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推拿配合针灸治疗的疗效观察

2017-12-11 08:05袁政文王光谷文英程宏李洪立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31期
关键词:椎动脉颈椎病例数

袁政文 王光 谷文英 程宏 李洪立

221700丰县人民医院康复针灸门诊(徐州)

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推拿配合针灸治疗的疗效观察

袁政文 王光 谷文英 程宏 李洪立

221700丰县人民医院康复针灸门诊(徐州)

目的:探讨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依据双盲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推拿配合针灸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椎动脉型颈椎病;推拿;针灸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也在不断增加,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并且发病人群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骨科疾病中的一种,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为患者的颈椎间盘及颈椎间关节的退行性病变所诱发的脊髓、血管以及神经的损害。该病具有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的特点,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传统的治疗中,常采用西药治疗方式进行干预,但收效不佳。近年来,将推拿配合针灸的方式应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于此,本文就不同疗法的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00例。入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上的颈、背、肩部疼痛;一侧或双侧上肢、手指出现放射性疼痛及麻木现象,且均经CT或MRI确诊患有椎动脉型颈椎病。同时,排除患有严重的心、肝、肺等疾病的患者。依据双盲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5.22±1.15)岁;平均病程(5.2±0.9)年。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平均年龄(44.99±1.12)岁;平均病程(5.1±1.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照组给予西比灵治疗,2次/d,5 mg/次,10 d为1个疗程。观察组给予推拿配合针灸治疗,具体如下:①针灸疗法:首先选择患者的上星穴、百会穴、风府穴、风池穴、夹脊穴、后溪穴、肩中俞穴、列缺穴以及足三里穴。然后,选择型号为1寸、1.5寸或者0.32 mm的毫针对患者的上述穴位进行针刺,行提插捻转手法加速得气。得气后,将毫针留置于患者穴位30 min。最后,将针拔出。每天针灸1次,10 d为1个疗程。②推拿疗法:首先,选患者坐位,推拿者于患者的背后站立,手法轻柔地对患者的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进行按揉,采用拨法对患者肩部肌肉进行轻拨,对患者的风池穴、夹脊穴、风府穴进行点状按压,并于患者的整个肩颈部使用滚法,以达到放松患者痉挛肌肉的目的。其次,在确保患者的肌肉已经完全得到放松后,再于患者的颈椎和肩部的横突、棘突处找寻压痛点,使用力度较大的按揉和点拨手法对其进行按揉点拨2~3 min左右,再使用滚法和揉法放松患者的肌肉。重复上述操作步骤3次,以患者主观感受局部胀热为最佳。然后,推拿者使用肘部将患者的下颌托起,其中一只手的示指和拇指于患者的风池穴处放置,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将患者的颈椎向上轻轻拔动4~6次。与此同时,针对患者的错位关节使用扳法进行整复,将其椎体恢复至正常位置。最后,使用滚法和揉法对患者的整个肩部和颈部进行放松。时间控制在3~5 min,结束治疗。每天治疗1次,10 d为1个疗程。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观察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和干预后,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的改善情况。临床疗效评价标准:①治愈:颈椎病症状全部消失,患者可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②显效:颈椎病症状基本消失,基本可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③有效: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在过度劳累出现偶有不适时,经过按摩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④无效: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部分患者出现加重等临床表现。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治疗满意度评价标准:采取自制满意度调查表,由患者及家属有效填写。根据得分情况制定3个梯度,分别为非常满意(80~100分)、满意(60~79分)与不满意(0~59分)。满意度=(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采用SS-QOL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其中包括49个项目,均使用5级评分法,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组间比较分别用t检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在接受不同方式的治疗和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6%,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在接受不同方式的治疗和干预后,观察组治疗满意度100%,对照组治疗满意度84%,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满意度比较[n(%)]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在接受不同方式的治疗和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情况比对照组明显较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0 117.42±10.71 236.55±16.91观察组 50 115.57±11.05 236.55±16.91 t 0.583 12.139 P>0.05 <0.05

讨 论

研究表明,近些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以及人们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开始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时,发病的人群中,多以男性青壮年为主。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颈椎间盘由于受到外力作用所产生的退行性改变。患者的颈椎间盘受到外力的影响失去平衡后,会对周围的神经组织及颈动脉等产生刺激或压迫,进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该病是临床常见的颈椎性疾病,目前针对该病所采取的主要治疗手段为非手术治疗。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比手术治疗方式有较大的优势。常规的西药治疗方式,虽然可以暂时缓解患者的疼痛,但是长期治疗效果并不显著,由于该病具有反复性强、迁延不愈的特点,治疗所需费用相对较高,因此会对经济条件一般的患者产生较大的压力。而近年来,相关学者主张将中医治疗方式应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其中推拿、针刺以及药熏都是较好的中医治疗方法,且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椎动脉型颈椎病在中医被划归为“眩晕”的范畴,大多数的患者患病时间较久,长时间处于病态,势必会导致元气受损,进而使体内的气虚血亏。《景岳全书·眩运》中早有记载,“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作眩”。因此,中医认为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人体经络虚证所导致的经气不足,气血难以上荣。在对该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应以“治虚”为主。同时,相比西医尤其是手术治疗方法而言,采用中医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最大程度地保存患者颈椎解剖结构以及功能的完整性,同时,也可以使大部分患者的疾病从根本上治愈并且可以使其病情处于长时期稳定的状态中。针灸作为中医一种治疗手段,具有舒经活络、行气活血的功效,对于患者的患肢麻木、疼痛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关于推拿所发挥的作用,在《医宗金鉴》中早有记载。在现代医学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使用推拿的方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通过力学的拉伸作用使得患者的椎间隙增加,进而使患者的疼痛得以改善,并且缓解患者水肿等症状,这对于患者颈椎功能的改善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在此次研究中,通过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后可知,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治疗满意度100%,与对照组的76%和84%相比,效果明显更优;且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在生活质量的改善上,也明显强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所得数据结果与当前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相吻合,因此,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借鉴价值。

综上所述,将推拿配合针灸的治疗方式应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因此,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1]聂丽美.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3(16):10-11.

[2]顾曙明,张金蓉.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20例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5,12(26):221.

[3]沈天学.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5,13(4):167-168.

[4]王冠.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2):207-210.

[5]邓振兴.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2(8):1737-1738.

[6]袁代富.用针灸疗法配合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0):26-27.

[7]李大桥.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9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5,24(2):44-45.

[8]田小勇.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11(2):229-231.

[9]赵国伍.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7(33):9-10.

[10]郭琴.中医针灸、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3):100-101.

[11]张顺.中医针灸联合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1):103-104.

[12]许文婧,袁洪平.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8(1):5-6.

[13]许文婧,袁洪平.针灸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28(1):5-6.

The effect observation of massag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Yuan Zhengwen,Wang Guang,Gu Wenying,Cheng Hong,Li Hongli
Rehabilitation Acupuncture Clinic,People's Hospital of Fengxian County(Xuzhou City)2217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assag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on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Methods:100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were selected.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ith 50 cases each group according to the double-blind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assage and acupuncture.Results:The total efficiency and treatment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Massage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ca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effectivel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Massage;Acupuncture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1.51

猜你喜欢
椎动脉颈椎病例数
颈椎病与老年痴呆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游泳 赶走颈椎病
更正
颈椎病的简便贴敷疗法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