术实施季节、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持续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切口情况包含切口类型与切口长度;病情状况则是指患者是否同时合并其他慢性疾病。通过对上述指标逐一进行分析,提出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

统计学方法:数据处理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89例普外科手术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发生切口感染42例,发生率22.2%。根据手术患者切口感染情况将其分感染组42例与未感染组147例。

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结果: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年龄、BMI、手术实施季节、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类型、切口长度、合并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普外科是医院重要组成之一,也是实施手术治疗的重要科室[4]。通常各级医疗机构普外科均具有较高的日均手术量,不仅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较大,也伴随较高的临床风险[5]。切口感染是普外科手术最常见并发症之一[6],其发生原因较为复杂,并且对患者所造成的伤害也相对严重,如处理不当会影响手术效果,甚至发生纠纷[7,8]。

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了解我院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情况,对189例手术患者进行了临床监测,其中发生切口感染42例(22.2%)。说明我院普外科手术仍具有较高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同时,研究评估了切口感染的高危影响因素。通过对感染与未感染患者进行比较可见,年龄、BMI、手术实施季节、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类型、切口长度、合并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均为其并发症高危因素。笔者认为在术前准备时间方面主要是自备皮至实施手术的时间,由于手术前均需对患者进行备皮处理,如准备时间过长便会增加患者皮肤组织中细菌繁殖速度,进而导致其手术切口更易发生感染。而体重较重的患者脂肪量相对较多,使得手术切口部位也更易出现脂肪坏死等相关问题,从而加大感染风险。手术实施时间较长时患者有更高概率发生切口感染。手术切口类型也会直接影响到局部感染的发生,通常切口级别高患者的感染发生率就高。针对上述高危影响因素,临床需采取合理措施给予预防,在术前准备中尽可能减少时间的浪费,合理控制患者的饮食,尽量保证适合的体重范围;在手术过程中保障良好的配合程度,以便最大程度地缩短手术时间;同时,对于高危手术切口类型患者需着重加强重点监测强度,以全面防范感染问题的发生。

表1 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结果(±s)

表1 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结果(±s)

因素 感染组(n=42) 未感染组(n=147) t/χ2 P年龄(岁) 61.8±12.6 45.7±11.4 9.27 <0.05性别[n(%)]男 24(57.1) 78(53.1) 0.79 >0.05女18(42.9) 69(46.9)BMI(kg/m2) 24.4±0.8 20.2±0.3 4.46 <0.05手术实施季节[n(%)]夏季 38(90.5) 71(48.3) 9.18 <0.05非夏季 4(9.5) 76(51.7)术前准备时间(h) 15.8±3.1 9.1±2.2 11.29 <0.05手术持续时间(min) 137.5±16.2 104.5±12.5 12.73 <0.05术中出血量(mL) 255.7±53.7 171.3±29.6 15.82 <0.05切口类型[n(%)]Ⅰ类 6(14.3) 72(49.0) 9.96 <0.05Ⅱ类 15(35.7) 58(39.5)Ⅲ类 21(50.0) 17(11.6)切口长度(cm) 10.8±2.7 9.2±2.2 4.71 <0.05合并高血压[n(%)]18(42.9) 14(9.5) 6.17 <0.05合并糖尿病[n(%)]20(47.6) 19(12.9) 6.63 <0.05

综上所述,我院普外科手术后仍有相对较高的切口感染发生风险,患者年龄、BMI、手术实施季节、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持续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类型、切口长度以及合并慢性病情况是切口感染的高危影响因素。

[1]王湘云.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492-494.

[2]杨浩江,寸玉先,刘洋昆.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原因及处理方式[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6):117-118.

[3]周治国.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及处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1):190-191.

[4]王谆.抗生素在普外科手术中预防切口感染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24):142.

[5]何建林.浅析导致普外科患者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高危因素[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6):2-3.

[6]王茂林.浅谈基层医院46例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分析[J].医药卫生,2016,31(2):244.

[7]左星国.浅谈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J].当代医药论丛,2015,18(1):232-233.

[8]白超群.浅谈导致普外科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J].当代医药论丛,2015,18(7):193-194.

Infection monitoring and risk factors analysis of surgical incision in general surgery

Liu Zhu,Liu Lizhi,Tang Yanwen
Depart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Control,Guizhou Aerospace Hospital(Zunyi City)563003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infection status of incision in general surgery,and summarize the risk factors.Methods:189 case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were selected.The incision infection was monitored respectively,and by comparing the infected and uninfected patients to analyze the high risk factors of 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Results:The incision infection occurred in 42 cases,and the incidence rate was 22.2%.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fection group and the non infection group of age,BMI,operation season,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time,duration of operation,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surgical incision type,incision length,combined with hypertension and diabetes(P<0.05).Conclusion:There is still a relatively high risk of incision infection after general surgery.The age of patients,BMI,operation season,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time,duration of operation,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surgical incision type,incision length and the merger of chronic diseases are high risks of incision infection factors.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Surgical incision infection;High risk factors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1.37

猜你喜欢
普外科持续时间出血量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两种深静脉置管方法在普外科静脉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浅谈普外科中引流管的医学临床应用
Seminar教学法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SVD的电压跌落持续时间检测新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
无陪护护理在普外科病区的应用体会
氨甲环酸不同给药方式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
极寒与北极气压变动有关,持续时间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