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2017-12-11 08:05邱敏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31期
关键词:预防措施内科心血管

邱敏

551700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二分院

探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邱敏

551700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二分院

目的: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防控措施。方法:收治患者136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风险因素,并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在本次研究的全部患者当中,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18例(13.24%)。护理风险事件主要包含错换液体、意外伤害、检测错误等。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因素包含患者本身、患者家属、护理人员、设备和药物等。结论:由于心血管内科接收患者的特殊性,使得护理工作风险较大,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包含患者本人、患者家属、设备药物等。应做好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工作。

心血管内科;风险因素;临床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心血管内科的患者人数快速增加。心血管内科的治疗和护理风险很高,因此对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以提升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质量。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心血管内科患者136例,分析心血管内科护理时存在的风险因素,探讨风险预防措施,具体内容如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发现所有患者当中出现了护理风险事件18例,风险事件的出现概率13.24%(18/136)。护理风险因素包含跌倒、坠床、错换液体、标本检查出错、护患矛盾和其他因素,见表1。

护理风险因素: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患者136例当中出现护理风险事件的患者18例,对其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包括患者本身、患者家属、护理人员、医疗设备和药物、其他,见表2。

资料与方法

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心血管内科患者136例,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其中男80例,女56例;患者年龄33~76岁,平均(55.3±6.5)岁。136例患者经过临床诊断,均被确诊为心血管疾病。对136例患者进行分类,患原发性高血压68例,患冠心病21例;患各种心脏病32例,患心律失常11例,其他4例。

方法:选择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患者13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护理风险事件进行统计,对风险事件进行详细研讨,找到心血管内科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针对总结的风险给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统计学方法:选择SPSS 10.0软件对本文研究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对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36例患者的临床

护理风险因素分析

患者及家属因素: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复杂,存在很多的危险。此外心血管患者的年龄都偏大,因此患者的身体素质一般不佳,并且还会伴随着糖尿病等疾病。上述因素的存在,加大了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护理难度以及临床护理风险。

表1 护理风险事件(n)

表2 护理风险因素(n)

护理人员因素:心血管内科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基本素养等要求很高,但是现在心血管内科的护理人员存在着护理经验不足、工作热情和责任感较差、护理防范意识不足等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心血管内科护理的整体质量。护理人员不但对患者病情的变化情况意识不足,缺乏病情转变的预见性[1],还很难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而引发一系列的护理风险。

药物与设备因素: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药物与医疗设备的要求不断增加,同时也增加了心血管内科护理的风险。

其他因素:包括护理管理机制不合理、护理人员培训不足等。我院心血管内科的临床护理工作缺乏必要的管理风险机制,同时护理人员的相关培训工作不到位,使得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存在问题。

风险防控策略分析

强化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患者进入医院之后,需要利用讲座、宣传片、教育手册等不同的宣传方式对其宣传健康知识等,这样能够让患者全面了解疾病出现的原因、发病机理、注意事项和临床表现等[2]。此外,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向患者介绍周围的环境、相关规定和注意事项,结合疾病的实际情况,叮嘱患者按照医嘱接受治疗,尽量不要到公共场所,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

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定期组织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参与和护理风险管理相关的培训活动以及相关的讲座,从而提升护理人员的能力,逐渐形成护理风险认知体系。科室管理人员需要鼓励、督促科室内的护理人员学习,从而强化护理人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避免护理差错的出现,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程度,提高整个科室的护理质量。

强化器械和药物安全管理: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医院机械化程度逐渐加深,同时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也在提高。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学习、不断钻研,全面掌握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在使用新药物时,首先需要详细阅读说明书,然后再针对患者情况合理用药,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病区环境管理:针对患者的特点,对病区环境进行管理,特别是在患者常出现的区域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患者意外损伤现象的出现。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检查患者病房内的各项设施完好性,尽量将常用物品放在患者能够触及的位置,细化各项风险控制工作,从而提升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质量。

讨 论

心血管疾病一直以来都属于高风险疾病,患者一旦出现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非常高,病情变化迅速,因此开展临床护理工作有很大的风险和难度。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设施不断更新,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健康意识和维权意识不断强化,因此对护理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4]。所以,提高心血管内科的护理质量,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心血管内科患者13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护理风险的出现率进行统计,总结了存在的风险因素和相应的预防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患者当中,出现护理风险事件18例。总结全部的风险事件,最常见的有意外伤害、药物使用错误、检验失误和护患问题等;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因素较多,主要有患者本身、患者家属、护理人员、使用药物与设备等。针对上述的风险事件和风险因素,心血管内科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5]:①强化健康宣传教育工作,积极向患者宣传相应的健康知识;②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能力和专业素养;③强化医疗设备和药物的管理工作;④对病房环境进行严格管理。

总而言之,在对心血管内科的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存在着很高的护理风险。护理人员需要对常见风险事件和风险因素进行必要的分析,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提升心血管内科的护理水平。

[1]冯翠连.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医院,2012,12(12):77-79.

[2]张向阳.临床护理路径在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6):996-997.

[3]杨玉香.提升临床护理安全水平的策略[J].无线互联科技,2013(2):143.

[4]张丽芳.心血管内科护理安全影响因素与对策[J].方药学,2012,9(3):114.

[5]彭晓林.心血管内科住院压疮高危人群90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74(1):77-78.

山西发展村卫生室日间照料

“在日间照料中心,我可以随时做检查,花不了几个钱就能把病治好。日间照料中心还有食堂,有吃有喝有住真方便。”山西省晋中市75岁的村民王歪毛日前告诉记者。

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家庭发展处刘志峰介绍,该省农村老年人口有240多万,医疗和养老服务任务非常繁重。山西省卫生计生委和民政厅联合开展了村卫生室和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融合发展试点工作,是2017年山西省政府为民办6件实事之一。截至目前,已建成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540个。村卫生室和日间照料中心融合发展后,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为老人提供照料、就餐、精神慰藉、休闲娱乐等服务的同时,还能够提供基础医疗服务。

(据www.news.cn)

Exploration on the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in clinical nursing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Qiu Min
The Second Branch of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Bijie City 551700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in the nursing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and to discuss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Methods:136 patients were selected.The clinical data of the patients were analyzed,the risk factors were discussed,and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given.Results:Among all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18 cases(13.24%)of the nursing risk events occurred.The nursing risk events mainly include wrong liquid change,accidental injury,detection error and so on.The risk factors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include the patients themselves,the patients,their families,nurses,equipment and drugs.Conclusion:Because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patients receiving cardiovascular medicine,the risk of nursing is great,the risk factors of nursing work include the patient himself,the patient's family,equipment,drugs and so on.The risk control in the clinical nursing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 should be done well.

Cardiovascular medicine;Risk factors;Clinical nursing

10.3969/j.issn.1007-614x.2017.31.99

猜你喜欢
预防措施内科心血管
初春仔猪腹泄原因与预防措施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核桃园自然灾害预防措施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